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十)全(十)美
____面____方 ____颜____色 ____心____意
____光____色 ____紫____红 ____湖____海
2、写部首。
礼( ) 堆( ) 钱( ) 教( )
3、我(____)这么用功,(____)成绩还是不如你
4、比一比,再组词。
纸(_________) 带(_________) 渴(_________) 令(_________) 哄(_________)
低(_________) 戴(_________) 喝(_________) 今(_________) 洪(_________)
5、我会补充下列句子。
1.__________,百年树人。
2.树无根不长,________。
3.________,怕得鱼惊不应人。
4.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
5.______,下有苏杭。
6.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fánɡ zi zuò kè gōng chǎng lái bù jí
wán shuǎ hū rán ɡān jìnɡ yí zhèn fēnɡ
7、对的画“√”,错的画“×”。
1.日月潭、黄山、庐山都是台湾的风景区。(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
3.香港的日月潭很美。( )
4.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 )
8、小小法官会断案。(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灬”旁的字大都与“火”有关。( )
【2】“子鼠、辰龙、午马、未羊、戌狗、酉鸡”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
【3】“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雨”指的是“小雨”。( )
【4】《青蛙卖泥塘》一文中泥塘经过青蛙的改造,终于卖了出去。( )
【5】《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文启示我们要认真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
9、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从《树之歌》中我们知道了:松树和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______
【2】曹冲七岁的时候就想出了称大象的方法。______
【3】《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之涣。______
【4】从《小蝌蚪找妈妈》中我们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中,它会先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______
【5】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的南部。______
10、我会当裁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眼珠一转”中的“转”读作“zhuàn”。______
【2】用部首查字法查“蜜”字,先查部首“虫”,再在“虫部”8画的字中找到“蜜”。______
【3】“方便”与“便利”是近义词,“工整”与“整体”也是近义词。______
【4】“只言片语”和“三言两语”都是话语少的意思。______
【5】“寒风刺骨”“鹅毛大雪”都可以用来描写冬天的寒冷。______
11、快乐阅读。
风娃娃
风娃娃喜欢吹白云玩。
瞧,她把嘴巴鼓得圆圆的,朝着空中的云吹去,吹出了一只长(cháng zhǎng)着长(cháng zhǎng)耳朵、短尾巴、胖肚子的小白兔。
风娃娃一边跑,一边吹,把这朵白云吹成绵羊,把那朵白云吹成奔跑的骏马……她越吹越开心,一不小心把白云吹进森林里去了。
那朵白云走呀走,渐渐成了小溪里溅起的朵朵(飘 漂)亮的水花。
【1】在文中括号里圈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和使用正确的字。
【2】风娃娃喜欢吹白云玩,她把白云吹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找出短文中写小白兔样子的词语,用“_______”画下来。
【4】风娃娃还会把云吹成什么呢?想一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耳朵
太阳刚刚照亮山村,两只雪白的小兔跑进了丛林。
一只小兔说:“太静了,太静了,没有一点儿声音。”
另一个小兔说:“是啊,没有一点儿声音。我们竖起耳朵,使劲听听,看能听见什么声音。”
嘎巴,嘎巴,小草在伸展手脚。
咝咝,咝咝,蝴蝶在扇动翅膀。
滴答,滴答,露珠在花瓣上跳跃。
吱吱,吱吱,小甲虫在草业上弹琴。
“听到了,听到了。我们有神奇的耳朵!”一只小白兔说。
另一只小白兔说:“我们的耳朵都是普通的耳朵,只要我们喜爱这个世界,用心去听,就能听到所有美好的声音!”
【1】短文一共有___个自然段。在段落前用数字标出来。
【2】“咝”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画。
【3】怎么才能让普通的耳朵能够听到神奇的声音呢?找一找,用“ ”画出来。
【4】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嘎巴,嘎巴 蝴蝶在扇动翅膀
咝咝,咝咝 小草在伸展手脚
滴答,滴答 小甲虫在草叶上弹琴
吱吱,吱吱 露珠在花瓣上跳跃
13、阅读理解。
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了,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xū),望着上面险要的山势,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顶峰,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峰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知难而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可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三个登山人碰面后说的话。
【4】短文要说明什么问题?( )
A.说明登山的困难。
B.赞扬不畏艰难,勇于登攀的精神。
C.说明知难而退,能省力气。登山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D.赞扬适可而止是明智的。
14、课内语段阅读。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岀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1】从哪里可以看出妈妈累了?请把答案摘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为什么说妈妈真该好好睡一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对妈妈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课文内容填一填。
(1)离离 草,一岁一 。
(2) 二月天,拂堤杨柳醉 。
(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 , 、 、 、
都是天然的指南针。
眼又是 春到,全家 真 。
(5)名言“ 不立”“ 诺必寡信”都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
(6)月黑见 ,孤光一点 。
(7)《画杨桃》一文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会
。
16、请根据你平时对小动物的观察,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小鸡全身______,像_______。它长着______的小嘴,_____的眼睛,真惹人喜爱。
2.公鸡长着______的冠子,______的羽毛,_____的爪子,它还会______。
3.小鸭子长着_____的嘴巴,走起路来_____,脖子_____,尾巴______,显得十分滑稽。
17、我在书架上找到一本书:
【1】这本书的名字是( )
A.《孤独的小螃蟹》
B.《长头发狮子》
【2】我随意翻到了第29页,这页的故事( )
A.《白去》
B.《长头发狮子》
C.《窗下的树皮小屋》
【3】我想看《孤独的小螃蟹》,应该翻到__________页。
18、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1.大家一边看一边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叶一片片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跳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1)例: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_______一边______一边_____。
(2)例: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柔,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______有时候_______有时候_____。
(3)例: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凉棚。
______就像___。
(4)例:我把衣服洗干净了。(改为被字句)
衣服___。
20、看图写话。
提示:仔细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咱们一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