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历史的分水岭上(1950-1951年),中国政府宣布长达6个月的全国募集资金的运动,以购买战需品。”据此可知,这次募集资金的运动,最有可能是为了
A.支援抗日战争前线
B.支援解放战争前线
C.支援抗美援朝前线
D.支援全国土地改革
2、下图是一幅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的漫画,漫画主要反映的是
A. 军阀混战是为了夺取北京政权
B. 军阀间的肆意搜刮,中饱私囊
C. 各派军阀依仗武力,无视国法
D. 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下图约法二(《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了约法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据所学判断,当时( )
A.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已经完成
B.袁世凯权力得到了法律的严格约束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准备复辟帝制
D.近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4、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 )
A.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 B. 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 D. 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5、如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反应的历史时间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④②①③
6、1954年,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 )
A.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7、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人类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
8、某纪念馆为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推出了以“红色记忆”为主题的展览。该展览分为“历史性决策”、“起义的前夜”、“伟大的第一枪”“军旗升起的地方”四个部分。该展览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萍浏醴起义
9、下列关于佛教的表述,正确的是
A.起源于印度,张骞通西域后传入中国
B.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C.产生于东汉末年,尊奉黄帝和老子
D.主张世人只有不断地抗争,今生才能享受幸福
10、“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材料中的“这个变动”开始于( )
A.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B.召开古田会议
C.发动秋收起义
D.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
11、观察下图,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其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开始鼓励民间设厂
B.有识之士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C.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行保护工商业的措施
12、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的特点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B.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C.维护资本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D.彻底清除经济危机的根源
13、13世纪欧洲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 )
A.选举权 B.自由工作权 C.城市居民身份 D.取得特许状
14、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
A.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B. 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
C. 求取佛经
D. 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经济、科技文化风俗习惯等
15、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A. 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 两河流域拉丁字母
C. 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D.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16、“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材料说明( )
A.文艺复兴促进城市化发展
B.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
C.新艺术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
D.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发展
17、标志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8、危机中常常蕴藏着机遇。某国在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但却推动了该国改革的步伐,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道路。该国是
A.俄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1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表中的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鸦片战争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 | 太平天国运动 |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
C | 洋务运动 |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
D | 辛亥革命 | 宣告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终结 |
A.A
B.B
C.C
D.D
20、历史图片是重要的历史资料,能够直观的反映历史面貌和时代特征。下图主要反映了宋代( )
A. 兼容并蓄对外开放 B. 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
C. 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 D. 经济重心南移
21、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宋代管理海外贸易机构
②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
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区
④宋朝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 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称赞。
22、填空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发生过很多重大的事件,请根据下列图片将相关内容填写完整。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____。
(2)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____________。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____。
24、科技、文化、艺术就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1)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了,他提出了“ ”的思想。
(2) 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不朽名作。
(3)荷兰的梵高被称为“用生命作画的人”,其代表作是 。
25、玄奘西行: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到________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经历被编成了________。
26、1922年,九国代表确立遵守各国在中国的等的原则;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割让苏台德地区,历史上称之为 。
27、 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 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28、1924年,___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北伐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1937年,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___的种种罪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0、对比18世纪,英国两种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比工场的进步体现在
手工工场工厂
A. 出现雇佣关系
B. 产品面向市场
C. 存在劳动分工
D. 采用机器生产
3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灭六国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秦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中央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秦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制度沿用至今?
(2)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大力推行了哪些措施?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哪两个人领导的?
32、根据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内容的学习,回答下面的问题。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推动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典型政策。
(4)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
(5)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制度
(6)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7)请列举本学期所学的因保证导致亡国的君主和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落的君主。
33、今日中国己经朋友遍天下,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是谁?该原则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造”畅销全球,同时各国进口商品也遍布中国的大街小巷,这体现了什么样的国际趋 势?
(3)下图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其设计背景图案分别为:深圳市建筑、蛇口港、拓荒牛雕塑及飘带等组合设计;上海浦东标志性建筑及南浦大桥、黄浦江等组合设计。设计者选取这两座城市作为背景图案的意图是什么?
34、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材料二 如图
(2)材料二中俄国共侵占我国多少领土?主要是在哪一历史时期侵占的?
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摘自《马关条约》
(3)材料三反映了该不平等条约中的哪一项具体内容?通过该不平等条约,日本侵占了我国哪一块领土长达50年之久?
材料四
《辛丑条约》签订的情景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结束后签订条约的情景?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
(5)请给上述材料拟一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