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水浒传》英译《在河边发生的故事》,《红楼梦》俄译《红色阁楼里的梦》,原著的韵味全失,使中国读者觉得简直不可理喻

②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③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展现了形形色色的官场众生相,有人勾心斗角只求升官发财,有人犬儒到底只求独善其身

④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许多人致力于中国的金融改革,并为证券市场的建立付出了不少心血,为沪深两市立下汗马功劳。

⑤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投鼠忌器,看了佛面看僧面。

A. ③⑤   B. ①④   C. ②③   D. ④⑤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地征召) 积土成山,风雨兴(兼词,在这里)

B.填然之(动词,击鼓)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求学的人)

C.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可靠的)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

D.而学于师(以……为耻,意动用法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祝寿)

 

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为“少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D.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4、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B.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作品。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C.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影响最大。

D.“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其中“五经”是《诗经》、《尚书》、《礼仪》、《易经》、《春秋》的合称,其中《春秋》指的就是《左氏春秋》,也就是《左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唤起了大众对汉字的热情,起到了传承文字,规范汉字,受到广泛关注。

B. 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不仅能提高交际能力的技能,而且可以由此打开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C. 古老的地名也是文化遗产,人们希望曾经在古诗词中被诵读的那些美好地名“徽州”“浔阳”“兰陵”等能够重新点亮我们的记忆。

D. 今天来到山东展区,又喝到了熟悉的日照绿茶,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和熟悉的乡音,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家乡的味道。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与“上河”含义之谜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

《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是“清明节”之意,二是“清明坊”之意,三是“清明盛世”之意。

其中,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孔宪易先生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被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细致地考证。他在《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对孔宪易先生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其中对扇子的考证叫人折服。《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先生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的确是用来拂暑驱蝇,但是在北宋这个时期还另有它用。扇子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便面”这一风俗由来已久。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神领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由此看来“便面”习俗是不受季节影响的。

周宝珠教授对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政治清明”一说赞赏有嘉,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可能性。北宋长期实施的“偃武修文”的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较唐朝时期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政治清明;《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宋徽宗赵佶“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如果称太平盛世未免太露骨,因此“清明上河图”这五字一语双关,弦外有音。但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正在乞讨的乞丐,官衙门口坐着的懒散的士兵,以及大街上跑着的猪等,这些景象却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指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根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

1文章引用周宝珠教授对扇子的考证,用意最准确的一项是

A.证明在北宋时期扇子除拂暑驱蝇外,还有其它如题诗作画、扑卖馈赠的用处。

B.否定孔宪易先生对“清明”的解释,“清明”所绘之景并不一定是秋景。

C.说明扇子在北宋时期,主要的用途是“便面”,是一种礼貌之举。

D.是为了佐证史树青先生关于“清明”是“政治清明”的说法是正确的。

2下列说法,不能证明“清明”是“政治清明”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上河图》中官衙门口的士兵和大街上跑着的猪等人与物,正体现出一种繁盛景象。

B.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极尽歌颂之能事。

C.《清明上河图》展现出的气势和景象,能体现“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

D.北宋长期实施“偃武修文”国策,经济繁荣,国势昌盛。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坊”是北宋时期东京城外城东郊区三坊之第一坊。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这个地方的景象。

B.如果“清明”是“政治清明”一说成立的话,那么“清明上河图”这五个字就是一语双关,弦外有音。

C.《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也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逆水行舟”的解释是其中支持者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说法。

D.文章引用《东京梦华录》记载,是为了证明“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戴望舒《雨巷》)

(2)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3)________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_______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4)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司马迁《荆轲刺秦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

(6)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

(7)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 。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论证了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

(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关雎》中表达男主人公因得不到而忧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写直木“____________”后,即使“____________”,也不能恢复到挺直的状态,以此类比论证学习可以让人的本性得到根本的改变,进而论证学习不可以停下来。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大昕著有《十驾斋养新录》,其书题目应出自《荀子·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从三个方面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

(5)柳宗元曾在《答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一句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由拒绝从师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____________”,真是令人奇怪啊!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3)《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4)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归园田居》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意气风发、正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

(3)《战国策·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送别的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荆轲慷慨赴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张谷田舍

储光羲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

【注】①县官:陪作者巡视的县令。②碓(duì):用来春米谷的器具。③稔(rěn):庄稼成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在一个春日里,去拜访深山谷中的农家。首句“县官清且俭”,指出了这个县的长官清廉正直、节俭爱民。

B.中间四句是景物描写。这四句顺着诗人的游踪,描写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的劳动生活,写得绘声绘色,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C.颈联诗人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农人舂米与采桑的场景,对仗工整,形象生动,反映出一副忙碌而喜悦的劳动场面。

D.尾联的“自说”是作者说,写今年的收成将会不错,描写了农民丰足的生活。

【2】诗歌颔联哪两个字运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赌

契诃夫

一个黑沉沉的秋夜。老银行家在他的书房里踱来踱去,回想起十五年前也是在秋天他举行过的一次晚会。在那次晚会上,来了许多有识之士,谈了不少有趣的话题。他们顺便谈起了死刑。客人们中间有不少学者和新闻记者,大多数人对死刑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这种刑罚已经过时,不适用于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而且不合乎道德。照这些人的看法,死刑应当一律改为无期徒刑。

“我不同意你们的观点,”主人银行家说,“我既没有品尝过死刑的滋味,也没有体验过无期徒刑的磨难,不过如果可以主观评定的话,那么我以为死刑比无期徒刑更合乎道德,更人道。死刑把人一下子处死,而无期徒刑却慢慢地把人处死。究竟哪一个刽子手更人道?是那个几分钟内处死您的人,还是在许多年间把您慢慢折磨死的人?”

客人中间有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律师。别人问他的看法时,他说:

“不论死刑还是无期徒刑都是不道德的,不过如果要我在死刑和无期徒刑中作一选择,那么我当然选择后者。活着总比死了好。”

这下热烈的争论开始了。银行家当时年轻气盛,一时兴起,一拳捶到桌上,对着年轻的律师嚷道:

“这话不对!我用两百万打赌,您在囚室里坐不了五年!”

“如果这话当真,”律师回答说,“那我也打赌,我不是坐五年,而是十五年。”

“十五年?行!”银行家喊道,“诸位先生,我下两百万赌注。”

“我同意!您下两百万赌注,我用我的自由作赌注!”律师说。

就这样,这个野蛮而荒唐的打赌算成立了!银行家当时到底有几百万家财,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他娇生惯养,轻浮鲁莽,打完赌兴高采烈。

在监禁的第一年,根据律师的简短便条来看,他又孤独又烦闷,痛苦不堪。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从他的小屋里经常传出钢琴的声音!第一年,律师索要的都是内容轻松的读物:情节复杂的爱情小说、侦探小说、神话故事、喜剧等。

第二年,小屋里不再有乐曲声,律师的纸条上只要求古典作品。第五年又传出乐曲声,囚徒要求送酒去。那些从小窗口监视他的人说,整整这一年他只顾吃饭,喝酒,躺在床上,哈欠连连,愤愤不平地自言自语。他不读书。有时夜里爬起来写东西,写得很久,一到清晨又把写好的东西统统撕碎。他们不止一次听到他在哭泣。

第六年的下半年,囚徒热衷于研究语言、哲学和历史。他如饥似渴地研究这些学问,弄得银行家都来不及订购到他所要的书。

在监禁的最后两年,囚徒不加选择,读了很多的书。有时他研究自然科学,有时要求读拜伦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老银行家回忆这些事后想到:

明天十二点他就要获得自由。按契约我应当付他两百万。如果我付清款子,我就彻底破产,一切都完了……

“该诅咒的打赌!”老人嘟哝着,绝望地抱住头,“这个人怎么不死呢?他还只有四十岁。不久他会拿走我最后的钱,然后结婚,享受生活的乐趣,搞证券投机。我呢,变成了乞丐,……摆脱破产和耻辱的唯一办法就是这个人的死!”

“如果我有足够的勇气实现我的意图,”老人想,“那么嫌疑首先会落在看门人身上。”

囚徒室内点着一支昏黄的蜡烛。他本人坐在桌前。从这里只能看到他的背、头发和两条胳膊。在桌子上,在两个圈椅里,在桌子旁的地毯上,到处放着摊开的书。

可怜的人!银行家想,他睡着了,大概正梦见那两百万呢!只要我抱起这个半死不活的人,把他扔到床上,用枕头闷住他的头,稍稍压一下,那么事后连最仔细的医检也找不出横死的迹象。不过,让我先来看看他写了什么……

银行家拿起桌上的纸,读到下面的文字:

明天十二点我将获得自由,获得跟人交往的权利。不过,……十五年来,我潜心研究人间的生活。的确,我看不见天地和人们,但在你们的书里我喝着香醇的美酒,我唱歌,在树林里追逐鹿群和野猪,和女人谈情说爱……由你们天才的诗人凭借神来之笔创造出的无数美女,轻盈得犹如白云,夜里常常来探访我,对我小声讲述着神奇的故事,听得我神迷心醉。

我也蔑视你们的书,蔑视人间的各种幸福和智慧。一切都微不足道,转瞬即逝,虚幻莫测,不足为信,有如海市蜃楼。

为了用行动向你们表明我蔑视你们赖以生活的一切,我放弃那两百万。为了放弃这一权利,我决定在规定期限之前五个小时离开这里,从而违反契约……

第二天早晨,吓白了脸的看守人跑来告诉他,说他们看到住在小屋里的人爬出窗子,进了花园,往大门走去,后来就不知去向了。银行家带领仆人立即赶到小屋,证实囚徒确实跑掉了。为了杜绝无谓的流言,他取走桌上那份放弃权利的声明,回到房间,把它锁进保险柜里。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五年之前老银行家心血来潮,打了一个野蛮而荒唐的赌,令自己至今懊悔不已。

B.老银行家认为律师坐不了五年的监禁,所以愿意下两百万赌注让律师坐五年监禁。

C.律师在囚室里弹琴、读书、写作,热衷于研究学问,说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D.老银行家不讲信用,有杀死律师的想法,得知律师愿意放弃钱财后又改变了主意。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以倒叙的方式,交代了在十五年前一个秋天的晚会上发生的银行家与年轻律师之间的赌局。

B.小说在描写打赌的经过时,刻画出银行家轻浮鲁莽的纨绔子弟形象,为后文描写他想要谋害律师做了铺垫。

C.小说描写律师在被囚禁的十五年里,开始是“痛苦不堪”,最后两年却不加选择地读了很多书,可看出他思想的转变。

D.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及相关情节,揭示了老银行家由萌生杀机到打消念头的过程,其中律师所写的文字起了关键作用。

【3】面对付出了十五年被监禁的代价而即将到手的“两百万”,律师为什么要选择自己“违反契约”而放弃?

【4】据说小说最初的结尾是,律师逃走之后,又回来找银行家,因为他逃走后穷困潦倒,故而回来找银行家借钱度日。你认为哪个结尾更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相似的青春,都有不同的精彩;不同的青春,带着相似的遗憾。

你的青春又是怎样的呢?请以“_______的青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