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
B.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访谈和对话,搜集了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C.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面貌。
D.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屋檐 懒惰 自爆自弃 埋头苦干
B.中伤 流俗 辨伪去妄 前仆后继
C.鄙夷 脊粱 锲而不舍 不言而喻
D.摧残 渺芒 行之有效 走投无路
3、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一项()
原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小李。
A. 被动句:小李被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
B. 反问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怎能不激怒小李?
C. 否定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不能激怒小李。
D. 感叹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小李啦!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匿名(nì) 要塞(sài) 吹嘘(xū) 锐不可当(dǎng)
B. 颁发(bān) 仲裁(zhòng) 诘责(jié) 颔首低眉(hàn)
C. 炽热(zhì)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屏息敛声(liǎn)
D. 凌波(lín) 镌刻(juān) 佃农(diàn) 杳无消息(yǎo)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水浒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塑造了众多各具特色的男性英雄外,梁山泊中三员女将也都别具风采,她们分别是:顾大嫂,绰号一丈青;扈三娘,绰号母大虫;孙二娘,绰号母夜叉。
B.宋江为救时迁而“三打祝家庄”,这一情节展示了宋江的军事才能和组织管理能力,为他赢得了人心,并逐步奠定了他在梁山的领导地位。
C.杨志因杀死泼皮牛二,被打入囚牢,后刺配充军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在押送生辰纲时被吴用等人设计智取,走投无路之后到二龙山落草。
D.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分封众好汉,各司其职。其中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将呼延灼、双枪将董平。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敬业与乐业》是清末维新派领袖梁启超的一篇演讲稿,文章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B.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借“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假革命和不革命者,乌云、巨浪、闪电象征一切反革命势力。。
C. 《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代的魏学洢,课文按照空间的顺序细致地描述了核舟和舟上人的形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赞扬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
D.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叔叔云》作者是唐代的李白;《渔家傲》作者是北宋的范仲淹,这是一首词;《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代的马致远,这是一首曲。
7、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赋予 浮躁 翡翠 舜息万变
B.瞭望 彷徨 探察 格物致知
C.苍劲 肤浅 挚爱 相辅相成
D.萦绕 奠定 妩媚 名副其实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其年九月,曹公①入荆州,吴将士闻之皆恐。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②劝追召瑜还,助画方略③。权④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⑤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权曰:“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遣诸葛亮诣权。亮备言利害,权大悦,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瑜命盖取艨艟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⑥,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⑦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改)
注:①曹公:指曹操。②肃:指鲁肃。③方略:策略,方法。④权:指孙权。⑤藁:多年生草本植物。⑥牙旗: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⑦豫备:同“预备”。
【1】下面是“延”字的四个解释,文中“权延见群下”“延颈观望”“悉延烧岸上营落”中的“延”字的意思依次是
①伸长 ②召见 ③迎接 ④蔓延
A.③①④
B.②①④
C.②④①
D.③④①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亮备言利害。
【3】请用自己的话简述吴、蜀在赤壁之战中取胜的经过。(限60字以内)
【4】罗贯中在史书基础上,创作出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其中许多精彩情节是虚构的。请对比上文《三国志》中的记载,简述《三国演义》关于赤壁之战的一个虚构的故事。
9、诗歌赏析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1)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__________________、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
(2)诗的最后一句用“画”字描写雨后山峰有何妙处?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县某中学决定举办“我的低碳我做主”综合实践活动,现邀请你参与。
(1)下面是针对该校学生对“低碳生活方式”的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活动的意义。
(2)在谈到如何践行“低碳生活”时,有同学说:“什么是真正的低碳?原始社会人们住山洞,穿树叶,围兽皮,男耕女织,才是人类社会最环保的形态。现代社会,低碳生活很难实行。”对此你有何看法?
(3)学校需要在校园里张贴倡导践行“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要求生动形象,具有校园气息。请你代拟两条。
11、古文积累。
(1)按诗文原句默写。
①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
②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野望》一诗描写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惆怅孤寂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鹤楼》一诗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文在整理读书笔记时,发现古典小说中许多都有“闹”这一情节。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帮助小文进行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古典小说中“闹” | 情节概述 |
孙悟空大闹阴曹地府——《西游记》 | 一日美猴王于酒醉后睡梦中,魂魄被鬼差黑白无常带到地府。他大闹地府,修改(1)______(填物品名),然后离开了地府。 |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水浒传》 | 鲁智深暗中护送(2)______(填人名),到野猪林时解救了差点被官差杀死的他,并将他一路护送到沧州。 |
乡绅发病闹船家——《儒林外史》 | 严贡生于回乡途中装疯,到岸上后又故意追究船家吃掉他的(3)_______(填物品名)的责任,威胁要将船家送官,结果(4)______。 |
(5)请选择其中一“闹”,联系整本书,和小文一起进行深入探究。(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小说主题方面分析)__________________ |
13、文学作品阅读。
演化
刘国芳
背时的小提琴手背着小提琴上街了。小提琴手原本有一个好单位,小提琴手每天通常只要上一个小时最多两个小时的班。其它时间,小提琴手就可以拉琴了。天天操练,小提琴手的琴艺就炉火纯青了。当然,这只是小城人对小提琴手的评价。但琴拉得再好,也改变不了小提手背时的命运。小提琴手的单位有一天说倒就倒了。年轻的小提琴手再也领不到工资了。开始的时候,小提琴手不怎么介意,没有班上,就整天在家拉琴。但很快,小提琴手饥肠辘辘了,他只能拉出有气无力的声音。有那么一些日子,小提琴手放了琴,去找事做。也找到过几样事做,但每件事只做了几天,就被人家婉言辞退了。小提琴手于是发现,他除了会拉琴,什么也不会。没法,为了吃饭,小提琴手背着小提琴上街了。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小提琴手犹豫了很久,但想想国外和国内一些大都市不都有艺术家上街卖艺吗,小提琴手释然了。他背着小提琴,甩甩头发,从容地走上了街头。
小城人的评价没错,在这座小城,小提琴手的琴艺的确是炉火纯青的。他在街上一出手,随着琴音袅袅飞出,远远近近的人也袅袅走了来。小提琴手也是经过场面的,这么多人围着他,他的感觉便好极了,把一些曲子拉得美妙无比。但这些人只知道欣赏,并没人拿钱给小提琴手。大家给予小提琴手的,只是一些喝彩声。小提琴手那时饥肠辘辘了,他说我饿了,你们要给我钱呀。但这话小提琴手只在心里说,他没好意思说出口。小提琴手后来太饿了,便放下琴不拉了。一个女孩,十七八岁的样子,她跟小提琴手说你拉呀。小提琴手说我有点渴。小提琴手原本要说我有点饿,但话一出口,却变成渴了。女孩听了,马上买了一瓶纯净水过来。小提琴手喝了水,多少有点精神了。拉了一会,女孩说拉《梁祝》吧,我喜欢听《梁祝》。小提琴手旋律一改,《梁祝》就在琴弦上飞了出来。这是一支忧伤的曲子,小提琴手联想到自己空有一身琴艺却无处发挥,悲从心起,于是把一支忧伤的曲子发挥得淋漓尽致,弄得女孩眼里颤颤地流出泪水。
一连几天,状态大都如此,尽管有很多人围着小提琴手,却没人给小提手一分钱。一天一个人扔给了小提琴手一块钱,但立即遭到那天天来听琴的女孩的指责,女孩说你这人怎么这样。那人不解,问女孩说我怎么啦?女孩说你怎么把钱扔给人家艺术家,你把人家当什么啦,当叫花子啦,人家是献身艺术,不是为钱。那人明白自己错了,脸有些红,慌忙把钱捡起来,还跟小提琴手说对不起呀。小提琴看一眼女孩,在心里说多事,我需要的就是钱。但小提琴手无论如何也不敢把这话说出来。
这天的状况还是一样,小提琴手拉了差不多一天的琴,还是没得到一分钱。傍晚的时候,小提琴手饿坏了,拉不动了,便在街边的台阶上坐下来。小提琴手一坐下来,围着的人就散了,包括那个女孩,也走了。后来,天就黑了,小提琴手又饿又累,在街边的台阶上躺了下来。
这一躺下,小提琴手马上睡着了。
一个小偷,在小提琴手睡着时把他的小提琴偷走了。不久,一个乞丐颤颤地走了来,在离小提琴手一米远的地方坐了下来。
这个世界,还是有人好心,有人同情弱者的。有人看见了乞丐,扔给他一角钱二角钱五角钱或者一块钱。接着又看见了一头长发的小提琴手,朦胧中,没人认出他是小提琴手,于是也扔下一角钱二角钱五角钱或者一块钱。甚至连那个女孩,在没见到小提琴时,也认不出小提琴手了,她也向小提琴手扔下了一块钱。
小提琴手醒来时有两个重大发现,一是发现他的小提琴不见了,这让小提琴手很沮丧。但接下来小提琴手发现满地的钱时,他多少有点安慰,他迅速地把钱捡起来,然后跑进了附近的一家小餐馆。
第二天,小提琴手又来了。
现在,小提琴手不再站在街边拉琴了,他手里也没有琴。他呆坐在地上,木木地。
明显,小提琴手不再是小提琴手了。
【1】品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提琴手无论如何也不敢把这话说出来。(小提琴手为什么“不敢”把这话说出来?)
(2)他呆坐在地上,木木地。(请分析小提琴手此时的心理活动。)
【2】小说冲突是故事的引擎,小说冲突=渴望+障碍,请找出文中两处冲突,并分别分析其效果。
【3】本文开头一段不避其烦,结尾两段不避其简,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4】“百度汉语”中对“演化”的解释如下:①推广教化;②演变;③进化。你认为作者以“演化”为题的用意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白杨礼赞
茅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②段对黄土高原景色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对高原的赞美是本文的重点。
B.“力争上游”“笔直”点出白杨树的特质,用人格化的语言写出了白杨树内在的精神。
C.“单调”一词从反面为描写白杨树的“不平凡”做铺垫,说明白杨树是极平凡而伟大的种树。
D.文章结尾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同时突出了对那贵族化楠木的憎恶之情。
【2】请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4】作者有用白杨树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你觉得白杨树还可以象征我们身边的哪些人物?请举一例并阐述理由。
15、题目:请以“那一段美好的时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