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班干部凡事应当首当其冲,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公益活动也要带头参加。
B.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
C.每当看到爸爸做家务时那笨拙、滑稽的动作,我和妈妈都会忍俊不禁。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世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
B.《狼》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C.安徒生,丹麦作家,《皇帝的新装》是他的童话作品,代表作还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D.“手上的掌上明珠……”(电视剧《知否》台词),此句同义词重复,“掌上”本来就有“手中”的意思,不需要再说“手上的”。
3、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斡旋(wò) 震憾(hàn) 垂髫(tiáo) 消声匿迹
B.清洌(liè) 窈窕(tiǎo) 铿锵(qiāng) 草长莺飞
C.多髯(rán) 悄然(qiāo) 晦暗(huì) 坦胸露乳
D.蓦然(mò) 蒹葭(jiā) 耳畔(pàn) 参差不齐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加点的“下”是名词。)
B.过了好几个礼拜,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因长期被禁锢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加点的“禁锢”一词,从感情色彩方面区分属于贬义词)
C.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加点的“到”是动词)
D.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热烈”常用来形容人情绪高昂,这里的语境意有“粗暴”的意味。)
5、下面依序填入括号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如果我们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要心无旁( ),如果做着这事,又想着那事,不仅做不好事,更是对自己责任的( )渎。如果每次放纵之后,我们都轻易地宽宥( )了自己,那我们就没有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凡事尽己所能,这是对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益的箴( )言。
A.鹜 泄 yòu jiān
B.骛 泻 yù jiān
C.骛 亵 yǒu zhēn
D.骛 亵 yòu zhēn
6、下列关于《艾青诗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鱼化石》“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这一表述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高度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革命热情。
B.“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句话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以及奉献自己的伟大情怀。
C.艾青在20世纪30年代所创作的诗歌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了简洁明快的特点。如这一时期的《北方》、《光的赞歌》、《黎明的通知》。
D.《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艾青诗选》,该诗是艾青的成名作,里面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
C.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声鼎沸,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D.在很远的另一边,有一道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兀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阮封翁
[清]宜鼎
翁,江南仪征人,性恻隐,好义,壮为鹾①伙,岁八百余金,往往赒恤亲友,一挥数十金,贫不能赡妻子,泊如也。
一日,至广陵,转运鹾务,市不戒于火,被焚千余家,赤贫者无力赁屋,男妇老幼皆露处。忽澍雨②滂沱,立泥淖中,相向而哭。翁触目伤心,计极穷人不过百十,费无多,思有以援之。急趋至商家,谋所安置之法。商人以翁人微言轻志大妄举相与讪笑之无肯为筹画者。翁忿且愧曰:“诸君既不顾乡谊,我虽非郡人,亦当独任。”咸笑曰:“汝大才有力,愿好为之,弗累我等,此功德无量也。”翁去,向居停③作秦庭之哭④,求预假薪俸数十金,呼匠为席棚百十间,俾贫民避风雨。欢呼感激,祈天为善士降祥。
是年,翁应得劳金,俱预支费讫,徒手归,几不能卒岁。幸其子为诸生,肄业书院,聪明才知,为当道所器重,均有赠遗,藉以苦度。未几乡会俱捷,入词林,大试皆前列,简在帝心,典试学差,旋畀⑤以封疆重任,巡抚浙江。翁受二品封而殁。
(选自《夜雨秋灯录》,有删改)
(注释)①鹾(cuó:盐的别名。②澍(shù)雨:大雨:暴雨。③居停:寄居之处的主人。④秦庭之哭:这里指哀求别人救助。⑤畀(bì):给与。
【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往往赒恤亲友 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B.诸君既不顾乡谊 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C.愿好为之 愿陛下托臣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D.均有赠遗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商人以翁人微言轻志大妄举相与讪笑之无肯为筹画者。
【3】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结合加点词写一则批注,评价阮封翁。
(1)翁去,向居停作秦庭之哭,求预假薪俸数十金,呼匠为席棚百十间。
(2)是年,翁应得劳金,俱预支费讫,徒手归,几不能卒岁。
【4】《夜雨秋灯录》一书,往往旨在劝善或批判。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写此文的用意。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常用任官之地来称呼人,如“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指王昌龄。
B.“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写了春末夏初季节里的“杨花”和“子规鸟”。
C.“子规啼”写杜鹃鸟的叫声哀婉凄切,用哀景衬哀情,使哀情更显深沉。
D.诗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心人,生动形象。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进餐后胃肠道需要较多的血液,帮助食物消化与养分吸收,这时进行运动,血液就会流向四肢,妨碍胃肠的消化,时间一长会导致各种疾病。体弱者进餐后血压还会降低,称为餐后低血压,外出活动容易跌倒。长期餐后运动容易得盲肠炎。
材料二
剧烈运动时,体内盐分随大量汗液排出体外,饮水过多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代谢平衡,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甚至产生肌肉痉挛现象。运动时,需要增加心跳、呼吸的频率来增加血液和氧气,以满足运动需要,而大量饮水会使胃部膨胀充盈,妨碍膈肌活动;血液的循环流量增加,不仅不利于运动,还加重了心脏负担。
(1)班级黑板报选用上面二则材料,告知同学们运动时要注意的事项。请为材料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不超过6个字)
材料一标题: 材料二标题:
(2)学校征集关于运动的好处的句子,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青春在歌唱,生命在欢腾,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绕着幸福的公园散步,撷取自在的芬芳;围着快乐的大道锻炼,收获健康的因子;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言诗文填空。
(1) ,白露未晞。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4)求之不得, 。
(5)金樽清酒斗十千, 。
(6)马作的卢飞快, 。
(7) ,君子好逑。
(8)乱花渐欲迷人眼, 。
(9)《钱塘湖春行》中诗人通过动态的景观表现早春活动和万物复苏的句子是: , 。
(10)《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
12、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①选文中“他”指的是_
②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林海音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们带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们,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的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通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写了童年生活的哪几个片断?
【2】第六自然段中“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这一句有何作用?
【3】对骆驼挂铃铛的解释,“我”的想法比爸爸的想法“更美”在哪里?
【4】通读全文,试分析文章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有何不同?传递的情感有何差异?
【5】“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14、阅读《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完成下列小题。
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
①智能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吗?2016年3月15日,围棋“人机大战”第五场,“阿尔法围棋”以四比一的比分击败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九段李世石。这更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②的确,如果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预算,人脑的确赶不上人工智能。而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围棋,都是可以完全程序化的一种运动。如果我们问“阿尔法”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赢了比赛开心吗?”它就不能像人一样笑着回答,因为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设计范围之外的问题。
③现有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有智能,而现有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严格地讲,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显然,执行指令与处理信息有着本质的不同。
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研究智能机器的专家也要懂得神经科学,以便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构造来建造仿生智能机器。当然,要建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人脑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复杂、最神奇的“自动化机器”。人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细胞都有数千个突触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神经细胞通过这些突触互相交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大约有1000万亿个突触,到了成年大概稳定在100万亿个。
⑤也就是说,仿生机器人需要拥有1000亿个可以独立运算的处理器,并具有100万亿个信息中转器。无论是制造元件还是整合这些元件,都是一个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处理器及信息中转器需要制成不同的类型。要完成仿生机器人的制造,需要最先进的纳米技术,才能把每个处理器做得像神经细胞那么小。它还需要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仿生机器人各个器件排列顺序的编程。
⑥因为世界上并不缺人,缺的是比人类某些性能更先进的机器。因此,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样仅仅需要模仿某个脑区就可以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并可以强化某些功能,制造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电脑。
【1】阅读全文,说说智能机器与人有哪些区别。
【2】文章第④段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在关注了“人机大战”李世石输给“阿尔法围棋”的新闻后,同学们很是担忧:人类智慧会被人工智能彻底打败吗?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劝勉同学们要对智能机器的发展保持乐观的态度。
15、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①题目横线处应该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
②“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
③“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