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昆明中考语文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现今全线已勘测完毕269公里。

B.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

C.登上长城极目远眺,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们有全世界都没有的万里长城。

D.二十年前网络与我们接触的机会还很少,现在已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B.当前生活节奏快,信息传播迅猛,各种碎片化信息纷至沓来,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C.他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事迹见报后,立即满城风雨,成为热门话题,大家对此都赞不绝口。

D.在有的国家的某些地区,青少年吸毒已蔚然成风,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dīng)   (chì) (pài)   而不舍(qì)

B. (jiào)   (pǔ)   (qì) 淋漓(kǎi)

C. (yān) (jié) (huì)   心有灵(xī)

D. (dié) (pǔ)   (shěng)   为人知(xiǎn)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一个有理想的初中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B.这所学校里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师,老教师和女教师只占少数。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随时发现并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小王在毕业纪念册上给同学留言:“今后到了高中好好做人!”

B.对正在住院的朋友表示安慰时说:“你这点病死不了的,安心养病吧!”

C.当你骑车碰到了一下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

D.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6、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女(wō)        妒忌        (guī)        斩钉

B.确(záo)  哽咽        大(ruò)        思苦想

C.抖(sǒu)  烘托   影(qiàn)  起伏

D.息(qī)      (hé)    声匿迹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一切喧嚣戛然而止,这个世界猛然出奇地安静,人们忽然觉得这个地方如此陌生,如此遥远。

B.这伙人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C.近年来,全国各地道德模范络绎不绝,传播正能量,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D.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十日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陆。循溪觅胜,得石崖于北渚。崖临回澜,澄潭漱其址,隙缀茂树,石色青碧,森森有芙蓉出水态。僧结槛依之,颇觉幽胜。余踞坐石上,有刘对予者,一见如故,因为余言:“江山北二十里有左坑,岩石奇诡,探幽之屐,不可不一过。”余欣然返寓,已下午,不成行。八月初一日冒雨行三十里。一路望江郎片石,咫尺不可见。先拟登其下,比至路口,不果。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回澜:荡漾的水波。②址:山脚。③江郎:山名。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溪觅胜

使用字典选择义项

循:①顺着;②抚摩;③巡视。

(1)循:

回澜

成语迁移法

深渊

(2)临:

欣然返寓

关联教材

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3)欣然: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十日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陆

B.三十日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陆

C.三十日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陆

D.三十日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陆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见如故,因为余言。

(2)先拟登其下,比至路口,不果。

【4】本文描写的石岩、潭水有何特征?请简要概括。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歌第二句中“初惊”二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歌后两句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按课文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国的史料编写的________体史书。

(2)“一鼓作气”是出自《曹刿论战》的一个成语,它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中表明诗人推已及人,心怀天下,舍已为人的崇高品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的哪句话意思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默写填空。

(1)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2)   ,家书抵万金。(《春望》)

(3)霜落熊升树,     梅尧臣《鲁山山行》

(4)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5)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大道之行也》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  

(6)神州十一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也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8)请写出《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     盖竹柏影也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钱培鑫先生在“译序”中曾说“《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来概述其中的两处“悬念”。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行走的脊梁

徐锦庚

①泰山,五岳之首,华夏脊梁。游人至此,莫不仰其雄奇,叹其峻秀。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肩负重担,劳累筋骨,蜗居工棚,垂首弓背,沉稳踏实,目标坚定,一步步,一级级,不气馁,不懈怠,历尽艰辛,直达玉皇顶。

②他们,就是挑山工。

③“俺为理想而来。”玉国一张口,让我吃一惊:为理想挑山?

④泰山建货运索道后,挑山活锐减。中天门挑山队,鼎盛时三百多人,现仅剩十余人。玉国入伙俩月,年龄最小,“挑龄”最短。

⑤玉国姓夏,生于1982年,东平县接驾山人,初中毕业上驾校,开过货车,当过维修工、电焊工、空调工,有俩孩子。2015年冬,游玩泰山时,第一次见挑山工,就喜欢上了。两年后,终于遂愿。

⑥“你的理想是什么?”“自由。”透过厚镜片,玉国目光淡定。光头新理,刚冒硬茬。近视700度,电焊所伤。

⑦“挑山工自由?”“想轻就轻,愿重就重。想挑就挑,愿歇就歇。随时兑工钱,兼顾家里农活。”午饭后,玉国送货玉皇顶,有仪器,有蔬菜,单上写九十一斤。我试了试,不太压肩,但要登山,绝非轻活。我本想选副轻担,体验一回,犹豫再三,最终放弃。这些年,十上泰山,均乘缆车。

⑧玉国挑起担,沿山涧上行,我紧随其后。行不远,拐向盘道。

⑨过了云步桥,玉国将担搁在护墙,脱下外套,绑在担上,掏出手机。悠扬的歌声响起,是小虎队的《爱》。他说,听着音乐,来了精神,担子也轻快了。

⑩收拾停当,玉国上路。挑山工明白,久歇无久力。这时,歌曲换了,仍是小虎队,《蝴蝶飞呀》:梦是蝴蝶的翅膀,年轻是飞翔的天堂,放开风筝的长线,把爱画在岁月的脸上,心是成长的力量,就像那蝴蝶的翅膀……“你听!歌词多好,句句唱到俺心里!”玉国停下步,扭过身。青皮头上,闪闪发光,额头缀满豆珠。

我顿悟:他的理想,恰如蝴蝶翅膀,虽然弱小,却在飞翔!

我紧随其后,头挨脚后跟。忽然发现,他抬脚处,一串水珠,晶莹剔透,沿阶而洒,阳光下,似天边划过的一道彩虹;我紧随其后,只听得风在耳边荡漾着,一如我激荡的心。

转过对松山,就是十八盘。十八盘长八百米,垂高四百米,逾一千八百级,羊肠逶迤,陡如天梯,尽头就是南天门。“仰视天门窔辽,如从穴中视天”。

玉国小憩,我挑起担子,蹒跚拾级。岂料,登不足百级,两腿筛糠,如坠重铅,胸似鹿撞,气如牛喘,身子晃荡,险些后仰,不敢造次,慌忙搁下。玉国接过担子,垂首弓背,不疾不徐,沉稳踏实。我亦步亦趋,脸上淌汗,心里羞愧。

终于,南天门到了!从高山仰止,到触手可及,负重两小时,洒下多少汗水!

交货后,为赶时间,玉国两级一跨,疾步而下。我双腿发软,不敢效仿,只好碎步紧跟。行至开山下,邂逅王荣泉。他是玉国工友,也是刚交货,捎回一段护栏。

王荣泉四十八岁,十八岁上山,已挑三十年。在“现役”工友中,“挑龄”最长。

“你喜欢这活?”他笑了:“不喜欢,能干三十年?”也是。没人强迫,自觉自愿,劳累筋骨,蜗居工棚,吃煎饼,啃咸菜,一干三十年,足以说明一切。

“为啥喜欢?”“自由呗!农闲时来,农忙时走,不耽误农活,还可挣俩钱。”答案惊人相似。

“除了自由,还有啥?”“自豪。”王荣泉头一扬,“俺也是泰山建设者!”

我肃然起敬。

告别泰山,回眸远望,蓦然发现,十八盘上这群背影,不正是行走的脊梁吗?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1月3日《行走的脊梁——泰山挑山工纪事》,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我”为叙述者,讲述了挑山工的故事,歌颂了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

B.文中巧借歌词“梦是蝴蝶的翅膀”,表达挑山工的理想像蝴蝶的翅膀,虽然弱小却在尽力飞翔。

C.“俺也是泰山建设者”,表现出挑山工身为一名泰山建设者的骄傲和自豪。

D.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语言简洁生动,篇末议论,点明文章主旨。

【2】第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

忽然发现,他抬脚处,一串水珠,晶莹剔透,沿阶而洒,阳光下,似天边划过的一道彩虹;我紧随其后,只听得风在耳边荡漾着,一如我激荡的心。

(1)赏析画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加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①段和第段都写了泰山,其用意是什么?请分别简要概括。

【5】作者将挑山工比喻为“行走的脊梁”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哪些精神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出两点即可)

14、油果子

张洪超

①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香味,我不禁脱口叫道:“哇,油果子!”这是再熟悉不过的香味,却也是久违了的香味。它弥漫在空气中像调皮的精灵,一下把我带回到那难以忘怀的小山村。

②那是奶奶居住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也是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很多快乐的小山村。不说春日里追逐蜂蝶的欣喜,夏日里白天钓虾夜晚纳凉听故事的惬意;也不说秋日里野果酸酸甜甜的美味,冬日里在雪地追踪鸟兽足迹的兴奋。单这小小的油果子,就曾带给我无限欢乐。

③农历腊月二十五左右,小山村的农家就开始忙碌起来,磨豆腐,炸油果。这时,整个山村,无论走到哪里,空气中都飘荡着悠悠的菜油香。我们小孩子家嘴馋鼻子尖,这几日,可是要大饱口福,哪家今天磨豆腐、炸油果,我们就会循着香味聚集到哪家,有时一天就跑好几家。虽然家家生活还不够富裕,但只要甜甜地叫一声“爷爷奶奶”或者“伯伯婶婶”,不用我们再说其他话,迎接我们的准保是刚出锅的大碗油果子,冒着青烟儿,热乎乎的,香喷喷的。我们一窝蜂地挤着,争着,一手拈上一个后,就退到旁边使劲对着油果子吹气,急切地等待热气稍散就赶紧塞进嘴里。性急的等不及过早塞进了嘴里,烫得直呼气也舍不得吐出来……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还要急急慌慌地结伴往下一家赶。

④奶奶家每年炸的油果子总要比别家多,散发出的香味自然也就浓,家门口聚集的孩子当然也最多。在奶奶“小心油点溅到烫着”的关照声中,我们早已围在灶边。一小篮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倒入油锅,一股白色雾气在“刺啦”的声响里腾空而起,迅速弥漫整个灶间,吓得我们不由得往后退了退。回过神来,我们这群孩子,就又在这混合着浓烈菜油香味的迷蒙雾气里拍手欢呼起来。等到雾气略略散去一些,就能依稀看见白白的油果子在油锅里不停地翻滚冒着泡泡,伴随着“滋滋”的声响而慢慢变成了金黄,于是,我们又你挤我,我挤你地大声向奶奶叫道:“我要四个,我要四个。”“他要四个,我要五个。”

⑤我们就这样互不相让地嚷嚷着,叽叽喳喳争个不停。奶奶呢,总是乐呵呵地说:“好,好,别急,先每人五个,尽饱吃,行了吧?”

那最先下油锅的豆腐块,在我们的注视下,终于一个接一个地浮出了油面,渐渐地由方变圆,快乐地翻滚着变成了金黄色的油果子。空气中渗满了油果子的香味,我们一边使劲呼吸着,一边急急地提醒奶奶:“好了,奶奶,油果子好了。”奶奶用捞勺把油果子又翻了几个身,才盛起来分给我们每人五六个。我们欢喜地捧着金边镶花的小瓷碗,蹲在大门口的石阶上,嘻嘻哈哈吃上半天,满手满嘴都是油腻腻的菜油......

⑦回城读书后,极少有机会再回小山村。童年的玩伴,谋面的更少,现在可能已大多不认识了,唯有这油果子的香味,还是如此熟悉。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事件。

【2】文章以“油果子”为题,“油果子”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那最先下油锅的豆腐块,在我们的注视下,终于一个接一个地浮出了油面,渐渐地由方变圆,快乐地翻滚着变成了金黄色的油果子。

【4】【甲】【乙】从“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叙写“我”的经历,请分别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甲】儿童视角:我们一窝蜂地挤着,争着,一手拈上一个后,就退到旁边使劲对着油果子吹气,急切地等待热气稍散就赶紧塞进嘴里。性急的等不及过早塞进了嘴里,烫得直呼气也舍不得吐出来……

【乙】成人视角:回城读书后,极少有机会再回小山村。童年的玩伴,谋面的更少,现在可能已大多不认识了,唯有这油果子的香味,还是如此熟悉。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某网站发布的演讲视频《后浪》中写道“因为你们,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的青春,就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上述材料唤起了你哪些记忆?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阐述观点。

要求:①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组织材料。②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