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中山中考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秋收起义后起义军退向井冈山,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并找到了自己生存发展之路。材料中的“生存发展之路”指的是(     )

A.枪杆子里出政权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以城市为中心

2、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3、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①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

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据统计中日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5、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归根结底是(     

A.世界的梦

B.国家的梦

C.共产党的梦

D.人民的梦

6、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④召开了政协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7、在中国近代,列强侵略遭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下列人物牺牲于鸦片战争中的是( )

A.陈化成 B.邓世昌 C.丁汝昌 D.聂士成

8、2009年习近平在兰考考察时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他评价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9、1941年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同志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一题词是抨击国民党制造的哪一惨案(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皖南事变

D. 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

 

10、《从晚清到民国》一书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

A.兴办洋务,自强求富 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创办工厂,实业救国 D.宣传科学,批判礼教

1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日本舰队在黄海大东沟袭击清朝北洋舰队,双方发生激战。在此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邓世昌

B.李鸿章

C.林则徐

D.左宗棠

12、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出现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中

C.戊戌变法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3、“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 发生在这个地方的历史事件是(     

A.井冈山会师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中共七大

14、1958年5月,在省委向中共中央提出的“二五”计划的建议中,钢的指标为45万吨,平均每年9万吨(1957年产量为2600吨)。6月,省钢铁工业会议在清远举行。会议要求1958年内全省建设炼铁炉1659座,产钢100万吨……使广东成为生产钢铁工业基地。这表明(     

A.“左”倾错误泛滥

B.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

C.广东成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

D.广东钢铁工业发展落后

15、“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B.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C.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D.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6、为阻止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革命党人在中国同盟会的基础上改组为国民党,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当时负责组建国民党的是(     

A.孙中山

B.宋教仁

C.黄兴

D.李烈钧

17、1950年毛泽东作诗《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指的是

A.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 国民大革命打垮北洋军阀

C. 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8、英国的外交部次官勃罗叠立克无可奈何地说:“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材料中“团匪之事”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9、《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势力已深入我国的

A. 沿海地区

B. 长江下游

C. 长江中游

D. 长江上游

 

20、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由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参议院

B. 国务院

C. 国会

D. 议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然而清政府在______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22、新中国建成的第一个汽车制造厂是______

23、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的格局。

24、______”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关英雄人物。

(1)舍身堵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壮烈牺牲:

(2)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壮烈牺牲:

26、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人物的名称。

(1)虎门销烟,反抗侵略——(2)视死如归,血战黄海——

(3)救亡图存,变法牺牲——(4)百团大战,彰显精神——

(5)舍本逐末,实业救国——

27、维新人士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和天津的《国闻报》;________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28、______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________

 

29、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______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______年夏,天京沦陷,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30、1935年爆发的 _________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请问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在侵略者坚船利炮的震慑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结合所学知识,把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①使中国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的条约是

②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写出两例中国军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

(4)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在一系列的反侵略战争中都失败了,你认为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32、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已经树立起一个和平、守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中美两国何时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与哪个国家建交后,我国的外交事业因此出现了前所未有新局面?

(3)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先后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请你写出“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缩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致远鼓辑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侮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材料二   “中国所有好斗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全民运动中见之。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呈给德皇的报告

材料三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写出材料一中列举的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史实?

(2)材料二中的运动是指什么?用所学史实说明“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3)材料三反映的情况是哪一战争之后才出现的?。

(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谈谈你的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