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古诗文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下列古诗文与其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序号 | 古诗文 | 蕴含的道理 |
①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乐于助人,甘于奉献 |
②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真诚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 |
③ |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
④ |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 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宪法》规定人们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公民隐私安全、《刑法》规定公民行为不能触犯法律……这表明( )
①法律告知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②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只要触犯法律必然受到刑罚处罚
③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理有效的唯一准绳
④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年4月22日,王某为等待朋友共同乘车,用身体强行阻止地铁车门关闭。车站工作人员多次劝说无果,导致列车无法正常发车。公安机关根据相关规定,对王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处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可见,王某的行为是(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违背道德行为
4、《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大的方面。在自主发展方面,特别强调信息意识。作为中学生,培养信息意识,我们应该( )
A.多学习网络上的信息,尽量少关注生活与社会信息
B.减少网络使用与学习,全方位地维护各种信息安全
C.沉浸于网络生活之中,提升实际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D.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利用互联网优化我们的学习
5、“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不恰当的是( )
A.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指点说“赐教”
B.起身作别说“久违”,请人谅解说“拜托”
C.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赴约说“赏光”
D.麻烦别人说“打扰”,归还物品说“奉还”
6、八上道法学习,小明绘制下列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这说明( )
A.责任都是来自法律规定
B.承担责任一定会获得回报
C.我们只承担自愿选择的责任
D.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8、2023年11月12日,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河北省沧州市举办。小秦搜集了以下两位上榜人物的事迹,完成下面小题。
连煜轩,生前任漳州市长泰区税务局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股副股长、四级主办。他从税20年,始终勤恳敬业,长年奋战在税费征管改革第一线,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一心向党,将最后一个月工资作为“特殊党费”上缴党组织。 |
彭清林,2023年6月送货路过杭州西兴大桥时,遇到一女子落水。危急时刻,他从12米高的桥上纵身跳入江中,第一时间救助落水女子上岸。因挽救及时,女子无生命危险。事后,彭清林由于胸椎压缩性骨折住了院。当地公安授予其一等治安荣誉奖章。 |
【1】连煜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
①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②彰显了自身强烈的责任意识
③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④为我们积极承担责任树立了榜样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针对彭清林的事件,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①英勇救人,展现出高尚的品德②见义勇为,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③救人伤己,没有做到珍爱生命④关爱他人,传递了生命的温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了一些高空抛物、坠物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有效预防和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民法典和刑法修正案(十一)都有新规定,即高空抛物、坠物入法、入刑。此举表明( )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自律
②社会规则保障人们的自由,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③通过制定法律就能解决“头顶上的安全”,保护人民群众
④维护社会秩序,需要我们敬畏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中学生小刚晚上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发现一个小偷正在翻窗入室,小刚灵机一动,大喊一声:“爸爸,你该去公安局上班了!”小偷闻声而逃。小刚的这一举动说明他( )
A.凡事依赖别人,不能自主处理问题
B.凭借智慧进行自救,既敢于又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胆小、怯懦,不能勇敢面对违法犯罪
D.没有履行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义务
11、某大学依托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刷饭卡情况,为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隐形”资助。学校的这一做法,突出体现了关爱他人要( )
A.不讲原则
B.讲究策略
C.倾其所有
D.宽容他人
12、2023年杭州亚运会集结了3.76万名“小青荷”志愿者为赛会运行提供服务和保障。他们身穿湖山绿的志愿者服装,面带微笑,亲切服务。“小青荷”以实际行动( )
A.投身公益事业,为了获得回报
B.主动服务社会,践行责任担当
C.体验社会生活,借机宣传自己
D.承担时代使命,履行法定义务
13、出现在某些便利店、小卖部里的“天价雪糕”,没有明码标价,结账时会用价格“背刺”消费者。《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中明确要求: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进行明码标价,明确表示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服务。对此,你认为( )
①商家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客户,获得持久效益
②一分价钱一分货,企业要多生产价高质优的产品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直接变为经营利润
④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违规经营应受到法律制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据有关部门统计,2023年“618”期间综合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累积销售额为7987亿元,其中直播电商平台成本届大促最大亮点,直播电商累积销售额达1844亿元。这表明网络( )
A.为文化建设搭建新平台
B.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
C.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D.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
15、“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沈忠芳,历经战火纷飞的洗礼,亲眼目睹百姓流离失所的惨况,为了“再没有他国的欺负中国”,他每一天都拼尽全力,隐姓埋名60载,成功让我国无惧他国的导弹威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
②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角色和责任
③面对责任,沈忠芳院士做到了“我承担,我无悔”
④沈忠芳院士担负祖国安全的重大责任,彰显出生命的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古诗文中往往蕴含着大道理,下列古诗文与其蕴含的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学礼仪,也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礼貌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④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要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7、2023年“青年@全国两会”网络建言征集活动征集了广大青年的意见建议,把青年的真知灼见有效传递给党和政府,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助力。这( )
A.说明我国公民在网络上可以发表任何言论
B.是公民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
C.说明网络是公民行使合法权利的唯一平台
D.表明公民可以直接决定国家政策
18、某网络购物平台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客,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这反映出( )
①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③网络改变了生产方式
④网络改变了以往的消费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下列两则新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新闻一:广东湛江一住宅楼突发火灾,一名6岁男孩被困阳台,多名热心群众借助工具在货车顶上搭梯成功救下男孩。 新闻二:内蒙古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张善荣发现一名老人晕倒在地,他果断上前施救。 |
A.热爱劳动
B.关爱他人
C.爱岗敬业
D.艰苦奋斗
20、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他放弃美国高薪,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立下誓言:“我将尽我所能,帮助中国人民建立一个幸福而有尊严的国度。”他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誓言。这说明了他( )
A.维护了国家安全的权利
B.为自己名誉与利益而奋斗
C.淡泊名利,追求自身价值
D.对祖国怀有最深厚、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21、【德法同行】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广泛使用,泄露、盗取、贩卖、滥用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频发,给个人生活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为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以下是两位同学的观点。
小明:泄露、窃取、贩卖个人信息是毫无底线、见利忘义的行为,应受道德谴责。
小东:有了这些法律规定,我们再也不用为个人信息受到侵犯发愁。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评析两位同学的观点。
22、请你辨析(10分)
23、在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中规定∶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对经允许带入的,应当统一管理,除教学霭要外,禁止带入课掌。
对此,两个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甲∶使用手机是我的自由,学校侵犯了我的合法权利。
乙∶手机上网会毁掉我们,应该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24、“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25、材料一:2014年,三亚将投入28亿元用于解决三亚人民群众最急需、最盼望、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其中,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将全市8500名城市低保对象人月均保障标准由440元提高到480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将全市1万名农村低保对象人月均保障标准由360元提高到400元。
材料二: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在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中,“公平”一词共出现了20次,
引人瞩目。
(1)结合上述材料,请分析三亚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与扶持体现了对什么的追求?
(2)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系统,作为中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中的哪些行为能够体现出公平合作?
(3)怎样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加的公平?
26、学习了“合理利用网络”一框后,某校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山东临沂徐玉玉被骗猝死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公众之所以对“徐玉玉案”热切关注,不仅出于对这个花季少女不幸遭遇的痛惜、对网络诈骗之猖獗的愤慨,更出于一种期许。徐玉玉这个准大学生为何轻易被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看到诈骗分子十分熟悉和了解她的个人信息而放松了警惕。
(1)“徐玉玉案”的发生表明网络上存在哪些陷阱?
(2)“四有好网民”即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网络空间文明秩序的建立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做“四有好网民”,既是网络新文明的基石,也是网络空间新秩序的基石,更是网络强国的基石。为此,该校八年级(1)班向全校学生发出争做“四有好网民”的行动倡议。
27、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
材料二:马克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材料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获得社会经验,形成了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28、 北京市某学校八年级学生韩某,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可是自从他结识了社会青年赵某后,经常和赵某出入网吧、舞厅,没有心思学习,老是迟到旷课,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另外,由于家里给的零用钱有限,不够花,他开始小偷小摸。老师发现后,多次对他批评教育,他根本听不进去。后来因偷盗被派出所拘留。初中毕业后,他胆子越来越大,从偷同学、熟人家里的东西发展到偷商场里的东西,一次在商场里偷黄金首饰时被当场抓获。法院根据韩某的犯罪事实,依法判处韩某有期徒刑6年。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 韩某的哪些行为是违纪行为?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
(2)韩某的犯罪过程说明了什么?
(3)以上案例对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