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大致粟石三十钱左右。秦朝统一全国后,粮价急剧上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三十一年(前216年),关中“米石千六百”。这一变化最可能是源于( )
A.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剧烈动荡
B.法家统治思想阻碍农业发展
C.始皇大兴土木使得民失农时
D.长期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凋敝
2、陈独秀认为,五千年来,中国文化本质上是畸形的文化,既然民主和科学能把西方引到高度发达的社会,那么也一定能帮助中国达到这一目标。因此,他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主张以科学改造中国社会。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旨在( )
A.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B.推动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C.推动中国文化复兴
D.启迪民众思想以改造社会
3、唐代,葡萄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保持着与西方的密切关系,一直被当作外来装饰的基本图样而在彩色锦缎上使用。由此可见,葡萄( )
A.是当时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B.在唐朝境内还没有种植
C.是民族交往和中西交流的产物
D.在唐朝受贵族喜欢和追捧
4、下图为1977年在银川市西夏陵区出土的鎏金铜牛。作为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件历史文物,它可以用来佐证西夏当时 ( )
A.礼俗的全面汉化
B.生产方式受中原影响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
5、图1、图2所示分别是东晋和唐朝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注重对意境的描绘
B.都体现了时代特色
C.都重视人物形色表达
D.绘画技法缺少传承
6、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土”,一时间“儒雅并进”。材料涉及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 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二人都认为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
B.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
C.是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开端
D.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8、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19世纪50年代,《南京条约》以及法国和美国与中国签署的条约届满,需要重新谈判。以上三个条约国坚持要求允许其外交官常驻中国首都,中国人百般拖延,没有哪个清朝官员愿意在常驻外交使团的问题上做出让步。”清朝官员如此态度主要因为上述三国所提要求
A.严重侵犯了中国政治主权
B.冲击了传统夷夏秩序观念
C.便于列强控制中国决策层
D.暴露出条约的不平等性
9、马克思在《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指时出: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愚蠢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下列选项中,对马克思观点理解恰当的是( )
①承认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②可以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
③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可以不择手段④起义民族斗争过程中能体现相应的文明程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后汉书·樊宏传》中记载:“(樊)重……世善农稼,好货殖……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该材料说明东汉时期( )
A.精耕细作农业不断发展
B.土地兼并加剧阶级矛盾
C.地方豪强威胁君主权威
D.田庄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1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最突出的成果是( )
A.建立了巩固的广东革命根据地
B.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
C.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侵略权益
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2、下表中博物馆名称的来源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有关。这项制度是( )
名称 | 晋国古都博物馆 | 齐文化博物馆 |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
所在地 | 山西省 | 山东省 | 北京市 |
A.内外服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3、孙中山在评价四川保路运动时指出,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革命或许要推迟一年半载的。可见,孙中山认为四川保路运动( )
A.结束了军阀割据局面
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D.为武昌起义爆发创造了条件
14、做记载卡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图是某同学对古代某一机构的叙述。该机构是( )
时间:清雍正年间 地点:皇帝寝宫旁边 职能:皇帝直接监督下,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
A.宰相制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15、下列概念中命名方式不同的是
A.西周、东周
B.北宋、南宋
C.前汉、后汉
D.西晋、东晋
16、有人把近代中国某事件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该事件可能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17、纪念邮票是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从右列邮票提炼一个主题,该主题应为( )
A.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英模
B.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战士
C.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的干部
D.勇于探索、勤于研究的工人
18、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或建交,在双方签订的和平友好条约或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都强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使中国外交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B.冲破了美国对中国外交的孤立
C.开始使中国外交突破意识形态的禁锢
D.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好方式
19、1949年2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把军队变为工作队》的指示,指出:在渡江南进和解放全中国的过程中,军队不但是一个战斗队,而且主要是一个工作队,军队干部应当全体学会接收和管理城市。这一指示的发布( )
A.说明国民党的防线已全面崩溃
B.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C.推动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
D.顺应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20、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人类已经历漫长的文化演进过程。考古学者观察其间的变化,主要运用哪类发掘到的数据作为分期的标准( )
A.人类使用的工具
B.发掘出的人类遗骸
C.遗址周边的环境
D.遗址中动植物残留
21、《尼布楚条约》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上述材料表明清朝政府( )
A.开始管辖东北地区
B.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开始管辖西藏地区
D.运用法律手段管辖边疆
22、从唐代贞观年间开始,唐太宗将一些资历较低的官员,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作为宰相头衔参与决策,唐玄宗以后就成为了正式称呼。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宰相人数防止君主专权
B.牵制相权从而加强皇权
C.精简中枢机构提高决策效率
D.防止重大行政决策的失误
23、两晋以后,随着人们的持续南徙,桑蚕业也随之南移,桑蚕业的从业人员带去先进的纺织技术,更促进了丝织业的发展。南朝专门设有少府,执掌织染。当时的社会风气浮夸,对衣服料子的追求也很高。以上材料反映该时期( )
A.贵族生活奢靡
B.人口流动频繁
C.北方战乱严重
D.江南经济开发
24、雍正二年(1724年),清世宗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据此可推知清朝前期( )
A.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B.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工商业经济发展迅速
D.人地矛盾逐渐显现
25、(1)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的对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和宗法制,宗法制继承原则是________。
(2)秦朝在中央实行________,三公是指________、太尉和________;汉武帝将左右亲信近臣组成________;宋代设________分宰相的行政权、设________分宰相的军权、设________分宰相财权。
(3)元代在地方实行________,同时设立________,管辖________和________、青海部分地区。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清朝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________,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________,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6、国共合作
(1)背景:①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认识到必须建立_____ 战线。
②1923年6月,中共“_____ ”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2)实现: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 召开。
(3)意义: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推动了以“_____ ”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27、连线题
28、当时,________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29、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________,________”成为普遍现象
30、同学们在复习非洲历史时发现,埃及地区历史悠久,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政权更替频繁。请按时间顺序排列曾经统治埃及地区的政权。(填写字母)
A:阿拉伯帝国 | B:奥斯曼帝国 | C:埃及新王国 |
D:亚历山大帝国 | E:波斯帝国 | F:罗马帝国 |
G:拜占庭帝国 |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
|
31、________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2、外交影响: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_________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________推动构建_______________,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__________________。
33、局限性
(1)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________,没有实现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任务。
(2)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________、能够发动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些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34、清政府中的守旧势力以种种理由阻止变法的开展。9月21日,________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35、清朝疆域版图是怎样的?
36、结合具体史实,思考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崩溃的原因。
37、两汉时期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38、《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9、南宋偏安
(1)什么叫绍兴和议?
(2)“绍兴和议”的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