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出自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作者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表——雨果,其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B. 《离骚》的作者是春秋时楚国人屈原,“楚辞”创立者和代表作家,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叙事诗。

C. 《琵琶行》属于七言歌行体长篇叙事诗,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其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和元稹一起倡导了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

D.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2、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休息属于法律规定的基本 ,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适当休息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②近期,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将淡水养殖的虹鳟定义为三文鱼”的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几乎是一边倒地 和反对。

③正如学者所说的那样,“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还是 人一生的值得恒久思考的问题。

A. 权利  置疑  贯通 B. 权利  质疑  贯穿

C. 权力  质疑  贯通 D. 权力  置疑  贯穿

4、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总角之宴”中,“总角”指代少年时代。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

B.《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C.“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中,“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黄泉”指人死后理葬的地方,在迷信中指所谓阴间。

D.“唯有杜康”中,以“杜康”借措酒。相传杜康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

5、下面对加点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借助,利用)舟楫者   (借助,利用)虎威    不(借助)思索

B.冰,水(做,凝成)之   行将(被)人所并     (为了)之奈何

C.非利足也,而(达到)千里   专心(集中于某方面)志 闲情逸(兴致,情趣)

D.(劝勉,鼓励)学     (用道理打动人)导     (劝说,阻止)架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眼下,直播带货迅速升温,爆发性极强。许多名人参与直播带货,利用直播平台与消费者直接交流。直播带货不仅是助力脱贫增收、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而且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

直播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到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直播带货的优势在于向“体验经济”延伸,通过场景在线与直接互动带来更高的转化率。直播带货将线下的场景移到了线上,让消费者通过互动在短时间内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新颖、供求对接更加紧密的服务,将粉丝喜爱与眼球冲击直接转化为购买力,黏性更强,具有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另一方面,直播的内容远远不止带货,它也能满足用户精神层面的渴求。除了完成带货任务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直播也是在场的陪伴,能够传递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既来自与用户互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陪伴感、群体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抚慰心灵,也来自知识传递与获取所带来的满足感,通过观看有学之士推介产品及介绍相关知识的直播,能满足我们对信息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望。

直播带货如何助力乡村经济?“好酒也怕巷子深”,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需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聚集品牌推广、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功能服务,全面推动打造基于“互联网+三农”长效运行体系的农村电商2.0版本的进程。

为了促进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一方面,直播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建立资格审查以及评价机制,规范平台内商家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未来直播可能会非常普及,随随便便一个场景、一个地方都可以做直播,这需要主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提高违法成本;对涉及到的多方利益主体,应建立协同共治机制,促进网络直播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摘编自盘和林《直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长效发展》)

材料二:

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近年来,直播带货风头日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带货优势进一步凸显,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在市场表现火爆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到产品质量的货不对板,从售后服务的难以保障到刷单、售假等各类乱象,都让消费者在购物中难以安心、放心。

直播带货,借助的形式是直播,但最终交易的仍然是产品。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直播经济也是“口碑经济”“信任经济”,从业者的守法、诚信才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如果抱着做一锤子买卖的想法,必然无法行稳致远。从主播、商家筑牢诚信基石,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严格把关,杜绝问题商品进入直播清单,到平台加强对经营者及主播的规范引导,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再到相关部门加强对网上“带货”行为的监管,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直播带货在“阳光大道”上越走越远,让消费者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中提升消费体验。

越是红火的产业,越要警惕被流量带偏。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4338亿元。有机构预测,因疫情特殊时期的拉动,2020年直播电商规模或将超过9000亿元。作为无数人看好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直播带货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阵风”,取决于其创新力,更取决于其发展走向。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诸多问题后,如今直播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从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将之纳入统一管理,促使其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到浙江推动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助推解决电商交易的诚信问题,这样的努力越来越多地汇聚在一起,直播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令人期待,其前景更加广阔。

“诚者,百行之源也。”未来,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将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无论模式、技术如何改变,诚信作为商业的价值基石不会改变。为商业文明注入更多正能量,就能为我们的消费生活带来更多新惊喜。

(摘编自张凡《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播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直播还能满足用户精神层面的渴求。

B.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了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了能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

C.直播经济是“口碑经济”“信任经济”,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因素。

D.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庞大,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的诸多问题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可持续发展。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熟语“好酒也怕巷子深”,意在论证直播经济的体验优势,以及它具有的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

B.从目前看,直播带货已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但如果直播带货的诚信基石被动摇,有可能危及直播经济的发展。

C.直播带货具有直观、快捷的特点,但有的供求过程不能像线下服务那样有保障,消费者在购物中往往难以安心、放心。

D.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并纳入统一管理,加上相关部门和直播平台强化监管,直播经济的路将会越走越宽。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电商直播行业的某位“一姐”一直致力于公益直播,被当地授予“爱心扶贫大使”。

B.小吃店店主售卖早点时,忙中出错,多找了顾客10元钱;顾客发现后,返回还钱。

C.某主播为商家带货,虽然播放量很大,但导入到店铺的流量和成交量寥寥无几。

D.某主播在推介产品时,承诺假一赔十,并制定赔付预案,设立基金完善选品标准。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有人认为,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不同。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借黄鹤与猿猱来衬托“蜀道”山高路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3)、《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取得成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高》中,诗人借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行》中,能体现诗人与琵琶女情感共鸣,并且体现全文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同时运用生动的比喻来描写赤壁雄奇壮丽景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小题。

江城子 病起春尽

陈子龙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注: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①至悉也,故其仓廪畜积足恃。

②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灾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患也。灾患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②,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阙!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兵乱之急,胡以馈数十百万之卒?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此时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④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之攻则取,以之守则固,以之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贾谊《论积贮》,有改动)

【注】①孅:细小,纤细。文中指了解得细致。②大命将泛:“泛”通“覂”,覆灭。国家将要覆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B.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C.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D.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子及其学派的核心思想反映在《管子》一书中。

B.天下,古代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西周经过分封,天子名义上拥有天下。

C.国,古代分封给诸侯的土地称国,如齐、中山、东周等,与邦同义,不等同于现代所说的“国家”。

D.疏,是臣子向帝王进言的文书,往往表达对于国家治理的意见看法,《谏太宗十思疏》也是此文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奏疏,是贾谊针对西汉初年国家在经济上所面临的危机,提出“要重视积贮”的重要文书。

B.文中的“本”指农业,称之为“本”,客观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重农轻商的思想,此文也指出了重农的必要性。

C.文章主要从古今两个角度,应付自然和战争灾害两个方面,阐明了不积贮的危害,得出要积贮的结论。

D.文章陈述时弊,态度鲜明,思路清晰,主要从反面着手,论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的中心论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2)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阙!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走在大街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关减肥、瘦身的广告,确实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有必要清除身体中过多的脂肪。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个喧嚣的文化迷乱的时代,各种价值取向低俗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不断泛滥,这种“精神脂肪”的堆积也在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因而,我们更有必要关注这种“精神脂肪”的危害。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说得好:“物质的脂肪臃肿着我们的身体,精神的脂肪臃肿锈蚀着我们的灵魂。”

请以材料中的观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