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分析,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血液
B.葡萄皮
C.肝脏
D.导管
2、“代孕”产业链引发了关于法律、道德以及伦理的大讨论。所谓“代孕”,即在提供卵子的母亲内没有十月怀胎这一过程,但代孕所得的孩子依然拥有父母双方的基因。据此可知,“代孕”与正常孕育相比,在代孕母体内进行的过程是( )
A.受精
B.发育
C.排卵
D.产生精子
3、下列哪一个条件不是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
A.阳光照射
B.充足的空气
C.一定的水分
D.适宜的温度
4、如图是菠菜叶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唯一区别是有叶绿体
B.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①能控制物质进出
C.菠菜汁主要来自于叶肉细胞的⑦
D.③是细胞的生命活动控制中心
5、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模拟法
6、大旱时,树木会有部分叶子脱落。脱去部分叶子有利于树木存活,主要是为了降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7、皮肤在人体表面起保护作用。当皮肤被划破时人会感到疼,有时候会出血。这说明皮肤中包含的组织有( )
①上皮组织 ②神经组织 ③肌肉组织 ④结缔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顺序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A.a→b→c→d
B.a→c→b→d
C.a→c→d→b
D.a→d→c→b
9、“日啖荔枝三百顺,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是岭南佳果中的极品,我们食用的部位是什么组织?( )
A.分生组织
B.输导组织
C.保护组织
D.营养组织
10、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
A.视野较暗—改用平面镜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C.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11、一枚小小的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木鱼.这都与细胞分裂密不可分。如图是两种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表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乙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B.两种细胞的分裂都是细胞质先分裂,细胞核后分裂
C.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
D.动植物细胞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是不同的
12、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有( )
A.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B.糖类、维生素、膳食纤维
C.维生素、水、无机盐
D.糖类、蛋白质、脂肪
13、克隆羊“多莉”是白脸母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与黑脸母羊的去核卵细胞融合,体外培养成胚胎后,移入灰脸母羊的子宫内,继续发育后出生的,“多莉”脸部的毛色是( )
A.黑色
B.白色
C.黑白相间
D.灰色
14、在研究蚕蛹如何变成蛾时,应采用的生物学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模拟法
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强调了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下列对绿色植物生态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绝大多数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B.导致温室效应
C.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16、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内壁有肠腺,能分泌含多种消化酶的肠液
C.小肠绒毛壁薄
D.小肠绒毛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17、植物细胞中可以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
A.细胞质
B.线粒体
C.细胞核
D.叶绿体
18、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大,这都与细胞的分裂密不可分。如图是两种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表示动物细胞分裂,图乙表示植物细胞分裂
B.两种细胞分裂都是细胞质先分裂,细胞核后分裂
C.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都要先复制后均分
D.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其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19、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对其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甲、乙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
C.甲图中的①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有关
D.乙图中的②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0、为探究某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表所示:该同学探究的环境因素是( )
组别 | 土壤 | 光线 | 温度 | 鼠妇数量 |
甲 | 干燥 | 阴暗 | 20℃ | 10只 |
乙 | 湿润 | 阴暗 | 20℃ | 10只 |
A.光照
B.温度
C.空气
D.土壤湿度
21、下图是人体心脏结构剖面图
(1)写出下列结构所代表的名称。B. A.
(2)心脏主要由 组织构成,它能够有节律地 引起心脏的搏动。
(3)在A.B.C.D四个心腔中流动脉血的是( )
A.B和D B.A和B C.A和C D.C和D
(4)血液在心脏及其相连的血管中流动的方向和路线应为( )
A.B→a→b→D→C→d B.C→D→b→c→A→B→a
C.C→D→b→a→B→A→c D.B→A→c→b→D→C→d
22、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染色体。
23、如图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模式,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种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细胞不具有[D]__、[E]__、[F]__。
(2)若将细胞乙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图中的[__]。
(3)D结构具有的生理功能是__和__。
(4)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_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5)切番茄流出的红汁水是__,这些汁液主要来自图中的[__]。
24、人的眼球的前后径______,或者________ 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_______ ,矫正应配戴______透镜。
25、绝大多数生物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_____,其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_____上;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氧气,这和细胞中的哪个结构关系密切_____.
26、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六种。
27、生物圈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细胞的生活需要__和能量,细胞核内含有__信息;细胞是__能量和__的统一体.
29、有人说“试管婴儿是指婴儿在试管中诞生”,这种说法不完全对。其实试管婴儿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______________的过程,是在试管中进行的,而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仍然是______________。
30、雏鹰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1)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
(2)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 ,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3)甲、乙、丙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 .
(4)如果把上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通过对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说明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 .
(5)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结论,应用与温室里的植物栽培,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 .
31、连线题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a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生物会影响环境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生物的遗传现象
D南橘北枳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对生物圈中氧气的含量没有影响
33、下面是“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二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1]_______,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图三是菜豆种子结构,结构[9]_________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结构[8]将来发育成植物的__________。
(3)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1]__________,而菜豆种子没有。
34、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贫困户因大棚蔬菜种植而脱贫。番茄是常见的大棚种植蔬菜,因为它富含维生素,很受人们青睐。两年前,某校的生物老师为帮助贫困户尽快增产,组织引导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番茄的生命活动规律。图甲是他们总结的番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图乙是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内番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较,番茄不具有____结构层次。
(2)图甲中的2是由3(花)结构中的_____发育而来的。2中含有的有机物主要是由1通过____合成的,并通过叶脉和4中的筛管运输来的。
(3)图甲中5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番茄植物体的_____。
(4)分析图乙可知,对大棚中的番茄采取_____和_____两项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5)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发现温度与番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将番茄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 1.75 | 2.50 | 3.15 | 3.85 | 3.50 | 3.00 |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 0.75 | 1.10 | 1.60 | 2.25 | 3.00 | 3.50 |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温度控制在______℃时,番茄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因此,他们根据上述的探究结果,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了合理的增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