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贪,负其强 负:依仗
B.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只,不过
C. 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D. 怀其璧,从径道亡 亡:丢失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现代意义上的青年是五四前后诞生的概念,承载着政治与文化的双重涵义, ,是小时代的产物。因此《后浪》在本质上是向消费主义的一次献媚,看似肯定和歌颂年轻一代, 。 ,它只是青年这个复杂群体里的一部分,而对于年轻一代自身而言,只有重拾“青年”的身份, ,否则不过只是浮沫而已。
①《后浪》中的“后浪”代表不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
②实际上却是进一步维护和巩固“前浪”们对世界的定义与规划
③才能真正称得上时代浪潮中的“后浪”
④青春则属于抒情主义和消费主义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张教授回忆说,刘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蔚为大观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令人慨叹不已。
B.在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总决赛双人自由滑项目中,中国选手隋文静、韩聪的表演犹如冰上芭蕾,可谓天作之合。
C.此次中纪委推出的八项规定表情包,将严肃话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表达,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网民的沟通习惯。
D.他在会上的发言,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尤其是对公司未来发展所作的分析,让公司同事一目了然。
4、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
A.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B.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会盟而谋弱秦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外连衡而斗诸侯
C.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履至尊而制六合
D.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却匈奴七百余里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杂剧产生以前,正统的诗文一直占据着文坛的统治地位,而宋元时期戏曲小说的逐渐勃兴,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态。读元明杂剧,既要看到它与我国传统文学艺术的联系,更要注重它的特殊性。
说到联系,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古老的诗歌传统对元明杂剧的深刻影响,它首先是诗的戏剧,是“美文舞蹈的、诗韵兼全的”一种艺术形式。元明杂剧不仅汲取了诗词歌赋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还熔铸了诗的灵魂和精神。只要认真读一读《西厢记》《汉宫秋》等杰作中优美的曲词,就不难领略到这一点。如明人何良俊评郑光祖的《倩女 离魂》之〔圣药王〕曲曰:“清丽流便,语人本色;然殊不浓郁,宜不谐于俗耳也。”
然而,元明杂剧毕竟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的曲词必须与情境、矛盾冲突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必须与表演艺术水乳交融。《元曲选》的编订者臧晋叔谈到:“词本诗而亦取材于诗,大都妙在夺胎而止矣。曲本词而不尽取材焉,如六经语、子史语、二藏语、稗官野乘语,无所不供其采掇,而要归断章取义,雅俗兼收,串合无痕,乃悦人耳。”杂剧展现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故须兼收并蓄,雅俗共赏,便是所谓“情词稳称之难”。王国维激赏《窦娥冤》第二折的〔斗虾蟆〕等曲,说:“此一曲直是宾白,令人忘其为曲,元初所谓当行家,大率如此。”王国维是真正读懂读透了元曲,他不仅将其当作戏剧的文学剧本来读,且当成美文来读:“由是观之,则元剧实于新文体中自由使用新言语,在我国文学中,于《楚辞》《内典》外,得此而三。”
王氏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同一著作中,他又指出“元剧最佳之处……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足见王氏的“自然”与“意境”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元杂剧的“自然”与“有意境”又与诗词文赋不同,这就是它总体风格上的恣纵、奔放、朴野、犷悍,即本质上的自然之美,本色之趣。这个特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艺术语言方面。明初无名氏的《贫富兴衰》第一折〔点绛唇〕以下三曲,起手不凡:“四玲云迷,雪花飘坠;长空内,柳絮纷飞,裁剪的鹅毛碎。”将雪景描写与人物内心活动溶成一片,用语精炼,比喻恰切,真可与《水浒传》中“风雪山神庙”的描写相媲美。
“自然”之誉当然包括剧作家深刻敏锐的思想感情,“意境”说也与戏剧情境、人物命运以及矛盾冲突相联系,语言文字自然是情感与思想自然的外化,而深层的东西当然是思想感情和内容。
(摘编自王星琦《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
【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元以后,戏曲小说取代诗文而占据文坛统治地位,使文坛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元明杂剧表现出的“诗的戏剧”的特点,是指曲词与表演艺术的水乳交融。
C. 元杂剧的“自然”特指语言文字上的自然之美、审美之趣,即奔放、朴野的艺术风格。
D. 诗、词、曲一脉相承却又各有特点,但曲作为新的艺术形式,又具有特殊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杂剧的分析,文章兼及艺术和内容两个层面,对内容的分析是其更重要的目的。
B. 文章分析了杂剧与诗词的联系与区别,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杂剧特殊性的表现。
C.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通过丰富的论据使观点显得更为真实可信。
D. 文章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讨论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论证思路清晰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明杂剧必须与表演艺术相互交融,这既是一种约束限制,也为其发展带来机遇。
B. 按照何良俊的观点,《倩女离魂》的曲词充分体现了郑光祖对诗歌传统的借鉴和超越。
C. 只有真正读懂、读透元曲的人,才能体会到杂剧曲词的“稳称之难”,进而欣赏其美。
D. 《窦娥冤》中窦娥临终发下三桩誓愿,由此可以看出王国维评价元曲时所谈的意境。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他嗤笑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楼梦》中的《枉凝眉》里有“一个是……,一个是……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其中“____________”指的是贾宝玉,“____________”指的是林黛玉。
(4)《六国论》用比喻的手法表现诸侯割地事秦结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千古江山”,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是赞美历史上的孙权,表达对英雄的敬仰,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以当年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当权者切勿草率出兵。
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廉颇的典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2】下列对联分别写的是哪几位作家?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铜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 ①范仲淹 ②苏轼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B. ①范仲淹 ②辛弃疾 ③苏轼 ④李清照
C. ①苏轼 ②辛弃疾 ③岳飞 ④李煜
D. ①苏轼 ②柳永 ③辛弃疾 ④李煜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试举例分析这样写的目的及效果。
9、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玉之言盖有讽焉 (2)将何往而非病
(3)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4)乌睹其为快也哉
【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B.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C.快哉,此风!
D.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4】翻译: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两个追求幸福的青年,经过艰难地跋涉终于找到了幸福使者,使者给了他们每人一颗幸福的种子。一个青年回去后,将种子撒在土地里,不久土里长出了一颗树苗,他每天辛勤的浇灌,第二年便枝繁叶茂,他继续努力,渐渐拥有了大片的果园,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另一个青年回去后,设了一个神坛,将种子供奉在上面,每天虔诚地祈祷,结果头发白了仍然一贫如洗,他十分不解,抱怨使者骗了他。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