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一写。
(1)例:细长的枝条 ______的向导 ______的空气 ______的节目
(2)例:看松鼠 ______蘑菇 ______蜻蜓 ______故事
(3)例:一轮太阳 一______马 一______事情 一______汽车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两(_____)古诗 三(______)铜号 一(_____)菜地
一(_____)楼 一(______)车票 一(______)葡萄
3、根据意思写四字词语。
(1)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
(2)满脸洋溢着喜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欣喜、满脸和悦的神态。( )
(3)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4)指每年一次。( )
4、我会查字典
要查的字 | 部首 | 除去部首有几画 | 读音 | 组词 |
那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桥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5、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木+(木)=林(森林)
昔+( )=________( )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蝴蝶飞。麦苗儿多嫩,桑叶儿
。夏季里,
,采桑养蚕又插秩。早起勤耕作,
月光。
2.树无根不长,人不立。
3.一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
花园。
一小溪,一座石桥。一
翠竹,一群飞鸟。
7、洋葱头在地牢里,是鼹鼠把他带到了南瓜大爷的地牢。(______)
8、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读“一点儿”三个字的时候,只读两个音。(____)
【2】“一只鸡”“一抬头”中的“一”声调不同。(____)
【3】“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这里读hào。(____)
【4】“风筝”中的“筝”应读轻声。(____)
【5】“她真该好好睡一觉。”句中没有错别字。(____)
9、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帮助人们做好事,只要有力气就行。”这个想法是对的。(_______)
2.“狼、猩猩、羚羊、鸽子”中不是同一类动物的是“羚羊”。(_______)
10、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西部。(_____)
【2】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经过了十三年,洪水终于退了。(_____)
【3】蒲公英是靠动物的皮毛来传播种子的。(_____)
【4】《雪孩子》中是兔妈妈救了小白兔。(_____)
11、秋天的原野
秋天来临(lín)了.
天空像一块覆(fù)盖在大地上的蓝宝石.村外那个小池塘(táng)睁(zhēng)着碧澄(bì chéng)的眼睛,凝(níng)望着这美好的天色。一对小白鹅侧(cè)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不是喝了过量的酒,红得像一团火焰(yɑn)似的。
村前村后的稻子,低头弯腰,在秋风中默默(mò)地等待着人去收割。
半空中,排成“人”字形的雁群,“咿(yī)咿呀呀”唱着歌,告别人们,向天边慢慢飞去。
【1】照样子,写词语和句子。
(1)咿咿呀呀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天空像一块覆盖在大地上的蓝宝石。
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连一连。
碧澄的 天色
美好的 眼睛
默默地 等待
【3】这篇文章写了秋天原野的哪些景物?(分别用两个字的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女娲补天(节选)
女娲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堆火,把这些石子熔成石浆。她把这些滚烫的石浆一点一点填补在天空的缺口上。不知烧了多少天火,炼了多少石子。终于,天补好了。
1.用文段中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选文,填空。
女娲挑选了许多__________,把这些________熔成石浆,然后把这些石浆填补在______________上。
3.你喜欢女娲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耳朵在哪里
青蛙老师带着小青蛙们来到郊(jiāo)外,让小青蛙们到大自然中看一看,昆(kūn)虫的耳朵都长在(那 哪)里。
“找耳朵呀!这还不容易(yì)!”小青蛙们满不在乎地分头去找了。
不一会儿,青蛙豆豆就捉到一只小蚊子,青蛙亮亮抓到一只小蝗(huáng)虫,青蛙胖胖逮(dǎi)到一只小蟋蟀(xī shuài)。“它们怎么都没有耳朵呢?”小青蛙们自言自语。
“哈(hā)哈!哈哈!”小蚊子、小蝗虫、小蟋蟀忍(rěn)不住齐(qí)声笑了起来;“我们怎么会没有耳朵呢?”
“我的触(chù)角就是耳朵!”小蚊子 脑袋说。
小蝗虫 自己的肚子说:“我的耳朵长在肚子上呢!”
“谁说我没有耳朵□我的耳朵在(这 那)儿呢□”小蟋蟀 前面的两条小腿说。
小青蛙们听了□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1】在文中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字。
【3】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加点的字,并用“√”选意思。
要查的字 | 部首 | 除去部首有几画 | 意思 |
满不在乎 |
|
| ①满足 ②完全 |
【4】照样子,连一连。
青蛙豆豆 抓到 一只小蟋蟀 触角就是耳朵
青蛙亮亮 逮到 一只小蚊子 耳朵在肚子上
青蛙胖胖 捉到 一只小蝗虫 耳朵在前面的两条小腿上
【5】文中的横线上分别填哪个词?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①摇着 ②举着 ③拍着
【6】“我们怎么会没有耳朵呢?”意思就是____________。
【7】青蛙老师让小青蛙们到大自然中去找昆虫的耳朵,是想让他们明白( )
A.昆虫是有耳朵的。
B.不同的昆虫,耳朵长在不同的地方。
C.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昆虫。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猴子学游泳
猴子在河边玩,看见鱼儿在水里游得那样欢,心里很羡慕。
这时,一只青蛙“扑通”一声跳到了水里,快活地游起来。只见它一会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一会儿和小鱼儿兴高采烈地捉迷藏,一会儿露出头来悠闲地放声歌唱。猴子觉得游泳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学也会游。
“哈哈!我也能下水玩玩!” 猴子信心十足,也“扑通”一声跳到水里。小猴子跳进水里以后呀,直感觉身体往下沉,幸好青蛙、小鱼儿都来帮忙,托起小猴子把它送上了岸。
【1】用字典查“托”字,它的解释有:①找人代办;②寄放;③用手举起。联系上下文,“托起”中“托”的意思是:_________(填序号)。
【2】用短文中的词语填空。
( )地捉迷藏 ( )地游来游去 ( )地歌唱
【3】猴子看见________和_________在河里游得很快活,他以为游泳很简单,就跳进了水里,谁知身体 _________。最后被救上了岸。
【4】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能得到( )启示?
① 游泳特别简单,不学也能会。
② 别人会的事情,自己不用学也会做。
③ 不能把别人的本领看得这么简单,以为不学就能掌握。
15、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雪中小路
下大雪了!大雪把房子、树、草地都变成了白色,小路也不见了。小猪跑出来滑了一跤,小鸭跑出来也滑了一跤。
小松鼠看见了,在树上叫:“大家快来动手,让我们一起扫雪吧!”
小松鼠用尾巴扫雪,小鸭用嘴巴铲雪,小猪用鼻子推雪,小狗用爪子扒雪,它们扫呀扫,铲呀铲,推呀推,扒呀扒……
在大家的努力下,一条雪中小路扫出来了,小猪、小狗、小鸭,还有小山羊、小牛都稳稳当当地走了过去。
【1】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如“跤”字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
【3】文中的小动物怎样扫雪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4】你喜欢文中的小动物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划线的字造句。
①天空群雁会写字。
_________
②保护动物是大事。
_________
③丛林深处有猛虎。
_________
17、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1)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
____________
(2)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____________
(3)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
____________
18、阅读拓展。
本学期,你一定阅读过许多有益的课外书,如《小鲤鱼跳龙门》《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你喜欢书中的哪位主人公?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是阅读小达人。
我会通过看目录去找感兴趣的内容,我想先看《画眉鸟》这一篇,我会翻到____页,小丽读到了第17页,她正在读的是《________》这一篇。读完《富翁》,下一篇是《________》 |
20、看图写话。
仔细看图,你看到清清的小河里有什么?想象一下,小河里还有什么小动物?这些小动物会干些什么?用几句话写一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