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bàng wǎn (____) zhī shi (____) xīn kǔ (____) huān xiào(____)
míng liàng (____)qíng lǎng(____) kě ài (____) zǐ xì(____)
míng shèng gǔ jì (_____) shén qì huó xiàn(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1.在葱郁的树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鸟。
2.我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3.一不留神,我们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
4.当我很快乐的时候,会使劲叫哇叫。
3、在苹果内填上合适的词。
一 江水 一
白帆
一 鸟叫 一
白云
一 灯影 一
航标灯
4、补充四字词语。
惊弓( )( ) 如( )得( ) ( )( )古迹
蒙蒙( )( ) ( )( )独秀 风景( )( )
风( )日 ( ) 坐井( )( ) 自( )自( )
5、比一比,组词语。
动_______ 坏_______ 苹______ 买______
功_______ 杯_______ 评______ 卖______
补______ 菜______ 钻______ 波______
礼______ 彩______ 贴______ 破______
6、看拼音,写汉字。
hàn shuǐ chū hàn rēng xià rēng dōng xi
xiōng mèi mèi mei jiě mèi
7、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就”字共有12笔,右边没有一撇。(_____)
【2】“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Z,按部首查字法先查“心”。 (_____)
【3】“给”字是左右结构,第三笔是提。(_____)
【4】“跳”字左边足字旁的第六笔是竖,第七笔是提。(_____)
【5】“片”字共有4笔,第1笔是竖。(_____)
8、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读“一点儿”三个字的时候,只读两个音。(____)
【2】“一只鸡”“一抬头”中的“一”声调不同。(____)
【3】“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这里读hào。(____)
【4】“风筝”中的“筝”应读轻声。(____)
【5】“她真该好好睡一觉。”句中没有错别字。(____)
9、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______)
【2】千人糕是由一千个人做出来的。 (______)
【3】“一匹出色的马”实际上指的是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 (______)
【4】《咏柳》的作者是清代的高鼎。(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在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的打“×”。
【1】狐狸分奶酪很公平,谁也没多吃,谁也没少吃。(_____)
【2】只要肯动脑筋,有时坏事也能变成好事。(_____)
【3】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因为我要的是葫芦。(_____)
11、阅读理解。
数雨滴的孩子
沙沙沙,沙沙沙,下雨啦!
竺可桢搬来一张小板凳,坐在屋门旁,出神地望着房檐上滴落的小雨滴,轻轻地数着:“1、2、3、4、5……”
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什么奇迹。房檐下的大石板上怎么有 一个一个的小坑呢?小雨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叭叭叭地响。
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孩子,这叫水滴石穿啊!别看小小的雨 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日子长了,大石板上就被滴出一个个 小坑来了。读书、做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就一定能成功。”
竺可桢记住了妈妈的话,从此发奋学习。后来,他专门研究气 候,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1】文中的“沙沙沙”“叭叭叭”都是描写声音的词语,你能写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2】竺可桢在数小雨滴时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你能在文中画出来吗?
【4】这篇小短文告诉我们( )(填序号)
A.下雨的时候要仔细数雨珠。
B.做事情,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C.要研究气候,成为科学家。
12、补米袋
一天,有个老奶奶在米店买米。在装米的时候,米袋忽然破了。雪白的大米落在地上,老奶奶很着急。
少先队员小光看见了,连忙跑过去,对老奶奶说:“老奶奶,不要急,我家就在对面,我去拿针线。”
小光回家拿来针和线,帮老奶奶补好了米袋,又把地上的米一粒粒地拾起来,放在米袋里。
【1】短文共有( )自然段。
【2】第( )自然段,是写小光帮助老奶奶的。
【3】老奶奶开始为什么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最后老奶奶会对小光说些什么?把老奶奶说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要的是葫芦(节选)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萌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萌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1】邻居是怎样劝种葫芦的人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2】这个人为什么对邻居说的话感到很奇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种葫芦的人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
A.他不懂果实和叶子的关系。
B.他不喜欢邻居,不肯听取邻居的劝告。
【4】种葫芦的人想要的是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北京烤鸭》一文,做题。
烤鸭,旧称“烧鸭子”,是最具特色的“京味儿菜”。
烤鸭师傅用一根长长的烤杆,( )起肥鸭,( )进炉膛,( )在炉梁上,其间还要有规律地( )鸭子。如此烤出的鸭子如枣红色的绸缎一样光洁、闪亮、诱人,口感细腻、香酥,皮脆、肉嫩。
据说,技艺娴熟的片鸭师傅能将一只烤鸭均匀地片成大小薄厚一样的108片,且每片上都有皮、有肥肉、有瘦肉。吃时,一般用荷叶薄饼抹上甜面酱,铺上葱白丝,卷起来吃。根据季节的不同,还可以配萝卜条或黄瓜条。
“逛长城,听京戏,吃烤鸭”是北京旅游的三大特色。有机会你也尝尝正宗的北京烤鸭吧! (有删改)
【1】把后面字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转动 挂 放 挑】
【2】北京旅游的三大特色是__________,最具特色的“京味儿菜”是_____________。
【3】北京烤鸭有什么特色?在文中用“ ”画出来。
【4】我还知道_______的特色菜——________,味道非常棒。
15、阅读短文,并填空。
春妈妈的两个小姑娘
春妈妈回来了,带来了两个淘气的小姑娘。
雷姑娘喜欢敲着鼓儿玩,敲醒了天空,敲醒了田野,敲醒了沉睡的山岭和村庄。
雨姑娘喜欢洒着水儿玩,洗绿了大树,洗绿了小草,洗红了花儿的脸儿一张张。
啊!春妈妈的两个小姑娘真能干。
【1】短文一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
【2】春妈妈带来了两个(_______)、(_______)的小姑娘。这两个小姑娘是_______、_________。
【3】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醒了。
16、句子七彩虹。
1.我在空中越升越高。(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2.将下列词语排列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小青蛙 捉害虫 跟着 妈妈 在稻田里
17、照样子,写句子。
例: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江河流到了大海。→(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扩写句子。
葡萄挂在架子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例: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________就像________。
19、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田野葱葱绿绿的,好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变成绵羊,一会儿变成骏马,一会儿变成小猫。
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下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想象一下,用一段话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