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菏泽初二下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对《望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A. “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 “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 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仅仅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 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3、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邻邦日本给我们中国送来的抗疫物资上频频引经据典有取自日本国长屋王偈子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取自《诗经·秦风·无衣》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下面对书法家书写的书法作品评析错误的一项( )

A.字形略扁,蚕头燕尾,这种字体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B.圆劲均匀,婉转而通畅,笔画粗细,基本一致。

C.结体遒美,端庄秀丽,骨格清秀。

D.行云流水,舒展有型,龙蛇飞动,狂放不羁。

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将“发挥”改成“发扬”)

B.语文课程应着重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将“增加”改为“培养”)

C.宋词或许可能是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删掉“或许”或“可能”)

D.为了迎接建国七十一周年,学校决定举办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在“征文”后加“活动”)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卖炭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有很多精彩的描写,请任举一例进行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__,如三月兮!(《子衿》)

(3)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他幔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的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17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以上内容出自长篇小说《   》,“老弟”指的是  

(2)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这段文字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历程?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   寸草春晖

张瑜

午饭时间,照例去学校旁的餐厅吃饭。刚落座,就看到服务员领着两个人过来,安排在我对面坐下。拼桌总是有些尴尬的,毕竟饭菜总是和熟络的人吃,才能吃出人情的暖味。

女儿,四十多岁,细细薄薄的单眼皮,圆阔脸;妈妈,七十多岁,垮塌的单眼皮,圆阔脸。她俩笑起来一模一样,右脸有个单瓣小酒窝。

女儿拿起桌上的菜谱,眉头紧皱,先翻了一遍。随后转头向左侧的母亲时,眉头如风琴被拉开一般,说道:“妈,来餐馆吃饭,就要点和家里吃的不一样的。我说菜名,如果你想吃,就点头,好不好?”说完,她用手抿了抿了母亲的鬓发。母亲像极了她的幼儿,却对她爱怜的眼神置之不理,淘气得打哈欠。

“服务员,你们这个野菜是哪的?”

“这不是写着呢吗,阿姨,山野菜!”

“哪座山?”

“啊?呐呐呐……就是附近的山!”

女儿焦躁地说,“我问的是你这个野菜会不会有农药,我妈吃老年痴呆的药,是不能吃进去坏东西的。”

两个服务员相觑,谁也不敢打个保票,钉在原地不敢离开。

“行了,还是我先点好菜,再叫你们。”

“妈”,一扭头,她又和颜悦色起来,“我现在一道菜一道菜地念给你听:酸辣豆花,这个可以让厨房不放辣椒,你不用咬的,吸溜就喝下去的;咦,海参炒瘦肉,这个海参是软的,你能咬动;香椿炒鸡蛋,这个香椿,咱楼下小摊一小捆就卖12块呢,你看加上鸡蛋,是22块的,划算,可以点;卤牛肉,这个点上来,你尝尝味道,如果喜欢吃,我在家学着给你做;醋粉,今天特价6元,这个点上,噢,不,咱今天不吃特价,你不能吃凉的……”她认真地审阅、联想每道菜入妈妈口的感受,菜谱介绍的音频也是忽高忽低的,报到特价菜时惊喜,自己碎碎念的时候就低下来了。絮絮叨叨的说话声引来了邻桌人诧异的目光和讥笑,而她一直沉浸在聚精会神的筛选当中。

我故意吃得很慢,迷恋地侧耳听着她的解说。我的爸爸是脑梗病人,我知道这类脑病人对饭菜的忌讳很多,而她每一样重点讲解的菜名,都是恰恰对病情有利的,而还符合软濡、营养均衡的特点。

“妈,菜谱讲完了,就这些,我现在给你念,你想吃就点头哈,海参炒瘦肉?”

“喔。”

“苦瓜汤菜?”

“喔。”

每一道,母亲都答“喔”,并没点头。

“好的,妈,我知道你选的了,来服务员,点菜!”

“阿姨,我们这里是先付款的,您总共消费245。”

只见她从褐色小包里摸出一张钱,又在侧兜里寻见两张,把钱递给服务员,“记得做软和点。”接着,她突然警觉,拧过头来说,“饭前吃药,妈。”又翻起了小包找药,那小包的边沿皆已磨得发白变烂了。

“妈,张嘴巴,啊,啊,啊”,吃药,吃饭,从始至终,她都没舍得把那海参和瘦肉放在自己嘴巴里,一口口喂在了妈妈的口中,并挂着祥和的微笑,像极了在喂婴孩,吃几口便要用自己带的手绢擦擦妈妈的嘴角。

我想起了孩儿时妈妈喂我饭的情景。小时候我总爱剩饭,妈妈就用勺子把饭压成团状,“看,这是你爱吃的圆饭饭,来,张嘴巴,啊,啊,啊。”一口一口的饭,想方设法让最爱的人吃下,是一种对最朴素的道理的坚持,然而很多时候,子女受起父母的爱总是特别心安理得,反过来回报却总是做不来面面俱到,心意深挚。

我不敢抬头,滚烫的面汤熏着眼睛,喉管抽着涩水,酸胀暗涌。

“来,张大嘴巴,啊,啊,啊……”

1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

(1)我故意吃得很慢,迷恋地侧耳听着她的解说。

(2)我不敢抬头,滚烫的面汤熏着眼睛,喉管抽着涩水,酸胀暗涌。

2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我现在一道菜一道菜地念给你听:酸辣豆花,这个可以让厨房不放辣椒,你不用咬的,吸溜就喝下去的;咦,海参炒瘦肉,这个海参是软的,你能咬动;香椿炒鸡蛋,这个香椿,咱楼下小摊一小捆就卖12块呢,你看加上鸡蛋,是22块的,划算,可以点;卤牛肉,这个点上来,你尝尝味道,如果喜欢吃,我在家学着给你做;醋粉,今天特价6元,这个点上,噢,不,咱今天不吃特价,你不能吃凉的……

3散文多次写道“张嘴巴,啊,啊,啊……”,有什么作用?

4散文的题目取意于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你根据题意,联系全文,赏析文章的主题。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主题要鲜明,思路要清晰。(2)不能写成诗歌剧;(3)字数不少于65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