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词语。
例:白茫茫的一片大雾。除了可以形容大雾以外,还可以形容什么?
白茫茫的( ) 白茫茫的( ) 白茫茫的( )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从早到晚,家中总是很冷清。________
2.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________
3.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________
4.日月潭的美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________
3、生字开花。(给下列生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写下来)
包(_____)(_____)(_____)(_____)
皮(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偏旁写生字。
口:______ ______ ______
忄:______ ______ ______
艹:______ ______ ______
禾:______ ______ ______
5、查字典,把表格写完整。
字 | 音序 | 音节 | 共几画 |
扎 | ____ | ____ | ____ |
服 | ____ | ____ | ____ |
6、看拼音,写汉字。
gōng zǎi jí máng zháo jí xīn jí yǎo yá
dīng yǎo dì yī gōng jī gōng gong gōng yuán
7、根据课文《日月潭》内容判断对错。
(1)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______)
(2)日月潭的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______)
(3)美丽的日月潭位于我国的台湾省。(______)
8、学当“小医生”(找出错字或不恰当的词,并改正)。
1.燕子尾吧象剪刀。( )
2.李勇的钓鱼杆里有秘蜜。( )
3.字典是我的好朋友,部伴我渡过快乐的童年。( )
9、判断,正确的说法打“√”,错误的说法打“×”。
【1】用部首查字法查“特”字,要先查部首“牜”,再查六画。“特”字第四笔的笔画名称是竖(shù)。( )
【2】“端午节 重阳节 中秋节 元宵节”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
【3】《小毛虫》一文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 )
【4】李时珍是宋朝伟大的医药学家。( )
【5】“炎热 花从 团园 神州”书写完全正确。( )
10、青蛙妈妈教(jiāo)小青蛙捕食。( )
11、阅读。
等明天
一天晚上,下起了大雨,猴子爬下树躲雨,青蛙也来到树下躲雨。大雨淋得他俩直发抖,他们决定明天盖一间小屋。
第二天,太阳出来了,猴子和青蛙兴高采烈地(玩 完)了一天,把盖小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晚上,雨又开始下个不停,他们只好又在树下躲雨。他们发誓,明天一定动手盖小屋。
第三天,太阳又出来了,猴子和青蛙又忘了淋雨的苦,快快活活地(做 作)起游戏来。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直到(今 令)天,每当下雨时,他们仍只能在树下躲雨。
【1】在短文括号中选择正确的汉字,打“√”。
【2】照样子,写词语。
一干二净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短文讲了一个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总是忘了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一天又一天过去了,他们仍只能在树下躲雨,这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检阅台。
晚 霞
太阳是世上万物的母亲。
她,为了看望自己的儿女,从东海出来,走了整整一天,现在,又要到西山后面去休息了。
看,她正举着红头巾向儿女们告别。
这红头巾映红了水,也映红了村边的树林。
小鸟在树林里叽叽喳喳地唱着:“太阳妈妈,再见。太阳妈妈,晚安。”
路旁的向日葵,依依不舍地望着那在晚风中飘动的红头巾,不知道在想什么。
1.给短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用文中的词语填空,并照样子各写两个。
( )地唱着 ( )地望着
AABB: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AABC: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全文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排比 B.拟人 C.比喻
4.向日葵在想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我在行。
黄山奇松
到了黄山脚下,只见黄山云雾缥缈(miǎo),带给人们无限的神(秘 密)感。我们坐缆(lǎn)车上山顶。一路上,我看到黄山上树木葱茏,青翠欲滴。尽管是冬天,树木还是像一把把绿伞一样,绿得极其可爱。到了山顶,第一眼就看到了“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的连理松,它是两棵松树相连生长在一起的,所以叫连理松。连理松又称夫妻松,(像 象)征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走过了两座石桥,我们看到了探海松。探海松生长在悬崖边上,它的树干(gān gàn)直向悬崖下伸展,就像把手伸向深海一样,所以称为探海松。再往前走几步就看到了竖琴松,竖琴松就像一把竖琴,一阵风吹过,“哗哗哗”的响声带给人们天籁(lài)之音。
【1】选出文中“( )”里恰当的字或读音,画上“√”。
【2】画线的句子说冬天的树木像________一样,突出了黄山树木绿得极其可爱。
【3】短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黄山奇松?请你用“△”在文中标出来。
【4】在作者眼中,探海松的枝干直向悬崖下伸展,就像_________,而竖琴松就像_________。
【5】用“ ”画出介绍连理松得名原因的语句。
14、阅读展示台。
刺猬收枣
勤劳的狐狸在院子里培育了一棵枣树。他经常给枣树浇水、除虫、上肥。
秋天,枣树结枣子了。可突然下起了冰雹,枣子掉了一地。这可怎么办呢?狐狸急得哭起来。这时,邻居刺猬跑来,他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哇,身上像钉子一样的刺扎起了许多枣子。刺猬不停地往返,甚至来不及擦汗。干了大半天,终于把枣子都收完了。
狐狸牵着刺猬的手说:“谢谢你,不然枣子都被冰雹给毁了。”刺猬说:“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1】短文共有__个自然段。
【2】狐狸为什么会哭起来?( )
A.冰雹打落了枣子。
B.下起了冰雹,天气变冷了。
C.到了秋天,枣子没有成熟。
【3】刺猬是怎样帮助狐狸收枣子的呢?用“﹏﹏﹏”画出相关语句。
【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妈妈微微地笑着(zhe zháo)。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1】给文段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笑着________(zhe zháo)
【2】文段中讲到“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从哪里看出?找出有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睡梦中的妈妈”会梦到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妈妈又是怎样的,也来夸一夸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1)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么令人难忘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把古诗补充完整)
(2)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绵羊。(照样子写比喻句)
柳枝,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
(3)雷锋叔叔把迷路的孩子送回了家。(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1)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时候我穿白衣服,有时候我穿黑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作答
(1)雨点不会把我淋坏。(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以为 你 我是 吗 骗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