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做人不可以锋芒毕露,肆意的张扬,只会给自己招来无谓的伤害。
B. 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 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论,少数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紫藤萝瀑布》 作者是宗璞,原名冯钟璞。主要作品有《秦腔》《废都》等。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 《伟大的悲剧》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象棋的故事》《三位大师》等。
D.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酝酿(niàng) 着落(zháo) 资容 花枝招展
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 争先恐后
C. 静谧(mì) 应和(hè) 吝啬 呼朋引伴
D. 稀疏 竦峙(zhì) 屋檐 咄咄逼人(duō)
4、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迷信啰唆却善良真诚的“长妈妈”,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B.《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C.《朝花夕拾》全书由《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五猖会》等十篇文章组成。
D.《五猖会》这篇文章记述了儿时父子之间的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之间的隔膜。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患措施。
B. 两个中学的老师也参加了这次教学基本功大赛。
C.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使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D.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振悚 鞠躬尽瘁 微不足道 沥尽心血
B.镶嵌 峰芒毕露 不可捉摸 当之无愧
C.豁亮 目不窥圆 大庭广众 家喻户晓
D.烦躁 酣然入梦 苛捐杂税 慷慨淋漓
7、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飞雪。(韩愈《晚春》)
B.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乡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D.故园东望路漫漫,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比拟。
B.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乘,凭借。
C.待君久不至,已去。 去:走了。
D.下车引之。##dot## 引:拉,牵。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王凝之妻也 下车引之
B.公欣然曰 然而
C.期日中 与人期行
D.去后乃至 失败乃成功之母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儿子女儿谈论诗文。)
B.撒盐空中差可拟。(撒盐空中差不多可以比拟。)
C.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进了门,头也不回。)
D.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4】下列对文段内容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 “大笑”“乐”等词可见谢太傅嘲讽、讥笑的态度。
B.“撒盐”一喻好,它给人以贴近生活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柳絮因风起”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C.两个故事注重以对话来刻画人物。对话言简意赅,生动传神,耐人寻味。
D.文章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文末只是单纯地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
9、按要求默写
(1)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史》 )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 《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7)《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包含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入海流
李康美
①冰雪融化成水滴,水滴聚成了河流,一滴一滴的水珠,竟然汇成了滔滔流淌的大河,在人类生活的舞台上,大自然才是最伟大的导演。
②我曾经去过青海高原,虽然未到黄河真正的发源地,但流经的河水也是幼年的黄河。那里的黄河清澈见底,甚至一直到兰州,都还算不上波澜壮阔。在宁夏虽有了波澜壮阔的味道,但是同样算不得汹涌澎湃。
③实际上,黄河也有着自己的成长过程,如果说它是一条主动脉,那么,依附着它、壮大着它的,还有许许多多的支动脉或者叫做毛血管。在我们渭南的土地上,黄河就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奇特景观:在那个人称“三河口”的地方,渭河和洛河几乎同时注入了黄河,从而使黄河一下子变得那么得浩渺。
④很早以前,我总以为渭河和洛河在临汇入黄河时,都会因为落差,而腾起冲天的水雾,并且是波浪翻卷,发出日夜不息的水与水的冲击声。后来,我多次去过“三河口”,遗憾的是,它们似乎永远保持着一种十分友好的姿态,从未听见过哗哗的冲击声,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进行了短暂的倾诉后,又一同相依相偎向东而去。
⑤前年去山东,驱车看遍了胶东旁边的大海,我突然想到,任何东西都可能有着生命的尽头,世界上的每一条大河都会注入大海,最终也就在大海中消亡了。河流和大海的交汇,也是河流的荣耀。
⑥回程经过山东东营市,我们竟然异口同声地要去看看黄河的入海口。真该看一看,终年冰雪的喜玛拉雅,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那里冰雪融化成的一滴一滴水珠,到头来却仍然在这里融入了海洋,巍然屹立的世界屋脊,竟然以水为使者,贯穿了中国的土地,再通过海洋,和世界连为一体,飞溅起自己的声音。还应该包括我们的渭河、洛河,尽管它们在“三河口”之后就已经隐名埋姓,默默无闻地随着黄河的水流涌动,但是黄河能注入大海,它们的动力功不可没。
⑦未到目的地之前,我又做了一次错误的判断,仍然以为黄河和渤海有着一定的落差,说不定还形成了一面宽大的瀑布,很远就可以听见惊涛拍浪般的响声。从东营市始发的路程上,我总是侧耳倾听,心里还是继续着想象,只要听见那种万马奔腾的水击声,那里就一定是黄河的入海口。
⑧可是那样的咆哮声一直没有出现。也许是年深历久的冲刷,也许是流经万里的黄河太疲惫了,在这里,别说听见什么声音,就是黄河的流速也变得非常迟缓了。乘游艇而下,我一直企盼的声音也始终没有到来。只是水面越来越宽,两岸的芦苇荡遥远得只能望见一缕绿色。黄河入海口原来也和我们的“三河口”一样,只是像扇面儿似的铺展开来,慢慢地,慢慢地和前边的渤海衔接,走向了无边无际的浩瀚,最终也就消亡了。
⑨当然,黄河入海的景观绝非我们的“三河口”可比,那样的博大更是无法想象的。当游艇的主人告诉我们,真正的黄河入海口就在那一片水域时,我们早就看不见两岸的边际,可以想见,黄河临入海时的河面有多么宽广!何以见得这片水域才是黄河和渤海的衔接处?其实,我们已经从异样的空气中得到了鉴别,一边是黄河还未经过大海洗礼的泥土气息,扭过头去,那边却是略带咸味的海风拂面了。
⑩游艇继续驶入了大海,为了黄河的消亡,或者说为了黄河和世界的衔接,我们也该送她一程。
【1】第①段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2】文中说“河流和大海的交汇,也是河流的荣耀”,作者这样表述的理由是什么?
【3】联系上下文,请分析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4】请探究“黄河入海流”的生命轨迹蕴含了哪些人生启示。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奇怪的国王
(法)圣埃克苏佩里
①第一颗小行星上住着的是国王。国王身穿装饰着貂皮的紫色长袍,坐在简单然而很气派的宝座上。
②“有个子民过来啦!”看到小王子时,国王惊喜地说。听到这句话,小王子心里想:“他怎么会认识我呢?我可从来没有见过他!”他不知道对国王来说,世界很简单。所有人都是他的子民。“走近点,让我看清楚你的样子,”国王说,他为终于当上某个人的国王而感到自豪。小王子环顾四周,想找个位子坐下,但整个星球都被豪华的貂皮长袍给盖住了。所以他只能继续站着;由于很累,他打了个哈欠。
③“在国王面前打哈欠是违反礼仪的行为,”这位君主说,“我禁止你打哈欠。”“我忍不住呀,”小王子非常不好意思地说,“我走了很长的路,中间又没有睡觉……”这时国王说:“那我命令你打哈欠。我已经很多年没看到别人打哈欠啦。我很想看人打哈欠。快点!再打几个啊。这是命令。”
④“你吓到我了……我打不出来……”小王子涨红了脸说。
⑤“嗯!嗯!”国王回答说,“那我……我命令你有时候打,有时候不打……”他说得磕磕巴巴,似乎很生气。因为国王最在乎的是他的权威得到尊重。他容忍不了反抗。他是个专制的君主。但他又是个非常善良的人,所以他颁布的命令总是合情合理的。
⑥“我可以坐下吗?”小王子胆怯地问。“我命令你坐下,”国王回答说,同时很威风地朝里面拉了拉他那件貂皮长袍。但小王子感到很好奇。这个星球很小。国王能统治什么呢?“陛下,”小王子说,“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⑦“我命令你问我,”国王赶紧说。
⑧“陛下,你都统治些什么呢?”
⑨“一切,”国王非常简明地回答。
⑩“什么?”
⑪国王并不说话,只是挥挥手,表示他说的一切包括他的星球、其他行星和恒星。
⑫“你统治这一切啊?”小王子问。“是的,”国王回答。看来他不仅是专制的君主,他还是宇宙之王。
⑬“星星也听你的话吗?”“当然,”国王说,“它们非常听话。我绝不容忍叛逆。”
⑭这种权力让小王子感到很惊奇。要是他自己也有这种权力,那每天就不只可以看四十四次日落啦,而是可以看七十二次,甚至一百次、两百次,还不用搬动椅子!由于因为想起了那个被他遗弃的星球而感到伤心,小王子鼓起勇气,请求国王帮他一个忙。“我想看看日落……请您帮帮忙……请命令太阳下山……”
⑮“你会得到你的日落。我会命令太阳落下。但我要依照科学的统治方式,等到合适的时机再下命令。”“那是什么时候呢?”小王子问。“嗯!嗯!”国王边回答边翻看一本很厚的历书,“大概是在……是在……今天合适的时机大概是在七点四十分!到时你会发现我的命令得到很好的遵守。”
⑯小王子打了个哈欠。他很遗憾看不到日落。然后他觉得有点无聊了。“我在这里没事做啦,”他对国王说,“我要走了。”
⑰“不许走。”国王说。
⑱小王子虽然已经做好离开的准备,但又不想让这位年老的君主难过。“如果陛下你希望你的命令得到遵守,那么你可以给我下达合理的命令。比如说,你可以命令我一分钟内就离开。我觉得合适的时机已经到啦……”
⑲国王没有回答,小王子犹豫了片刻,然后叹了口气就动身了。
⑳“我任命你当我的大使,”国王赶紧大声说。他摆出高高在上的气派。
㉑“大人真是奇怪啊。”小王子心里想……
㉒小王子继续踏上了他的旅程。
(选自《小王子》,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下列对文中的句子朗读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个子民过来啦!”一句要重读“子民”“过来”,强调国王见到小王子后的惊喜。
B.“你吓到我了……我打不出来……”需要读得断断续续,体现出小王子的害怕、紧张。
C.“星星也听你的话吗?”读出疑惑、轻蔑的语气,体现小王子对国王拥有权力的怀疑。
D.“大概是在……是在……”中的“大概”要轻读,稍作停顿,读出国王的尴尬和窘迫。
【3】揣摩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他说得磕磕巴巴,似乎很生气。(加点词“似乎”为什么不能去掉?)
②“大人真是奇怪啊。”小王子心里想……(“奇怪”体现在哪里?)
【4】文中的国王和《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2、生活中,我们时常被一些事情吸引着。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种场景,有时是一种状态……它们让我们驻足、思考、发现,从而由衷地感叹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请你以《发现美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