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期末临沂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

A.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所以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B.后来,陆地渐渐漫上来,海水渐渐沉下去,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C.学了《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使我们深深感受到科技在不断创新。

D.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

2、下列诗句中,表达友情的一项是( )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选词填空。

笑盈盈 笑眯眯

(1)课间时,赵老师(   )地站在一旁看着我们玩。

(2)蓝岛大厦的售货员( )地接待前来购货的顾客。

金灿灿   金闪闪

(3)这( )的阳光照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

(4)菜市口百货商场的黄金柜台里摆满了( )的戒指、项链等各种饰品。

镇静   平静

(5)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谢团长依然( )地指挥着。

(6)在敌人的法庭上,父亲的表情显得异常的( )。

威武 威风

(7)天安门国旗班的战士走来了,他们是那么的(   ),那么的雄壮。

(8)这次战斗,我连战士打出了(   ),打出了士气。

 

4、下列词语中“临”的意思与“身临其境”中的“临”相同的一项是(  )

A.居高临下

B.双喜临门

C.如临大敌

D.临近毕业

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字怎么写,我忘怀了。

B.童话充满着奇怪的想象。

C.面对生活的挑战,他很沉着

D.这只聪明的猫很让人敬爱

6、“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行文的省略。

C.表示列举的省略。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B.昌学射          律严明

C.奇          

D.重旗鼓          装待发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你积累的词语里有它们的身影吗?

là zhú  gōu lóu   yū  fǔ   nú  lì   táo  zuì

( ) (   ) ( ) (   ) ( )

lǎn duò  hóu long dǐcháng shèn tòu cū  cāo

(   ) ( )  ( ) ( )  ( )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空间。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2】诗的前两句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句__________,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____________,只是要让___________

【3】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精神?从梅花的品格精神联想到哪些人呢?

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的诗句?写一两句。

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练习。

____________

一天中午,在巴黎街头,一位法国著名诗人看见一位老人(肃然 木然)地坐着。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在他身旁,立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街上乞讨。诗人走到老人跟前,俯下身子问道:“老人家,今天上午给您钱的人多吗?”“我……今天上午什么也没有得到。”听到有人询问,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长叹一声道。诗人听了,拿出笔,悄悄地在木牌上的那行字前面加了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他把身上带的钱全给了老人,说:“这够您吃一顿饭了。”

晚上,这位诗人又经过那条街。他看到来往的行人跃过这块木牌时,大都停了下来。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硬币送到老人的手里,就连衣着(破旧 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硬币交给老人。诗人远远地看着,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

【1】给短文拟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用“/”划去。

【3】文章每个自然段都有一个病句,请用“——”画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给我们描绘了两个场景,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个场景的主要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仅仅在原来那句话的前面加了几个字,竟产生了这么大

的魔力!你认为这几个字的魔力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这位法国诗人的看法。(至少3点,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我最棒。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

1“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揭开______   模仿_______   清楚______

3“秘密”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蝙蝠发出的________,遇到障碍物就________,传到蝙蝠________,蝙蝠就________。雷达通过________发出的________,遇到障碍物就________,传到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少年毛泽东发奋读书

少年毛泽东是个学习异常勤奋刻苦的孩子。8岁时他就被父亲送到私塾读书。当时流行一种教学生练字的方法叫“填红蒙字”,就是先生写出字样来,蒙上纸,再让学生用毛笔在上面写。但毛泽东不愿简单地照着填,他要自己放手写,一遍写不好,就多写几遍。有的字,他要练写几百遍。除了手写,他还用心写,走路、吃饭,甚至梦里还想着练写的字的结构、笔画特点,所以,他写的字比一般同学照着填的字还要好。

从懂事开始,毛泽东就承担了家中的一些家务活和农活。劳动的时候,他也不忘读书。一天,父亲让他往田里挑粪,过了一会儿,父亲看田里没人干活了,就到处找,后来,在一座古坟后的老柏树下找到了他。他两手捧着书,正看得津津有味。父亲火冒三丈,质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干活。毛泽东指着扁担两头的大粪桶说:“爹,我只是歇会儿,从天亮起我已挑了好几担了。”

在读书过程中,少年毛泽东还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他读的书中,许多地方打着问号,或写上批语,重要的问题,他都记了下来。他阅读了大量的旧小说,尤其喜欢那些反抗统治阶级欺凌压迫的故事。但是读着读着,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唯独没有种田的农民。这是为什么?后来他终于发现,旧小说里的人物都是一些剥削者、压迫者,他们占有土地,高高在上;而农民终年劳累,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条件读书写字,更谈不上著书立说。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少年毛泽东愈加发愤读书了,同时他小小的心中燃起了反抗黑暗、改造社会的熊熊火焰。

【1】词语解释。

津津有味:__________

【2】仿写词语,至少三个。(AABC式)

__________

【3】最后一段说到少年毛泽东读书的时候,不仅从中发现问题,找出答案,而且还感悟到其中的道理,这体现了少年毛泽东具有____________的好习惯。

【4】什么是“填红蒙字”?请在文中找出来,画“ ”。

【5】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少年毛泽东是怎样发奋读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奔月

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最后那个太阳,为老百姓造福。

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一个老道人十分钦佩羿的神力和为人,赠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可以升天,长生不老。羿舍不得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不愿自己一人升天,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

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嫦娥迫不得已,仓促间把药全部吞下肚里。顿时,她便身轻如燕,飘出窗口直上云霄。由于嫦娥深爱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

听到消息,羿心如刀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进月亮也进,他退月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

【1】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嫦娥、逢蒙、后羿各是怎样的人?

后羿:_________ 嫦娥:_________ 蓬蒙:___________

【2】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神话故事,你一定想到了一些有关“月亮、嫦娥”的古诗词,请写一首出来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本学期,我们在课外读了许多神话故事,如:《______》《______》。

(2)嫦娥奔月是神话,可是人类登月却已经变成了现实。2004年,我国宇航员_____乘坐____飞船第一个登上太空。

14、阅读理解

垃圾食品

材料一[垃圾食品]垃圾食品,通常指高热量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而营养却不足。(摘自《百科知识》)

材料二[解读误区]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认为这些外来食品才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其实我们的传统小吃中也有不少垃圾食品,如葱油饼、油炸饼、油条、烧饼等。这些东西都只含油脂与面粉,只提供热量,是地道的中国口味的垃圾食品。事实上,垃圾食品还指那些提供超过人体需求,最终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如酱菜、罐头类食品,这些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滞留体内,成为垃圾。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垃圾食品就是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等外来食品。

B.垃圾食品不包括提供超过人体需求、有多余成分留在体内的一类食品。

C.酱菜、罐头类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滞留体内,成为垃圾。

D.我们的传统小吃品种丰富,也很健康,没有垃圾食品。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观察漫画,写一个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学校花坛里五颜六色的鲜花。(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激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暑假即将到来,班主任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溺水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在各门工课中,语文我最有趣,学得也好。其他工课,如数学、历史、课外活动就显得差了。老师多次对我

进行批评教育,鼓励我认真踏实地学好每门课。听了老师的话,我明确了学习态度,坚决努力学好工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我会写话

小朋友,你的家乡在哪里呢?那里的景色美吗?快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