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汕尾中考政治真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公共场合,广场舞制造的噪音,令人难以忍受。下列说法适合劝阻这类行为的是(     

①提高文明素养,规范自身行为       

②守护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

③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他人感受       

④违反宪法法律,会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已成为社会共识的是(     

A.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奉献、尊重资本

B.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土地、尊重技术

D.尊重劳动、尊重管理、尊重财富、尊重创造

3、2023年12月23日,共青团中央发布《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未成年网民突破1.93亿。未成年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1亿,网络流行语被未成年人广泛使用,网络模仿现象突出。这警示我们(     

A.短视频信息多元,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B.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C.网络交友平等自主,需要慎重结交网友

D.学会“信息节食”,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4、全国新编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讲述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渊源。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危害国家主权和利益的行为依然存在

B.国家安全就是指国土安全

C.当代中学生要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D.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5、2022年9月1日,小闽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节目依托“神奇教室+实景课堂”的形式,打造极具科技感、时代感的沉漫式课堂,让他感受到生命的奇迹,文化的博大,民族的自信,奋斗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小阔(     

①获得了物质支持

②感受到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③受到老师的表扬

④为祖国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甲不小心踩了乙的脚,甲连忙说:“真对不起,踩到您的脚了。”乙说:“没关系,难免的。”反映这一情境的恰当选项是(     

A.文明有礼,社会和谐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7、国家安全就像空气和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国家安全是(     

①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③保证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④能够给人们带来持久的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有人对世界各领域中的100名杰出人士做了问卷调查,其中61人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最喜欢的,至少不是心目中最理想的,之所以取得辉煌成绩,除了聪颖和勤奋之外,是责任感创造了奇迹。这份调查说明了(     

A.获取成功与兴趣爱好、智力因素没有必然联系

B.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一定能取得成功

C.无论何种岗位,只要有了责任感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D.对息已所从事的职业,无论是否自愿,是否喜欢,只要尽责尽力对待,同样可以做得很出色

9、某中学利用校园空地,规划出“青春菜园”作为劳动实践基地,分班开展农事活动。从此瓜果飘香,虫鸣鸟叫,菜园成为同学们劳动教育的乐园。对此,同学们众说纷纭,你支持的观点是(     

①小敏说:“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劳动最光荣最幸福。”

②小云说:“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作出更大的贡献。”

③小睿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就是要从小事做起,发扬实干精神。”

④小峰说:“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十分快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对下面的微行为进行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选项

微行为

微点评

对社区治理,建言献策

关注社会发展的表现

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尊重他人的表现

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见义勇为的表现

遇到有人赶火车插队时,建议他走快速通道

影响他人自由通行的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精彩纷呈的2023年杭州亚运会完满结束。在这体育盛事的成功离不开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①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            ②学好知识的重要性

③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④关心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新时代我国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生态环境更加清朗,文明风尚更加彰显,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下列做法能够助力网络文明建设的是(     

①在网上宣传时代楷模先进事迹

②利用网络平台发表反“台独”倡议

③抵制网络谣言,不造谣、不传谣

④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禁止②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对违反上述要求,拒不改正的,最高罚款1万元。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和停放(       

①是因为乱停乱放导致火灾时疏散逃生困难

②能够彻底解决电动自行车引发的安全问题

③说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制定规则

④给电动自行车使用带来麻烦,不方便人们出行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4、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有效方法。下列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15、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截止11月,2023年中国航天共完成了50余次发射任务,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正在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中一点点实现。这说明(     

A.我国的航天强国梦已经转变成现实

B.只有航天人才是值得尊敬的劳动者

C.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暂无发展难题

D.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16、2023年11月15日,在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时,国家主席习近平深入阐述了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他指出,美方应该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台湾问题事关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台湾问题涉及到了国家的核心利益

③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④启示我们要马上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某大学对全校36000余名本科生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出本校3606名需要帮助的学生,在保护贫困学生个人隐私的基础上,不予宣传地默默为他们饭卡充值共计72.12万元。这一举动得到众多网友点赞。网友点赞该行为主要是因为(     

A.为学生饭卡充值达几十万的大学不多见

B.关爱他人就是要在物质上给予他人帮助

C.学校充分考虑到了受助学生的内心感受

D.为学生饭卡充值就能让他们更热爱学习

18、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如下表),受到了好评。该活动告诉我们要(     

发现

观察到“水电浪费”的现象,确立“节约为荣”研究主题

调查

拟订提纲,实施调查,了解情况,做好记录

建议

运用所学,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形成报告

A.努力学习,展示自己的风采

B.建言献策, 积极维护自身的权利

C.参加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

D.走出学校,才有多姿多彩的生活

19、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寻求解决,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应是(     

A.调解

B.仲裁

C.法律

D.诉讼

20、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下列关于诚信说法错误的是(     

①诚信是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②诚信需要信守承诺,勇担责任

③大丈夫不拘小节,偶尔失信无须大惊小怪④有关他人隐私,我们应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地铁里吃东西、手机外放声音……关于地铁上的不文明行为,一直以来备受大家热议。殊不知,这些乘客的行为可能要上“乘客行为黑名单”了。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办法》在规范乘客行为方面明确了“车门或站台门关闭后扒门”等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禁止性行为及“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等影响运营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

甲:乘坐地铁是我权利,拉黑名单没有道理。

乙:自由不是任性随意,规则意识需要牢记。

对于地铁上的不文明行为,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2、某校八年级(1)班的小雨跑步成绩不错,学校运动会上,同学们想让他代表班级参加3000米长跑比赛。小雨不屑一顾地说:“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出力不讨好,费劲没意思,我才不参加呢。”

请你运用“承担责任代价与回报”的知识,对小雨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20215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在全国人民深切哀悼之时,微信用户“南望山下”在微信群发布侮辱袁隆平院士的言论,造成恶劣影响,警方接举报后,迅速将该人查获。目前,该人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小明看到此信息说:“言论自由有界限,不能诋毁英雄人物,我们要尊崇、学习英雄人物。”

请你对小明的言论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老赖”是对有偿还能力但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到期债务的人的俗称。为了惩戒老赖,自2015年12月起,“老赖”在公司登记注册环节受到限制。被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老赖”,不得在全国范围内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老赖”名单及信息一经发布,有部分“老赖”受到震慑,主动联系法院,履行还款义务。对此,有人点赞,认为:“一次失信,处处受限”,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⑴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25、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怎样规范权力的运行的?

26、从“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关键一环就是充分发挥监督执纪的威力。巡视监督持续深入,中央巡视组巡视了100多个地区和单位,实现了对地方和中央的全覆盖;纪检监察持续发力,一大批“老虎”“苍蝇”被绳之以法……事实证明,要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一系列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就必须强化党内监督,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1)中央人民政府指什么?

(2)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指什么?

(3)、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是什么?

27、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社会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不应该被忽视;但人又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壤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个人应该为社会做贡献,奉献社会,提升自己,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结合材料,依据“丰富的社会生活”一课的知识,说说个人为什么应该尽力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28、材料一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材料二   近年来,北京开展“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专项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共查找问题3000余条。因“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各区县共给予党政纪处理41人,给予行政问责3人,制发监察建议书6份,立案32件。

(1)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

(2)谈谈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如何纠正“不为”“乱为”的现象?(列举两方面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