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蝴蝶的家》的作者燕志俊“想到这里,我简直是没法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作者着急原因是什么,下列叙述不正确是一项是_____
A.蝴蝶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
B.蝴蝶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水都不能玷污
C.蝴蝶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不起猛烈的风雨。
D.蝴蝶的家被雨水冲垮。
2、下面的句序颠倒了,调整后的顺序应该是( )
①妈妈熟练地包起粽子来。 ②然后均匀地放进了几颗大红枣。
③再放进适量的糯米。 ④接着用细绳扎紧粽叶。
⑤最后把粽子放进锅里一蒸,又香又大的粽子就可以吃啦。
⑥只见她先把三片粽叶围成一个圆锥状。
A.①⑥③②④⑤
B.①③②⑥④⑤
C.①⑥②④③⑤
D.①⑥④③②⑤
3、他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挥舞着手中的奖杯,激动地说:“我的祖国名叫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这是( )的表现。
A.着急
B.快乐
C.自豪
D.害怕
4、齐景公时,接连几位太史都被相国崔杼杀害了,是因为( )
A.他们敢说真话
B.他们敢反抗
C.他们失了本分
D.他们犯了错
5、下列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恭勤不倦:疲倦
B.博学多通:通晓、明白
C.过是溪:这
D.还卒业:归还
6、与句子“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
A.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一会儿工夫变成灰色。
B.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慢慢变成灰色。
C.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忽然变成灰色。
D.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顿时变成灰色。
7、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暮江吟》中的“吟”和《子夜吴歌·秋歌》中的“歌”一样,都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与“人缘”的“缘”意思一样。
C.“溺而不返”中的“溺”与“溺水”的“溺”意思一样。
D.“醉卧沙场君莫笑”中的“沙场”与“沙场秋点兵”中“沙场”意思一样,指战场。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乐章 ( )的亮光
( )的谷穗 ( )的露珠
( )的蝴蝶 ( )的景象
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解释下列词
题:_____ 只缘:_____ 不识:_____
【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_______”。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________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
【3】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西林壁》前两句写__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_______。
【5】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6】《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10、阅读理解。
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众神的领袖宙斯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咐火神立即执行。
火神赫淮斯托斯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1】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奖励— (___________) 犹豫―(__________)
【2】比较下面的句子与选文中画线句子的异同
为人类造福,没有什么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宙斯“气急败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朗读普罗米修斯的话,应该用(_________)语气。这两句话体现普罗米修斯_________的精神。
11、阅读短文,然后按要求答题。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本单元我们还学过他的《____________》。
【2】选文中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请在文中各找出一例说明。
(1)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
(2)慈爱:___________________
(3)勇敢:___________________
(4)辛苦: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选文,你对作者笔下的母鸡是讨厌还是喜欢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藉 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 瓒)钱买书。过年时,大人给了他压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一点一点存起来买书看。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稀 希)有的好书,就亲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致 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3】文中第二自然段分别从( )和( )两个时期描写鲁迅对书的热爱。
【4】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____
13、阅读。
《飞行之王》
①夏天,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空中盘旋、飞行的昆虫,它是诗人所赞美的“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蝴蝶瘦于蜂”的小飞行家——蜻蜓。
②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zhòu jù)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还会表演各种各样的飞行“特技”呢!蜻蜓因此获得了“飞行之王”的美誉。不信,你看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能突然降(xiánɡ jiànɡ)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就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③蜻蜓出色飞行的奥秘在哪里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奥秘就在于它们有独特的翅膀。蜻蜓的翅膀结构特殊,很像四只风筝,(宽敞 宽大)透明、轻盈健壮。更妙的是,蜻蜓每片翅膀前部边缘的上方,都各有一块深色的角质加厚的“翼眼”。这块小小的东西,能(停止 防止)蜻蜓在快速飞行时身体发生震颤,不会荡来荡去或坠落下去。同时,不会让翅膀在飞行时折断,起到极好的保护作用。人们仿照“翼眼”,在飞机机翼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④蜻蜓飞翔在空中,捕食它最爱吃的蚊子、苍蝇等飞虫。据统计,一只大蜻蜓两小时内能吃掉40只苍蝇,或者上百只蚊子。可见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不要为了贪玩而随便把蜻蜓打死。
【1】选择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或读音。(画“ ”)
【2】下列图示中,蜻蜓翅膀上“翼眼”的位置标画正确的是( )
【3】蜻蜓被誉为“飞行之王”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小的“翼眼”有什么作用?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来。
【5】人类从蜻蜓的“翼眼”得到启示并运用到飞机设计,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自然段画“ ”的句子采用了( )说明方法。(填序号)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下定义
D.作比较
【8】小明用扫帚打死了一只蜻蜓,还得意洋洋。你会对他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煮”书
①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这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②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
③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热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难把语文学好。”
④“爷爷您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⑤“你可以从‘煮’语文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文中的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是真有道理呢!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
(2)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 )
【2】爷爷书房里挂的条幅,上面写的是__________,“我”对它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读完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它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写出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缩句)
________________
(2)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蝙蝠能在夜里捕捉飞蛾和蚊子。(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看电视和广播可以增长知识,跟着《走进大自然》这个节目,我看到了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了,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翔。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不向往呢?
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奶奶总是喜欢回忆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在疫情期间,我读了一篇名叫“丑小鸭”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故事中的丑小鸭经历重重魔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寂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与表达
同学们,这一学期以来,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请完成习作与大家分享。
要求:题目自拟;把事情写清楚,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