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漫画《就这个看得很清楚》反映的内容提醒我们( )
①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
②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③捍卫国家尊严,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④应当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能只重视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的要求一致的是( )
A.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B.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C.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D.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3、关爱是风雨中为同学撑起的那把伞,是酷暑里为清洁工人递上的那瓶水,是马路上为跌倒老人搭出的那座“安全岛”……关爱他人可以( )
①传递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②赢得他人尊重,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③提升专业素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④营造良好氛围,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9年7月17日上午,江苏常州闹市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行驶中的奔驰车突然冲人非机动车道,高速行驶中撞击宝辆电瓶车。18日,常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通报、有网民针对“常州车祸”编造事故造成12死8伤的不实信息,引发部分市民恐慌。经调查,王某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散布不实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已对王某于以行政处罚,这提醒网民要( )
①严格执法,建设和谐网络环境
②远离网络,以免自己上当受骗
③明辨是非,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④遵纪守法,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工信部消息,截至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74亿元,同比增长10%。这表明( )
A.网络为科技创新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B.网络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
D.网络为教育文化的发展搭建了新平台
6、学习厨艺、了解瓜果蔬菜种植养护知识、体验剪纸非遗、调试保养机器人设备……深圳各学校结合办学特色,指向学生发展,打造个性化劳动教育课程。这一做法( )
A.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现有的生活水平
B.说明培养劳动意识全靠劳动教育课
C.表明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更有意义
D.能引导学生感悟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7、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是我们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19年6月24日,大连地铁上一名老人,因挂出“无需让座”的提示牌引发了全国网友点赞,被称为“硬核大爷”。即便老人主动提出“无需让座”,仍有许多年轻人起身给老人让座。对老人这一做法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老人懂得换位思考,理解体谅他人,赢得人们的尊重
②老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感染了周围的人,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③老人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获取相应回报
④要以老人为榜样,人人效仿他的做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20年11月19日,最高法发布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特点和趋势(2017.1~2020.6)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网购纠纷案件争议焦点中,约三成的争议涉食品安全问题,超两成涉卖家虚假宣传或欺诈。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有( )
①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②报复商家
③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控告、举报 ④用诉讼方式维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宋某承包的鱼塘被当地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造成鱼塘中的鱼大量死亡,于是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属于( )
A.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行政复议度的
D.民事诉讼
11、2023年6月5日10时许,乘坐G345次列车的旅客岳某某(男,64岁)霸占他人座位,不听从列车工作人员劝阻拒绝让座。最终,铁路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给予岳某某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围绕该案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岳某某法治意识淡薄,缺乏自律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③岳某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④违法无小事,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关于国家安全,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安全仅指国家主权、领土不受侵犯
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③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④国家安全与我们中学生没有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认真观察分析这幅漫画,下列对漫画中吸烟男子行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这是他的权利和自由,别人无权干涉②没有做到文明有礼、尊重他人
③这是不自律、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表现④无视禁烟规定和他人健康,应受到罚金处罚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4、二十大代表刘秀祥,11岁时挑起家庭重担,背母四处求学;大学毕业后,他放弃高薪回到大山,扎根乡村基础教育,立志做山村学子的“引路人”…他的事迹彰显出了共产党人为民服务、攻坚克难的责任与担当。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汲取的道德养分有( )
①承担责任是为了获得更丰厚的物质和精神回报
②因为他们勇于承担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温暖
③只有人人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④每个人首先要对他人负责,才能担负时代重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轻点鼠标年货就能到家;短视频掀起拜年新潮流;网络相连,年俗直播一“网”看遍天下;互联网平台上,剪纸、宫灯、年画、皮影等民风民俗也能传播到海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网络时代的春节同样散发出浓浓的“传统味”。这说明网络( )
①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③打破了地域界限,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④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16、“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 )
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②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③勇于承担责任 ④放弃需要付出代价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在与人交往中,“会说话”是一重要技能。下列选项中欠妥的是( )
A.小明到王芳家做客,离开时对起身送他的王芳说:“谢谢,请留步!”
B.小红想请教老师一个问题,于是对老师说:“我想跟你切磋一下!”
C.张川正与朋友们聚会,忽然有急事要离开,他说:“不好意思,我家中有事,失陪了,改天再聚!”
D.刘丽白天生病请假在家,晚上她给同桌小兰打电话说:“请给我发一下今天的课堂笔记吧,拜托了!”
18、对漫画《重视劳动教育》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A.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B.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
C.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积极探索,担负历史重任
D.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的劳动也就不同
19、“东方甄选山西行”直播活动2023年5月在山西进行。直播团队在太原、大同、朔州、忻州等地,带领全国网友沉浸式“游历”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五台山、晋祠等地。他们一边饱含深情游览山西,一边品尝山西美食为山西美食带货。短短6天时间,伴随着五千年山西文化历史的硬核输出,上亿元的山西好物销往全国,同时,山西旅游热度持续上涨。这表明( )
A.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搭建新平台
B.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D.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
20、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母女、同事——血缘关系
B.同学、兄弟——业缘关系
C.同乡、邻居——地缘关系
D.师生、业主——地缘关系
21、 关于自由,有同学认为“自由就是想干嘛就干嘛,谁也管不着,只要不犯法就行。”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辨析以上观点。
22、材料: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原则,说是除了家人、恋人和挚友亲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恰好是一米,超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的心理就会觉得相对紧张,感觉到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这就是国际上所通用的“一米线”规定。遵循“一米线”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然,更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
23、小红认为:宪法是其他所有法律的总和。
判断:
理由:
24、 社会是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绚丽的社会生活,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去参与、去探究,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了解社会、亲近社会呢?为此,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同学们分组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2)请你发言: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25、“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请你结合自己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权力过分集中、权力随意滥用,就容易产生特权和腐败。因此,必须将权力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
(1)我国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主要有哪些?注意事项是什么?
(3)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才能加强宪法监督,请你谈谈公民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27、看如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你现在的身份有哪些?请至少写出你的四种身份。
28、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多种劳动技能纳入课程。
(1)简要回答劳动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
(2)教育部将多种劳动技能纳入课程,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