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知识闯关。
1.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____年。曾经___次路过自己家门口都没回家看看。
2.朱德同志___草鞋,___斗笠,___粮食,跟大家一块爬山。
3.有____者,____竟成。
4.____当存高远。
5.____益坚,不坠____之志。
2、按要求完成练习。
不说话叫“( )言( )语”;自己跟自己说话叫“( )言( )语”;许许多多的话叫“( )言( )语”。
3、我会拼,我会写。
hăi yánɡ zhī shi xióng māo péng you shēng qí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bào zhǐ nán bù zhăn xiàn chéng shì shuǐ shān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照样子,写一写。
葱葱绿绿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又长又细 又___又___ 又___又___ 又____又____
5、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暑假里,妈妈dài zhe(_____)姐姐和我一起去hǎi biān(_____)。那天bàng wǎn(____),突然刮起了大风。我眯着yǎn jing(______),看着kuān guǎng(_____)的大海,不禁大声说:“rú guǒ(____)我能biàn chéng(_____)条鱼,在水里自由地来去,该多好呀!”妈妈笑了,说:“你这个傻hái zi(____)!”
6、拼一拼,写一写。
dà huà jǐng yán huí dá
hē shuǐ wú biān wú jì
7、判断
1.猪妈妈嘱咐三只小猪一定要盖好房子。(____)
2.老三盖房子花了很长的时间,因为他盖了一个漂亮的房子。(____)
3.大灰狼一共对砖房吹了三口气。(____)
4.大灰狼气喘吁吁地跳上屋顶,想从烟囱溜进去。(_____)
5.每次大灰狼来敲门,小猪都回答说:“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没回来。”(____)
6.第三只小猪用智慧救了他的哥哥们。(____)
8、小小法官会断案。(对的打“√”,错的打“×”)
【1】“亡羊补牢”中“亡”的意思是死亡,“牢”的意思是牢笼。 ( )
【2】“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中的“惊”指的是“惊蛰”。 ( )
【3】阴雨天时,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可以利用大树来辨别方向。 ( )
【4】《小马过河》一文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向很多人请教。 ( )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 的打“×”
1.《雪孩子》中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雪孩子当成人来写。(_____)
2.《敕勒歌》是北朝民歌。(_____)
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字读“jiàn”。(_____)
4.“危楼高百尺”中的“危”是“高”的意思。(_____)
10、判断。(用“√”或“×”表示)
【1】“这件衣服,勾起了奶奶的回忆。”句中的“忆”,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忄”,再查除部首剩下的两画。“忆”在句中的意思是回想、思念。(______)
【2】“毛毛雨、阵雨、雷雨、暴雨”都是描写雨的词语。(______)
【3】错点“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这句话出自《二十四节气歌》。(______)
【4】《大象的耳朵》一课,讲了大象听了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的建议,最终把自己本来耷拉的耳朵竖起来的故事。(______)
11、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风是一位画家
风,最爱画画,一年四季画个不停。
春天,东风把大山染青,把大地抹绿,为花儿涂出 的脸颊。
夏天,南风画出满地 的西瓜,画出满天 的星星,还画出满池塘呱呱叫的青蛙。
秋天,西风画出的是一幅丰收景象:苹果红了,葡萄紫了,柿子黄了。秋风还画出人们幸福的脸庞和最美的笑容。
冬天,北风爱用白颜料画画。山啊,树啊,地面啊,屋顶啊,全都是白色的,只有雪人的长鼻子是红红的。
风是一位画家,画出了四季美丽的景象。
【1】把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到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晶亮晶亮 ②五颜六色 ③滚圆滚圆
【2】联系上下文,你知道“白颜料”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风是一位画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小木屋。
跳着听和跳着讲
小刺猬上课时有几个坏习惯,他爱讲话,爱做小动作,还爱胡思乱想。
一天,熊先生来上语文课。熊先生年纪很大了,背也有点儿驼了。他吃力地一页页翻着书,认真地讲着。其实,这时小刺猬的心早已飞到窗外的小树上去了,那里有两只小鸟正在吃果子……熊先生讲完了一篇课文,他停了一下,说:“下面这篇课文有几段很好懂,你们自己看,我要跳着讲了。”
小刺猬没听到前面的话,只听到最后半句。他吃惊地对小松鼠说:“可怜的熊先生,他站着讲已经够累了,为什么要跳着讲呢?他跳得动吗?”这话全班同学都听到了,大家哈哈大笑。熊先生也笑着说:“谢谢你对我的同情,正因为你是跳着听课,所以才会认为我要跳着讲课了,其实我是跳不动的……”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一( )习惯 一( )课文 一( )小鸟
【2】小刺猬上课时有什么坏习惯?用“——”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熊先生的“跳着讲”是指( ),小刺猬认为是( )
A.一边跳一边讲课 B.课文好懂的地方不讲了,让大家自己看
【4】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邓小平爷爷植树(节选)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 )入树坑,又挥锹( )了几锹土。他( )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 )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邓爷爷植树的过程是怎样的?请按短文中描写的顺序排序________。
①挖树坑 ②移入树坑 ③挑树苗 ④扶正树苗 ⑤填土 ⑥仔细看看
【3】邓爷爷种完树后又仔细看看并扶正树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一读,完成练习。
第一封信: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第二封信: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 。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 。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 。爸爸,我们 。
【1】根据课文内容,补写第二封信。
【2】从这两封信中,你分别体会到了露西怎样的心情和态度?(多选,填序号)
第一封信_______ 第二封信_________
①喜悦乐观 ②忧愁悲观 ③思念爸爸
【3】这两封信中,我更喜欢第_______封信,因为_____________。(提示:可以从爸爸看到信时的感受入手来回答)
15、阅读小短文,再答题。
小雨点这样想
①这是一滴普通的小雨点,它正和朋友们一起由上而下地在跑(道 到)上赛跑。
②小雨点一边跑一边想着。它越跑越快,就越想越多,它想——
③也许我会落到田野上,去滋润一蔸(dōu)小禾苗,去喂一(颗 棵)正在长(状 壮)的谷粒。
④也许我会变成一滴药水,为病床上的老人,快快减轻痛苦。
⑤也许我会变成一滴香水,喷(撒 洒)到空气中,让处处像花园一样芳香。
⑥也许 ……
⑦“吧嗒”一声,它落到一( )小溪里,变成一( )小水花!它知道,回到大地妈妈的怀抱,一切比自己想象的更美妙!
【1】短文中括号里分别用哪个字最合适?请你把它圈出来。
【2】在短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3】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减轻——(______) 美妙——(______)
反义词:普通——(______) 痛苦——(______)
【4】用上“越……越……”补充句子。
雷雨下起来了,雨_________,地上的积水_________,路上的行人_________。
【5】小雨点想去做什么呢?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6】也许小雨点还会变成什么呢?请你模仿前几个自然段的写法,把第⑥段的内容补充完整,写在横线上。
【7】善良的小雨点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谚语: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1)把句子说具体。
①__________的柳条随着风儿_________。
②__________的海面上行驶着_________。
(2)树上的鸟儿在叫。(改写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1)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东东问小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想一想你最好的朋友是谁?把图表填好,再写一写。
我最好的朋友 | 谁 | ____ |
样子 | ____ | |
常做的事 | ____ |
我的好朋友的名字叫____,他(她)今年____岁。他(她)的样子很______:_______。我们经常在一起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是日月潭。
1.小白是我的同桌。
___________________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择下面一种情况,请你帮文文写一张留言条。
A.今天(1月15日)妈妈还没下班,文文想放学后去小林家写作业,七点再回家。
B.今天(1月15日)文文要通知小林明天下午三点到学校参加手工小组的活动,但是小林家里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