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六盘水中考化学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如图所示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①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②一定质量的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③向等质量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中

D.④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D.探究溶液的催化作用

3、下列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铁片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打开浓盐酸瓶盖,有白雾冒出

4、无土栽培是一种新的种植方式,它比传统的土培植物更加便捷和环保。配制某营养液需要一定量的10%的硝酸钾溶液,下图为配制其硝酸钾溶液的过程,结合图表信息,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图1中搅拌可以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

B.图2溶液为所配10%的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D.从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固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5、古籍《辍耕录》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镕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烛”发火的过程会放出热量

B.削松木为小片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C.“发烛”发火的产物不会污染空气

D.吹灭“发烛”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6、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②表示的粒子属于阴离子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7、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烧杯中加水前,试管中白磷不燃烧,加水后白磷燃烧,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磷的用量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

B.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C.加水前后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D.利用该实验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8、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总质量   ⑤物质种类   ⑥原子种类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⑥

9、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不止一种

C.物质在其溶液中反应,速度会更快

D.搅拌可以加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0、化学上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不锈钢

B.干冰

C.碘酒

D.石灰石

11、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是0.03%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12、化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

B.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C.不吃霉变或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D.用甲醛浸泡过的食物不能食用

13、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同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符号

A.HClO

B.O3

C.OH-

D.CO2

14、杭州亚运是“绿色亚运”。下列措施中符合绿色亚运理念的是

①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燃油车的使用;②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的塑料餐具和筷子;④垃圾分类回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B.   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16、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17、如表对一些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事实

解释

A

盛夏,大明湖畔,荷香四溢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加压条件下,石油气液化后体积变小

加压条件下,分子的体积都变小

C

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

D

5升水和 5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毫升

分子间有间隔

A.A

B.B

C.C

D.D

18、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雪碧

C.酱油

D.蒸馏水

1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相关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空气的组成

D.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20、下列符合“安全、健康、绿色、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

A.焚烧秸秆,增肥环保

B.骑车出行,节能减排

C.明矾净水,杀菌消毒

D.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21、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洗洁精去除油污——可以溶解油污

B.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作冰箱除味剂

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D.铝抗腐蚀性好——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22、2023年10月26日中国神州十七号飞船发射成功。其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该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2

B.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7:6

2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H2O

B.KMnO4

C.O2

D.CO2

24、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

25、处理汽车尾气的某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

B.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该反应方程式:

D.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6、下列属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是

A.液态呈淡蓝色

B.难溶于水

C.有毒

D.不能燃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一定量的 A 物质分解后生成 56 g B 物质和 44 g C 物质,则参加反应的 A 物质质量是______g。

28、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新材料的研制和使用促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    。(用下列对应序号填空)

①金属材料   ②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合成材料   ④复合材料

(2)某种含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盐酸)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对铁质零件进行“发蓝”处理后,其表面会形成致密氧化膜,从而有效避免腐蚀。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发蓝”处理效果不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9、4分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可用 比较自来水煮沸前后的硬度。

2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3小明家新装修的房间中放有几包活性炭,其目的是:  

4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图11是元素周期表中碘的一格,请写出从中获取的一条信息  

 

 

30、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1)我国是蚕丝的故乡,公元前2000年人们已经养蚕。蚕丝属于_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2)刘禹锡在《竹枝洞馗》中写到“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烧畲”是一种传统的农耕方式,焚烧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作肥料。草木灰中含有的K2CO3属于______(填字母)。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3)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记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入遂效之、”该段文字记载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除色,由此可见黄泥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4)《汉代古火井碑序》记载:“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气指天然气),引井火以煮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31、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在化学反应中,铝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__(填“阴”或“阳”)离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关系密切;

3)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___数;

4)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____

5)镁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_____

32、樱桃是人们喜欢的水果之一,其果肉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下表列出的是每100g某樱桃可食用部分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营养成分

水分

糖类

X

脂肪

钙、磷、铁

维生素

……

质量

82.3g

12.8g

1.1g

0.2g

34.4mg

21.5mg

……

(1)表中“X”是指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

(2)人体如果缺乏______元素可引起贫血,缺钙元素会引起______

(3)樱桃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序号)。

A KNO3            B CO(NH22         C NH4HCO3

33、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将打磨后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_(填“强”或“弱”)。

(2)从金、银、铁、铝混合金属中回收金、银。将混合金属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4、用相应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1)二氧化碳_________2)过氧化氢_________

3)氧气_________ 4)四氧化三铁_________

5)四个镁离子__________   6)2个氢原子_______

35、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铵根离子______

(2)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_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

(4)2个氮气分子______

36、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 选填序号);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该反应________(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4)该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气体制取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活动,请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A装置做该反应的发生装置,需要改进的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可选用BC,装置C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若用G装置收集,写出验满的方法:______

4)某同学取一定浓度的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可能原因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38、对比试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注意:氨水能使酚酞变成红色)

(1)通过试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______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______________直接接触。

(3)实验C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次氯酸钠(NaClO)是常用的饮用水消毒剂,它的消毒原理是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消毒杀菌。如果保存不当,NaClO还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Na2CO3)和次氯酸,致使消毒剂变质而失效。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次氯酸具有的性质为_____

2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3)写出NaClO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在运输和贮存NaClO消毒剂时,通常的保存方法为_____

40、化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做红烧肉时加入“加铁酱油”味道更好,其中“加铁酱油”中的“铁”指________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身体一旦缺铁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洗漱时发现卫生间内铁质的置物架生锈了,置物架生锈与__________有关,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可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点)。

(3)房屋着火可用水扑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酒精)+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