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选项中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稻穗(huì) 步骤(zhòu) 重叠 辩子
B.溺水(nì) 霎时(shà) 砸锅 搏斗
C.竹笋(sǔn) 花蕊(ruì) 顽皮 自毫
D.笨拙(zhuō) 溃败(guì) 记念 尤其
2、选择正确的词义:
靠:a. 接近,挨近 b. 依靠 c. 信赖
(1)我们的船渐渐靠岸了。( )
(2)数不清的条石,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
(3)他做事很可靠.你不必担心。( )
3、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集中注意力。
B.掌握正确的动笔方式。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B.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C.姑娘,既然天上没什么好,你就不用回去了。
D.圆明园虽然建筑宏伟,但是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5、下面词语与其他词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玫瑰
B.牡丹
C.海棠
D.花圃
6、以下不是用来表示“勤学好问”一项是( )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B.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苹果树上的外婆》中,安迪家的外婆相片是外婆在哪种场合照的?( )
A.参加狂欢节舞会时
B.圣诞节晚宴时
C.参加新年祝福时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隽永优美:王维《鹿柴》的“空山不见人,____________”,以声衬静,空谷传音,愈显山谷幽静;苏轼《题西林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看待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王翰《凉州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2)祖国风景如画:“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细的溪水,流着____,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_______。 哟,卵石间有多少____________啊,________________!”
(3)历史人物杰出:七岁的王戎善于观察、推理,认为“_________,_______”;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了“_______________”的远大志向;著名女词人李清照高呼“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9、重点段落品析。
《延安,我把你追寻》(节选)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1.“破旧的茅屋”代表___________,“延安温热的土炕”指的是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和这个诗句表达同样内涵的句子,诗中还有一句,抄下来,并写出它的意思。
诗句: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选文出自课文《____》,介绍了蟋蟀住宅的___________(内部 外部)特点。文中昆虫学家___________对蟋蟀进行了长时间连续地观察。
【3】说一说加点儿字好在哪儿?
最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句子使用了( )修辞,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_的情感。
请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再根据画“ ”的句子仿写一句话。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精彩赏析阁。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本想让父亲高兴一下,不料父亲把脸一沉,说:“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说着,他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1)用“既然……就……”造句。
(2)读了这段话,请抓住带点的词句提出一个问题,联系课文内容思考。
我的问题:
我的思考:
(3)你认为“我”的父亲说得对吗?为什么?
12、词语大臣也从收藏夹里取出了习题,想考考聪明的你!(16分)
(1)先补充词语,并任选一个词语造句。(6分)
风和( )丽 耀( )扬( ) ( )( )洋洋
受益( )浅 莫( )其( ) ( )( )与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爱”组词后,再选择合适的词填在句中括号里。(3分)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为国民操劳了一生的周总理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 )。
②我想到以后再也得不到叶圣陶爷爷的( )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③不管身处何地,他都深深地( )着自己的祖国。
(3)根据情境或要求填空。(7分)
①写一个非四字的成语:如,打破沙锅问到底、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的叶圣陶老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字词语来概括。
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周恩来是有名的爱国人士,除此之外,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等爱国人士。
④在“( )的语气”的括号里可填上哪些成语修饰?如,铿锵有力、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美文欣赏
匆匆(片段)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从“_____”字可以体会到不易觉察的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
【2】“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生动地说明时间流逝得无声无息,让人觉察不到。
【3】“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的原因是( )
A.为时间流失之快而感到震惊。
B.为时间一去不复返。
C.作者深感自己虚度了光阴,浪费了时光而有感而发。
14、阅读课文《三月桃花水》选段,完成练习。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1】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应和、_______、____三个词中可以发现作者把桃花水当作人来写,让我们感受到三月桃花水的美妙
【2】选文的第一段突出了桃花水的( )
A.声音美
B.形态美
C.颜色美。
【3】文段是围绕哪两句话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15、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连续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都说昨天晚上是最愉快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要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不能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列病句。
(1)公园里盛开着红的、白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各种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
(2)弟弟那欢快的声音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一定努力去掉学习中不好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
(4)茂密的竹林清澈见底,景色秀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话有三处错误,请用恰当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通过这次《建党100周年,做新时代少年》主题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们一定要发扬并学习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
19、习作舞台。
请同学们在课外搜集有关战争的感人故事,召开“小小故事会”,然后把活动的前前后后写下来,可以采取倒叙等手法,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