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他人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B.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C.历来人们都称颂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我认为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理解“刺秦”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D.大堰河逢人便夸赞自己的儿子,就连做梦也情不自禁地盼望儿子得到幸福。

 

2、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中探春倡导成立“海棠诗社”,李纨主动请缨做社长。第一次咏白海棠,宝钗夺魁;第二次咏桃花,林黛玉才情倾倒众人。

B. 凤姐生日那天,宝玉穿着素服偷偷跑到铁槛寺焚香,祭奠投井自杀的金钏儿。小厮茗烟虽不知被祭者是谁,可他说的一番话,“保佑二爷来生变女孩儿,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竟把宝玉逗笑。

C.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写的是薛宝钗。

D. 凤姐请刘姥姥给女儿取名。刘姥姥听说,便想了一想,笑道:“不知他几时生的?”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正月十五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

 

3、下列画线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 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 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

D.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情态、样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教学内容既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有利于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B. 三国时期,由于北方的快速发展,为晋朝最后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C. 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且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

D. 春节期间,我市多家公园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游园节目深受市民欢迎。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鲁迅先生对于四十多个青年被虐杀的事实,心里出离愤怒到了极点。

B. 为解决手头经济窘迫的困境,三名小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几乎将临近的小商店“光顾”了一遍,而每次的作案目标除现金外便是香烟,对其他物品却秋毫无犯

C. 父亲迂回包抄,最后才说到正事上,儿子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项庄舞剑呢!

D. 分手时候,你我风华正茂,可是现在,双鬓已染秋霜。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沈从文

场坪上,白日照着,一圈闲人,为小小热闹粘在那里。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的停了下来。

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发红的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的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

来了个学生,站着,没动。

老头子瞥了眼,微笑着,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

“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移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笑了,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第二个人跑来了。

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

闲人聚集得越来越多。

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玩意儿也就小小的结束了。

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又将傀儡扶起,自言自语:”王九,好小子。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热了吗?来,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

众人又哄然大笑。

过一阵,围的人已不少,他便四面作揖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

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皱着眉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

这老头子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在做,故多数人皆用希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照例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了件新鲜事情,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

卖莲子小摊,有人中了暑,晕了过去,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有人跑向那方面,也跟着跑去。只一会儿,玩傀儡的场坪观众就走去了大半,少数人也似乎才查觉了头上的烈日,渐渐散去了。

场中剩了七个人。

老头子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之前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人,但不久去了五个人。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

老头子依然玩着,依然常常故意把假脚举起,作为其中一个全身均被举起的姿势,又把肩背极力倾斜向左向右,便仿佛傀儡相扑极烈。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王九又把赵四战胜了。

他从那堆敝旧衣里爬出时,已空无一人。

于是他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

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文中多次描写老头子和傀儡”王九”的亲昵举动,这说明傀儡”王九”不仅是老头子表演的道具,更是老头子儿子的替身,是孤独人生的寄托。

B. 老头子在闲人们纷纷离开时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有趣、认真的表演吸引挽留闲人,另一方面也借摔倒来发泄心中的苦痛。

C. 小说中的闲人们从”嘻嘻的笑着”到”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再到”众人又哄然大笑”,作者通过接二连三的笑声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这群看客的百无聊赖与冷漠无情。

D. 小说结尾交代老头子之子王九被人致死已有十年,但老头子十年来表演的傀儡戏中一直让王九在相拼中胜利,作者同情中又有对其人其行”怒其不争”的批判。

E. 作者语言朴实,用从容淡然的笔调叙说了一个老卖艺人的悲苦人生,然而平静的文字下却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感喟和悲悯情怀。

2小说主人公老头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

4小说题目”生”是解读作品主题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你从主题中又获得什么人生启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奔涌、瀑布飞泻、发出了巨大响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登高》一诗中,诗人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层层渲染,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多病孤独的深切悲凉。

(3)《琵琶行》中,诗人因琵琶女生活的不幸,联想到自身宦途多舛的境遇,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叹。

(4)《锦瑟》中,作者连用了两个典故,表现了一个物我混同的境界,并抒发了失去美好事物的无限伤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寡人之于国也》中强调行王道要认真兴办学校教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猿啼高而急,似哭似号,给人以凄、哀之感,让人听了伤心,所以诗人们常用猿啼表达哀音,比如唐代诗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9、补出下面的空缺处。

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②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③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__________ ,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 长沙》一词的上阙末尾发出了惊天一问:“_____________?”显示了革命伟人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2)清人王夫人在论《诗经·采薇》末章“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3)从《诗经·氓_》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 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表现天姥山拔地参天的高耸之势。

③白居易《琵琶行》中形容乐音滞涩难通,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韩愈《师说》中李氏子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他与当时的士大夫不同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_____________。(姚鼐《登泰山记》)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A.词人由眼前之江山联想到孙权和刘裕的英雄业绩,映射南宋朝廷苟且偷安。

B.下片回顾刘义隆草率出兵赢得仓皇北顾的历史,告诫当权者不要轻敌冒进。

C.结尾处词人以名将廉颇自况,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

D.本词历史沧桑、现实感怀与未来优思相交织,寓意深远,词风凄婉,意境苍凉。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遣,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第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盖,官盛刚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二)

【注】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注】这是柳亲元被贬永州期间给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辱,谦辞,感到自愧的意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B.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C.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D.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为“读”。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

B.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乐师,指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

C.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我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D.仆,谦辞,指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已:敬辞,指含恭敏口吻的用语,一般对别人。文中的“仆”,是柳宗元的自称,属于谦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写了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B.《师说》选段运用“嗟乎”“呜呼”感叹词,并以“其可怪也欤”作结,直接而鲜明地强化作者批判之意,发人深思。

C.柳宗元述说自身条件差,并以孟子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为理由,谈及“今之世,不闻有师”,因此“不敢为人师”。

D.柳宗元认为,韩愈作《师说》抗颜为师,不顾世俗风气,收招后学青年,勇气可嘉,但也因此招来众人嘲笑与辱骂。

【4】将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②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5】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两则选段的说理方法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体的细胞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由于不同细胞代谢的时间和间隔的不同,一个人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说,七年之后,从生理上来看已是另外一个人了。

要求: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报,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套作与抄袭,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