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转眼间云贵高铁已正式运营整整4个月左右。
B.通过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使普者黑再次受到游人的追捧。
C.造型独特、时尚壮观的盘龙体育馆,扩大了文山城的品味。
D.马关县森林公安局采取措施,防止偷猎者猎捕牛背鹭。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虽有千里之能
B. 一食或尽粟一石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D.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3、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携带(xié) 地壳(ké) 劫难(nàn) 迁徙(xǐ)
B.两栖(xī) 狩猎(shòu) 腐蚀(shí) 浑浊(zhuó)
C.沉淀(diàn) 粗糙(cāo) 拙劣(zhuō) 琥珀(pò)
D.皎洁(jiăo) 纨绔(wăn) 弥漫(mí) 卑鄙(bì)
4、下列有关文化及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又叫“国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B.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常探山访水,流连于自然胜境,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C.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等。
D.古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在整数和零数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同“又”)字,如“为字共三十有四”“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笔,写出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令他上下追寻。
B.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有一唱三叹、回环反复的美感,还有深化意境的作用。
C.“宛在”一词在诗中反复出现,形象地写出美好事物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缥缈之感。
D.诗歌每章开头以景起兴,利用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
【2】“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已”的变化在诗中有什么寓意?
6、古诗文积累。
(1)踏寻诗歌的历史足迹,在先秦的《诗经》中,我们遇见美好的爱情,如“窈窕淑女,①____”又如“青青子衿,②___________。”在唐诗中,我们遇见真挚的友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③_______ ”,又如李白《送友人》中的“④______, 落日故人情”;我们还遇见济世的情怀,如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⑤______”,又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⑥_________”。在宋词中,我们遇见高洁的情操,如“⑦_______,⑧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诗文句子
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D.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①文句体现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两项(_____)(_____)
②文句作者是唐宋八大家的两项(_____)(_____)
7、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下面是小明的专题探究读书报告的提纲,请你模仿小明,从《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中任选一部书目,也写出你的专题阅读报告的提纲吧。(提纲至少写出两条)
专题名称:《骆驼祥子》中的北京味儿
报告提纲:①书里有不少富有生活气息的北京方言,如“闹荒”“耍骨头”等。②书里有不少令人垂涎的老北京美食,像糖瓜、豆汁儿、卤煮豆腐等。③展现了老北京人丰富的日常生活,如在天桥喝茶、在积水潭垂钓等。
专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提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各题。
谢天
陈子藩
①常到外国朋友家吃饭。当蜡烛燃起,菜肴布好,客主就位,总是主人家的小男孩或小女孩举起小手,低头感谢上天的赐予,并欢迎客人的到来。我刚到美国时,常闹得尴尬。因为在国内养成的习惯,还没有坐好,就开动了。以后凡到朋友家吃饭时,总是先嘱咐自己,今天不要忘了,可别太快开动啊!几年来,我已变得很习惯了。但我一直认为只是一种不同的风俗仪式,在我这方面看来,忘或不忘,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②前年有一次,我又是到一家去吃饭。而这次却是由主人家的祖母谢饭。她雪白的头发,颤抖的声音,在摇曳的烛光下,使我想起儿时的祖母。那天晚上,我忽然觉得我平静如水的情感翻起滔天巨浪来。
③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总是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老天爷赏我们家饱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刚上小学的我,正念一些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课文。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画上眼镜,给关平戴上胡子。祖母的话,老天爷什么的,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的,这家确实是他们立的。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④这种想法并未因年纪长大而有任何改变。多少年,就在这种哲学中过去了。
⑤我在这个外国家庭晚饭后,由于这位外国老太太,我想起我的儿时;由于我的儿时,我想起一串很奇怪的现象。祖父每年在“风里雨里的咬牙”,祖母每年在“茶里饭里的自苦”,他们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捡起田中的麦穗,而为什么要谢天?我明明是个小孩子,混吃混玩,而我为什么却不感谢老天爷?这种奇怪的心理状态,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谜。
⑥一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顿,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得到了新的领悟。这是一本非科学性的文集,专载些爱因斯坦在纪念会上啦,在欢迎会上啦,在朋友的葬礼中,他所发表的谈话。我在读这本书时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听众一个印象:即他的贡献不是源于甲,就是由于乙,而与爱因斯坦本人不太相干似的。就连那篇亘古以来崭新独创的狭义相对论,并无参考可引,却在最后天外飞来一笔,“感谢同事朋友贝索的时相讨论”。其它的文章,比如奋斗苦思了十几年的广义相对论,数学部分推给了昔年好友的合作;这种谦抑,这种不居功,科学史中是少见的。我就想,如此大功而竟不居,为什么?像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像我祖母之于我家。
⑦几年来自己的奔波,作了一些研究,写了几篇学术文章,真正做了一些小贡献以后,才有了一种新的觉悟:即是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无论什么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遗爱与遗产,即是需要众人的支持与合作,还要等候机会的到来。越是真正做过一点事,越是感觉自己的贡献之渺小。
⑧于是,_______。
(选自台湾国民中学《国文》第二册课本)
【1】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联系上下文,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这种想法并未因年纪长大而有任何改变。
②这种奇怪的心理状态,一直是我的心中的一个谜。
【3】“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捡起田中的麦穗”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请用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或你知道的格言警句回答。
【4】结合文意,文章结尾处“ ”应填入的句子是( )
A.创业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上天,而败家的人却无时不想到自己。
B.创业的人都会无时不想到上天,而败家的人却自然而然的想到遗产。
C.败家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先人,而创业的人却无时不想到众人。
D.败家的人都会无时不想到机会,而创业的人却自然而然地想到上天。
【5】该文已经入选教材,应放入下列的主题单元是( )
A.理解万岁
B.爱满人间
C.感恩的心
D.面对逆境
【6】请你结合文中“谢天”的含义,另举事例谈谈你对这种心怀的看法。
9、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父母亲人的陪伴,有老师同学的陪伴,有书籍玩具的陪伴……一个人,一本书,一句话,都可能会对你的成长有所影响,有所帮助。
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补充完整题目;(2)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5)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