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期末阿坝州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直以来,有关哈姆莱特的形象,_____________。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让哈姆莱特难以承受,他不得不把自己生活的国家看成最坏的一间牢狱,不得不装疯卖傻隐藏自己,更不得不出言重伤他敬爱的母后。

A.他对复仇的行动为什么踌躇和拖延是被学术界争论最多的话题

B.学术界把他在复仇行动上为什么踌躇和拖延作为争论最多的话题

C.争论最多的话题是学术界对他复仇的行动为什么踌躇和拖延

D.学术界争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他对复仇的行动为什么踌躇和拖延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受:传授

B.今之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很多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惑:糊涂

D.作《师说》以之 贻:赠送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父亲会做各种灯,特别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的纺织娘,可谓是惟妙惟肖

B.陈锋虽然来自贫困的山区,但他勤奋好学,刻苦专研,在高二就自学完成了全部高中课程,各省表示愿意免试录取他的知名大学已经罄竹难书

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绝不谩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的表达不满。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虽然没有明星和绚烂的舞台,但播出仅数期便成功登堂入室成为中央电视台黄金档节目。

4、对鲁迅写小说“不恤用了曲笔”的原因分析最全面的一项是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A. 无暇顾及自己的作品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

B. 为了让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不惮于前驱。

C. 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D. 主将不主张消极,自己也不愿将寂寞传染给青年。

5、下面句中的“其”,全都用作副词的一组是(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B.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可怪也欤!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雷雨》(节选)

曹禺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  哭?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周朴园  从前的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侍萍  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周朴园  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侍萍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鲁侍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个个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做过的事。

周朴园  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鲁侍萍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1关于《雷雨》,下面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主要围绕周、鲁两家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展开情节。

B.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

C.周萍、鲁大海、鲁四凤都为梅侍萍所生。

D.主人公周朴园与年轻时的恋人重逢,家人团聚,这是一部喜剧。

2下面对鲁侍萍性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悲愤”表明她性格不只是软弱,更有对周朴园的不满。

B.“我以为你早死了”,说明她已看透伪君子的真面目,恨之入骨。

C.说“命”说“天”,表明她对自己悲惨遭遇的根源有了深刻的认识。

D.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

3从上文看,鲁侍萍认为自己的遭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简要说明。

4提到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二人都强调是“你的”,他们的意图有什么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争取的正确态度,表明个人修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蚯蚓向上食尘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用心一也”,而螃蟹“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浮躁、不专心。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来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林酒家小楼

陆游

桃花如烧酒如油,缓辔郊原当出游。

微倦放教成午梦,宿酲留得伴春愁。

远途始悟乾坤大,晚节偏惊岁月遒

记取清明果州路,半天高柳小青楼

(注)①当时作者由夔州前往抗金前线南郑,途中经过果州。②遒:尽。③小青楼:这里指酒家小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第一句中,用“烧”形容桃花盛开,满眼一片火红的颜色写出了作者的喜悦,生动形象。

B. “缓辔”的意思是骑马缓行,作者虽奔赴抗金的前线,但前途未卜,内心感到一片茫然。

C. 以“微”来修饰“倦”,说明作者在旅途中感到了些许疲劳,所以他在中午睡了一觉。

D. “宿酲”句承上句而来,写出了作者当时的状态,虽然午梦之后,但是宿酒还未完全消除。

E. 尾联以“记取”来表明作者对逗留半日的柳林酒家小楼的好感和离开时的不舍,又巧妙点题。

2请简析颈联“远途始悟乾坤大,晚节偏惊岁月遒”的精妙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守仁①,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刘瑾②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守仁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亲率锐卒屯于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明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中,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贼闻南昌破,必解国自救。进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由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③,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三》,有删节)

[注]①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②刘瑾:明朝武宗时权宦,专擅朝政,后被判以凌迟。③二氏学:指道教、佛教的学问。

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明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

B.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明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

C.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明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

D.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明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刚直不阿,不惧权贵。刘瑾逮捕戴铣等人,王守仁不惧刘瑾,上奏救人,惹怒刘瑾,被当廷杖打,又被贬龙场。

B.干守仁智勇双全,身先士卒。南中盗贼蜂起,王守仁亲率精锐驻扎上杭,假装撤兵,出其不意发起进攻,结果大获全胜。

C.王守仁临阵不乱,指挥若定。宁王兵逼安庆,王守仁用围魏救赵计,迫其撤兵救南昌,后在突袭中将其从搁浅的船上生擒。

D.王守仁聪明好学,勤于思考。他十七岁时就与人谈论朱熹格物致知之学的大意,后在龙场悟出格物致知之学当自求于心。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2)原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3)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读书有两个作用,一是让我自以为非,一是让我有一间自己的房子,有内心生活。(陈丹青)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