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尽_______ 底________ 胆______
近_______ 纸______ 但_______
进_______ 低_______ 担_______
2、我会查字典填空。
要查的字 | 部首 | 除去部首有几画 | 声母 | 读音 | 组词 |
散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亏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轻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申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3、背诵诗文,补充句子。
1.一道小溪,____________。一丛翠竹,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叶儿红,_____________绿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开草长蝴蝶飞。
4.____________生紫烟,遥看瀑布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塞上,杏花_____________。
4、读一读,照样子填空。
例:松鼠的个子(矮),老牛的个子(高)。
1.兔子跑得( ),乌龟爬得( )。
2.夏天很( ),冬天很( )
3. ( )看山有色,( )听水无声。
4.松鼠觉得水很( ),老牛觉得水很( )。
5、按课本内容填空。
1.学习了《树之歌》后,我认识了很多树,但我最喜欢________树,因为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了《拍手歌》后,我知道人和动物是________,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了《十二月花名歌》后,我认识了很多花,但我最喜欢_______花,因为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十年树木,__________”,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并且培养人才也是很不容易的。
5.爷爷常用“树无根不长,_________”这句话告诫我要做一个有志向的人。
6、读拼音,写词语。
gǎn kuài fáng wū cháng jiǔ shí hou
páng biān wú lùn àn biān chàng gē
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狐假虎威》中的狐狸是老天爷派来的,动物们看到它都吓跑了。(_____)
(2)狐狸和熊兄弟分吃了奶酪。(_____)
(3)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_____)
8、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坐井观天》中的小鸟和青蛙争论的是井口有多大。(________)
【2】《寒号鸟》中寒号鸟在喜鹊的建议下做了个温暖的窝。(________)
【3】“三言两语”“只言片语”都是形容话很少的词语。(_________)
【4】大禹采用的是筑坝档水的方法来治水。(________)
9、“八路军隐蔽在山里,敌人很难发现。”中的“隐蔽”可以换为“隐藏”。( )
10、你来当一回小老师,读读想想句子说的对不对,用“√”“×”批一下。
1.“我们真的到野外春游吗?”要用询(xún)问的语气读。 (___)
2.“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意思是说天上有很多的珍珠。 (___)
3.“嫩”用音序查字典先查字母“N”,在“女”字部首中11画里也能查到。 (___)
4.“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了大门。”从“一溜烟”和“奔”可以看出爱迪生是飞快地跑出大门的。 (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 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与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 , 。”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在文中横线上正确地填上一句诗。
2.文章有( )个自然段
3.文章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间顺序写小草。
4.从文中找出“严寒”的反义词。
( 严寒 )—— ( )
5.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 )和宽广的( )。
12、课外拓展阅读。
草原八月末(有改动)
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一望无际的碧草如毡如毯,上面盛开着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花,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是何等地迷人。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
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 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 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两边也有山,但都变成缓缓的土坡,随着地形的起伏,操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景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可莫脚脖子,但难得的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剪剪过一般。这时除了将它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但这地毯是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是它的绿;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地上的牛羊。这时我们平常看惯了的房屋街道、车马行人还有山水阡陌,已都成前世的依稀记忆。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1】作者笔下的草原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美丽 B. 开阔 C. 干净
【2】读画横线的句子,与课文《草原》相比,本文作者把草原比作毯子是为了突出草原的__________,而老舍是为了突出草原的__________。
【3】文中用“______”画出了一处比喻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说一说,同样初入草原,作者的感受与老舍先生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仿佛对着天都峰不住的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怪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1】短文着重介绍了( )、( )两种怪石。怪石的名字都跟它们的( )有关。
【2】冠文有一个成语概括了短文中岩石的特点,它就是(____)。
【3】想一想:这篇短文在写法上与课文《黄山奇松》有哪些相似之处?试着把要点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来源
春风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噶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
到欢喜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淡淡的阳光,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前三段,写北京春天时间段、风沙大,点明了北国春风的特点。
B.作者历经飞沙走石的北国春风,“有了别样的体会”,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
C.作者“好不痛快人也”的感慨,源于对北国春风和人们在春风中劳作场景的感受。
D.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法,如南国春风与北国春风的对比,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的对比。
E.作者对北国春风欲抑先扬,把自己对北国春风的体会抒写的淋漓尽致。
【2】为什么作者起初在北方怀念江南的春风,后来却说“能不忘记北国的春风”?
【3】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
15、课外阅读。
妈妈是一座山
山,高大、稳重。山,秀丽、温柔。
妈妈就是一座山。
妈妈是山,我是树,山哺育了树。妈妈很爱我,她就像山一样,不惜用自己生命的涓涓细流去滋润着我这棵小树,让我长得枝繁叶茂。
妈妈是山,我是树,山关怀着树。妈妈那双明亮的眼睛永远关切地注视着我。这双眼睛中充满爱意,充满温暖,给我安慰,给我希望,给我力量,让我由弱小变坚强,由幼稚变成熟。
1.短文中写山的特点是: 、 、 、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妈妈是 ,“我”是 ,山 树。
妈妈是 ,“我”是 ,山 树。
3.生活中,你的妈妈爱你吗?你想把亲爱的妈妈比作什么?
16、扩写句子。
(1)老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露西写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儿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______________
2.老师一边说,一边带着大家继续往前走。
____________
3.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_____________
4.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么小的洞还用补?
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例:妈妈的手机不见了,急得团团转。
同学们获得了流动红旗,高兴得__________________。
2.例: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如果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用加点词写句子。
1.老师一边说,一边挥着粉笔在黑板上自由地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把大象赶上船,在船舷上做记号,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然后称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下图画的是谁?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喜欢干什么呢?请你仔细观察图画中的动物,然后写一段话介绍一下它吧!
要求:1.要把这段话说清楚,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书写要工整,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