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汪( ) 乘( )
注( ) 乖( )
2、根据本学期积累补充句子。
(1)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_________。
(2)树无根不长,_______________。
(3)白马西风塞上,_______________。
(4)志当存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填上一句合适的名言)
(6)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因为“_______________。”
3、听力。
1.听写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听到的短文内容,按要求完成练习。
(1)根据你听到的短文内容填空。
兔妈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________,分给每个孩子一张________,要他们自己动脑筋,利用它做一件有意义的________。
(2)听短文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兔妈妈有三个孩子。(______)
②小红利用这张纸画画。(______)
③小黑找来毛笔在纸上写字。(______)
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觉察(____) 凝视(____) 来临(____)
5、我能写出带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本内容完成练习。
|
| ||||||||||||||||||
| |||||||||||||||||||
7、课文回放亭。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狐假虎威》中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____)
【2】《风娃娃》一文中,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好多好事,如把风筝吹上天。 (____)
8、判断,在搭配正确的词语后打“√”,错的打“×”。
(1)一把同学( ) (2)一盘鱼( )
(3)一双眼镜( ) (4)一头牛( )
(5)一颗树( ) (6)一条小路( )
9、选择正确的说法,在后面画上“√”错的打“×”。
1.小熊和松鼠吵架了,过了几天,小熊折了纸船,借纸船与松鼠和解了。(____)
2.1961年的泼水节,周总理参加了,这让傣族人民感到很快乐、难忘和幸福。(____)
3.《敕勒歌》描绘的是北方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狐假虎威》中的狐狸是老天爷派来的,动物们看到它都吓跑了。(_____)
(2)狐狸和熊兄弟分吃了奶酪。(_____)
(3)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_____)
11、我爱阅读。
孔融让梨
东汉时,有个孩子叫孔融。他家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拿,孔融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
父亲看见了就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小的,大的让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你还有个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还小吗?”
孔融回答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让给弟弟吃。”
孔融讲得多好啊!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1】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的话应该用(____)的语气来朗读。
①激动 ②赞赏 ③严厉
【2】准备吃梨了,孔融是怎样挑梨的?在文中找出答案,画上“____”。
【3】孔融吃小梨子的原因是什么?将下面对的说法画上“√”。
①孔融只喜欢吃小梨子。 ( )
②对于哥哥,孔融认为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 )
③对于弟弟,孔融认为自己年纪大,应该把大的让给弟弟。 ( )
【4】我觉得孔融是一个______的孩子。
12、阅读与理解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yīn yīng)影里。
不久,种(zhǒng zhòng)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地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pān)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téng),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chā cā)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瞧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
它可真是太勇敢啦
”
【1】全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_____)段是小花苗和蜜蜂的对话。
【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3】在最后一段的方块中补充缺少的标点。
【4】补充词语。
(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的花朵 (________)地爬 (_______)地哭起来
【5】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1】这段话共有_______句,其中第_______句描写了窗外的景色。
【2】把文段中描写妈妈睡觉时的样子的句子用“ ”画出来。
【3】这段话主要写了( )
A.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
B.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C.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D.睡梦中的妈妈真幸福。
【4】为什么说妈妈“真该好好睡一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短文阅读,回答问题。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节选)
升旗手庄严地接过国旗。随着一声“敬礼”的口令,军乐队奏起国歌。国旗护卫队员行持枪礼,军人和少先队员行举手礼,群众肃立注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1.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庄重——( ) 注视——( ) 雄伟——( )
2.这一段文字共有 句话,写了( )的过程。
A升国旗 B敬礼 C升国旗和敬礼
3.升国旗时,国旗护卫队员行 礼,军人和少先队员行礼 ,群众 。
15、张衡的故事
儿时的张衡天资聪明,特别喜欢思考问题。
有一次,他和母亲一起到田野中挖野菜。出去的时候,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他不经意间看见自己的影子是那么长。他想,我要是长得像影子那样高大多好哇。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母亲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他跟在母亲后面,一蹦一跳地走着。“咦!影子哪里去了呢?”他惊奇地叫道。低头一看,影子缩成了一团,踩在脚底下。张衡赶忙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说这是由于中午到了,太阳升得最高,影子就会变短缩成一团,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影子还会变长的。
【1】读短文,完成填空。
( )的张衡 ( )地叫道
【2】短文讲述的是张衡小时候到_________挖野菜时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3】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张衡看到自己的影子_________ ;中午,他看到自己的影子_________ 。妈妈告诉他这是什么原因呢?用“ ”画下来。
【4】读了短文,你觉得张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选一选,可多选)
A.善于观察
B.勇敢
C.乐于思考
16、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诗句描述的景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7、下面是一座词语迷宫,请将里面的词语用线连成一句话。(路线不能重复)先连一连,再把这句话正确的排序选出来。( )
①飘着 | ②朵朵 | ③白云 |
④天上 | ⑤仰望 | ⑥抬头 |
⑦蓝蓝的 | ⑧只见 | ⑨小宁 |
A.⑨⑥⑤⑧⑦④①②③
B.⑨⑥⑧⑦⑤④①②③
18、蚕是自然界中很奇妙的一种动物。小朋友们,你们有过养蚕的经历吗?请简单介绍一下蚕的生长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惯养成
好风气
耳朵不要掏,眼睛不要揉。
牙齿不要剔,鼻孔不要抠。
饭前先洗手,饭后要漱口。
卫生好风气心中更牢记。
20、写话表达
提示:在什么地方?图上画着谁?发生了什么事?想一想,再把图上的内容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