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他出类拔萃,以绝对的优势压倒竞争对手,率先被录用。
B. 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要想左右这局势,走在时代的最前列,恐怕得费一番功夫。
C. 他这人就是这个样,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干起事来毛毛躁躁,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D. 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斑斓的美丽。
2、给下列句子排序,顺序合理且语言连贯的一项是( )
①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
②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做“砾岩”。
③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④可是,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⑤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边留下来。
A.②①⑤④③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⑤①③
D.④③⑤①②
3、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时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擦去泪水的一抹春风。
A. ③①④⑤② B. ②⑤③①④ C. ②⑤①④③ D. ③⑤②①④
4、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g) 瞭望 不知所错 强词夺理(qiáng)
B. 亢奋(kàng) 晦暗 人情世故 戛然而止(gǎ)
C. 幽悄(qiāo) 斡旋 消声匿迹 怒不可遏(è)
D. 两栖(qī) 追溯 风云变幻 拾级而上(shè)
5、下面对《卖炭翁》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掠夺给劳动人民造成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老人的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遭遇。
C.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D. “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形成强烈对比,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大胆反抗。
6、古诗文默写。
(1)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5)《马说》中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带“云”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语段,回答第4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1)文段选自《_______》(书名),文中“你”是_______________。
(2)怎样才能成为傅雷所希望的有教养的青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半个奇遇
池莉
①谁都有状态差的时候。状态极差的那样一种郁闷、厌倦与绝望,真的很要命,难以言喻且神仙也救不了。医生与作家都是琢磨人的职业,我就有这两个职业的习惯,所以成了一个喜欢琢磨人的人:人是靠什么得救的,当你状态极差的时候?
②这一天我状态极差,双腿沉重,脑袋昏沉,走进北京西客站一看,离即将搭乘的列车发车时间还差两个多小时。生怕路上塞车,提前出发,不料路上没塞,塞在了候车室。候车室人很多,加上大堆行李和随意伸出的腿,基本水泄不通。此番来京工作不顺,几晚失眠,竟非想要去爬长城,觉得自己18岁心愿在几十年里赴京百趟都未落实,实乃人生一大失败。不料所乘的士,半路追尾,我再次失败。就这样,我身带多处擦伤和瘀斑,眼睛红肿酸涩,鼓起最后勇气,环顾候车室,想与他人对上眼神打个商量,看能不能挤出半个臀部,结果又是失败。满目的人,少数人发呆打盹,多数人埋头刷屏,间或抬起一张面孔,也是一脸麻木。人与人之间,没温度、没态度,人人都烦别人,人人都嫌人太多。讽刺的是,我正是其中一员。难熬的两个多小时,我的情绪一落千丈。我拿什么拯救你?我问自己,一遍又一遍。
③终于开闸放行,我被裹挟在争先恐后之中,被推推搡搡进了车厢,扑面又是纵声喧哗,呼朋唤友,叫嚷打牌……天啦,这一瞬间,静息或睡觉的希望,又顿时破灭。我倍受打击,眼皮都没有力气抬起,完全不看人了,只顾低头对号入座。我第一排,双人座的靠窗位置。我的邻座是一位中年男士,已入座,正在闭目养神。火车还没开动,这么快就进入状态?我略感惊异,仿佛他偷了我的构思。惊异之下,忽然发现:我似乎时来运转了。谢天谢地!该男士衣着洁净、质地优良、款式得体、头发不脏不腻、无烟臭、无异味,胳膊交叉收拢在自己胸前,双腿交叉收拢在自己座椅下,座椅靠背也是收拢竖起,尽管在假寐,也显得是一副文明礼貌生怕妨碍其他乘客的姿态。而整个车厢,大多数乘客都在挤来挤去,急忙坐下,急忙放下靠背,坐下就急忙敞开双腿,胳膊大幅度橫驾于两个座位之间的扶手,急忙打起手机来,高声大气,旁若无人……这不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乘车环境吗?今天这位自好自律到堪称完美的邻座,我还真第一次碰到,基于以上所有遭遇,不由心生感慨:或许在他,只是习惯与素养;在我,却是与祖国悠久古典礼仪的一种相遇。或许在他,只是安分守己;在我,已算看到高风亮节。或许在他,只是举止得体;在我,却是获得尊重。验票的来了,邻座假寐结束。不知不觉,我们闲聊起来。这一聊,不仅十分投契,更有一种无顾无忌的坦率——有些想法、观点、疑惑与苦闷,就连亲朋好友都不会诉说的,倒在这一刻因萍水相逢格外放松,说了就了,随风飘散,无祸且得福——这福气叫做知音,竟是素昧平生来托底。
④邻座先到站,彼此道谢,老友般说再见。我继续行程。而此前的坏心情,已彻底消散。戴上耳机,音乐低回,远望窗外,看到的却不是窗外景色,还有跃动在更加广阔时空的奇艺美景,有静物、有人物、有声有色,光影交织,令我身心清澄,焕然一新。这样一种被激发、被打开、被链接的状态,简直妙不可言。原来拯救人的还是人。人啊人,我这一辈子,一直都保有儿时天真幼稚的幻想,总幻想奇遇神迹,到不曾料想,凡人凡事也会有不凡的辉光,这也算是半个奇遇了。半个奇遇,我也感恩于心。
【1】默写选文,勾画出体现“我”心情的关键词语,填写下表。
情节 | “我”的心情 |
塞在候车室 |
|
| 从失望到看到希望 |
继续行程 |
|
【2】联系山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揣摩第②段划横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生怕路上塞车,提前出发,不料路上没塞,塞在了候车室。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横线的桔子。
我略感惊异,仿佛他偷了我的构思。
【3】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简要说明它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4】“高风亮节”“完美”“感恩”“拯救”这些词分量都很重,一般用在反应大场合、大事件等语言环境中,本文却用在这样一件小事(乘车)上,这样一个小人物(邻座)身上,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5】读完选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乘车)环境、尊重、修养……”请结合选文内容,围绕其中一个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9、根据要求作文。
请你以“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我端坐在书桌前”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个故事。
要求:自拟题目;文体清晰:情节符合逻辑;主题鲜明;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