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整体梳理
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 、 、 ,陈丹还在树上画了 。
他们是怎么画风的呢?
赵小艺:
陈丹:
宋涛: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打)滚儿
( )作业 ( )蜻蜓 ( )小猪
3、照样子,写词语。
例:笑嘻嘻(ABB式)______ ______ ______
例:蹦蹦跳跳(AABB式)______ ______ ______
4、形近字组词。
胡( )棋( )钢( )观( )你( )
湖( )旗( )刚( )欢( )您( )
伸( )员( )歌( )困( )青( )
申( )圆( )哥( )因( )清( )
样( )教( )班( )校( )欠( )
洋( )都( )斑( )郊( )吹( )
迟( )闹( )哈( )怦( )礼( )
尺( )市( )合( )坪( )扎( )
外( )及( )包( )仔( )息( )
处( )极( )泡( )好( )自( )
5、填适当的量词
一_______鱼塘 一_______翠竹 一_______稻田
一________石桥 一________队旗 一_______铜号
6、根据拼音写词语。
miàn duì jiāng lái yè jiān míng lǎng zhèn yǔ
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
【2】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她又画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 )
【3】葡萄沟盛产葡萄。( )
【4】日月潭在我国台湾省,那里的奇石特别有名。( )
【5】曹冲想到了一个称出大象重量的好办法。( )
8、认真思考,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小鹿的玫瑰花》一课中因为小鹿摔伤了脚没有看到玫瑰花,所以小鹿的玫瑰花白栽了。(____)
【2】“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和“用 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能叠起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____)
【3】“费”这个字的第三笔是竖折勾。(____)
【4】“秋处露秋”指的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这四个节气。(____)
【5】“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
【2】大象最后听取了小动物们的话,把耳朵竖了起来。( )
【3】蜘蛛给河马织了一个口罩后,决定改卖围巾。( )
【4】2020年是鼠年,那么2021年是狗年。( )
【5】《一匹出色的马》中妹妹走不动了,是爸爸抱她回家的。( )
【6】元宵节的习俗是吃粽子;清明节要去先人墓前祭扫。( )
10、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小蝌蚪变成小青蛙是先长出前腿,再长出后腿,最后尾巴不见了。 ( )
【2】王二小最后被八路军救出来了。 ( )
【3】学了《玲玲的画》,让我明白了:只要肯动脑,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
【4】听别人介绍动物时,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马上打断别人问个明白。( )
【5】《望庐山瀑布》中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瀑布的壮观景象。 ( )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马蜂窝
一位老农看见大杨树上有个马蜂窝,就拿一只口袋套住马蜂窝,用绳子紧紧系住袋口,扔在树底下,回家吃饭去了。
梅花鹿和羚羊发现了口袋,以为里边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说是自己先看见的,口袋该归自己。它们吵起来了,让一只尖耳朵狐狸听见了。它溜过来,看见梅花鹿、羚羊面前放着一个圆鼓鼓的口袋,心想:里面准是一大块肥肉,足够我吃两顿的。
于是,狐狸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它说:“你们别吵了!我来给你们评评理。”梅花鹿和羚羊说:“你很聪明,一定有好办法。我们听你的。”狐狸一听,高兴极了。它眯起眼睛清清嗓子,装出一副方正的样子说:“那好吧,你们谁跑得快,口袋就是谁的。现在就比赛,从这儿跑到小河边再跑回来。”梅花鹿和羚羊拼命地向小河边跑去。
狐狸得意地打开口袋。一下子,马蜂全跑出来了,把狐狸蜇得直打滚。
(有改动)
【1】梅花鹿和羚羊为________而争吵起来。
【2】狐狸看到这个口袋,有什么想法?在短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狐狸用什么方法得到了口袋?( )
A.与梅花鹿和羚羊赛跑。
B.骗梅花鹿和羚羊赛跑,把它们支走。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狐狸很聪明。
B.梅花鹿和羚羊很傻。
C.贪心的人没有好下场。
D.不能轻信别人的话。
12、阅读短文。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的没走,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铁锨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找着找着,就出了院门。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①发觉。( )
②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 ( )
2.孩子们在哪儿找到了月亮?
3.这段话告诉我们( )
A.月亮不会走。
B.只要锲而不舍地追求总会找到美好的事物。
C.美好的事物到处都有。
13、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1】文中的“我”指的是______,“我”把 ______、______、_______藏了起来。
【2】找到“雾”说的话,用“_______”画出来。
【3】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呢?仿照选文说一说。
雾把______________藏了起来。无论是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都看不见了。
14、阅读《黄山奇石》(片段),回答问题。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就像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1.短文着重介绍了 、 两处黄山石景。怪石的名字都跟它们的 有关。
2.短文中有一个成语概括了岩石的特点,它就是 。
3.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4.可以从最后一个自然段提到的三块奇石中选择一块,展开想象,具体写出它的样子。也可以写你知道的黄山上的其他奇石。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愚(yú)公移山
很久很久以前,山里住了一个老人,他的名字叫愚公。愚公的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叫做太行和王屋。
愚公每次出门去办事,都要绕很远的路,要走很久很久。愚公很烦恼,他带领全家人,准备把这两座大山挖掉。于是他们就一起挖山,挖下的泥土和石头,他们就运到海边扔掉,他们挖得很认真,一年都很少回家休息。
有人笑话愚公说:“你这个人真笨,这么老了,怎么可能搬动这么大的两座山呢?”愚公却说:“我看你呀,比我还笨呢。我是老了,可我有儿子,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尽头的。可这两座山却不会长高了,我们总有一天会把它挖平的!”
后来,愚公挖山的事让上天知道了,他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派了大力神下来,把两座山背走了。从此以后,愚公出门办事很方便,家门前再也没有那两座大山了。
【1】这篇故事讲述了一个叫____的老人坚持_______,后来他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上天派_______下来把山搬走的故事。
【2】照样子,写词语。
很久很久 ________ _______
【3】请在文中找到愚公移山的原因并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就带领全家--起挖山。
【4】请用“ ”画出愚公被别人笑话之后是怎么回答的。
【5】你觉得愚公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仔细观察下面图画,说出图画代表的含义并说一说你的感想。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夏天来了,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
(2)连词成句,并加合适的标点符号。
原始森林 祖先 摇篮 是 的 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完成句子练习。
(1) 例:你怎么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你不能提出这样的要求。
难道当一只虫子不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例:喜鹊阿姨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
19、读句子,完成后面的练习。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1】日月潭在________省。
【2】用“ ”画出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0、看图按问题写话。
图上画的是哪一天?这一天是什么日子?他们在做什么?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