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平天国运动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
A. 金田起义 B. 西征胜利 C. 定都天京 D. 永安封王
2、2014年是红军长征开始80周年。回顾长征之路,追寻红色记忆,当年中央红军巧妙地渡过金沙江,从此
A. 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B.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 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
D.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
A.英国
B.沙俄
C.日本
D.法国
4、李文海教授主张把中国近代109年的历史分为“1840-1895”,“1895-1919”',“1919-1949”三个阶段。请问“1919-1949”这个阶段,中国革命的重要成果包括。
①推翻君主专制
②实现民族独立
③人民获得解放
④建立社会主义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5、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个政策是在( )
A. 筹建新中国时 B. 制定宪法时
C. 修改宪法时 D. 中共八大上
6、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参观、大家在纪念馆里看不到的内容是
A. 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C. 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 D. 毛泽东和陈独秀的合影照片
7、毛泽东说:“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这说明遵义会议
A.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B.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
C.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8、“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以上挽联是为谁而写的?( )
A. B.
C.
D.
9、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 )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称帝
D.“二次革命”的爆发
10、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一一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
A. 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 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 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 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组织原则
11、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和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
A. 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 西欧城市的兴起
C. 新航路开辟
D.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3、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 )
A.重心转移
B.理论创新
C.平反冤假错案
D.拨乱反正
14、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从6月3日开始,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
15、《申报》1872年4月30日《本馆告白》: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信任听闻者,靡不毕载。从中可知近代报刊“新”在哪儿?
A.内容广泛,报道及时
B.内容爱慕求荣
C.版式新颖
D.创办最早
16、下图反映了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这一局面出现是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7、1984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实行政企分开
C.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确立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1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剧,下列素材不可以选择的是
A.廊坊阻击战 B.黄海大战 C.威海卫战役 D.平壤战役
1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出现的两次重大转折性的会议分别是( )
A.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二大
C.中共八大,中共十三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
20、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国与六个国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表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 )
A.独立自主
B.不结盟
C.“一边倒”
D.孤立政策
21、______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______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22、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23、在我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是________。
24、经过:1936年12月12日,________、杨虎城在西安扣押________,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5、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 》,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__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 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6、
(1)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
(2)中国近代割地面积最大的条约:
(3)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洋务派创办的:
(4)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说的是:
(6)“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谁说的
(7)1894年,孙中山等人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
(8)辛亥革命以 作为指导思想。
(9)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10)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徐锡麟安庆起义的革命党人是 。
27、华北危机: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________________”。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________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_____(会议)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是_____(会议)召开。
29、中共二大:时间、地点、内容:P67意义:___________。
30、根据信息提示,写出下列答案。
(1)新中国的文艺方针——
(2)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技发展计划——
(3)万隆会议提出的外交方针——
(4)对少数民族居住地方的管理方法——
(5)九年义务教育是哪一发展战略的奠基工程——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者的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
材料二: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请说出材料一所提的改革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的两个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开始于哪个城市?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什么?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32、《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影响各是什么?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民主”和“科学”是哪一运动的两面大旗?这次运动的领导人和主阵地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五十年代 冲破阻碍]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七十年代 建交热潮]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
(2)材料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中美建交是建交热潮中的关键大事,写出中美建交过程中的两个事例。
[改革开放 广交朋友]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2018年6月9日至10日,青岛成功举办了哪次重要国际会议?
(4)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