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南京条约》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C.英国获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D.是英国以武力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
2、1937年11月,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全国人民斗志的战役是( )
A.武汉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淞泸会战
3、“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这一年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而载入党的史册,同时又以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而载入党的史册”。材料中的“这一年”( )
A.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
B.全国开始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4、“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描绘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5、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较大起伏,但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仍然取得了一些巨大的成就,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有( )
①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的建成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④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张学良是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者。下列与他相关的事件有( )
①黄埔军校 ②东北易帜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北伐战争开始
D.南昌起义大爆发
8、有学者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被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主要是
A.要均分土地 B.要反对外国侵略 C.要自强求富 D.要发展资本主义
9、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关注和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国内考察,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内容。以上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0、一本书中出现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南方谈话”“党的指导思想”等目录。这本书的书名最有可能是( )
A.邓小平的留法岁月
B.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C.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D.邓小平的外交风采
11、制作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有关人民解放战争的时间轴中空白处应( )
A.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B.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国共两党北平和谈
12、约法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定。宪法未施行之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这规定表明临时约法( )
A.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B.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先进思想
C.肯定了资产阶级革命重大成果
D.是国会和总统共同制定的宪法
1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在各派军阀中掌握北京政府的是
A. 冯国璋的直系军阀
B. 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C. 张作霖的奉系军阀
D. 唐继尧的滇系军阀
1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B. 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C. 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中国
D. 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15、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巩固人民公社
D.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这里的“圈”及“座座城”是指
A.经济特区
B.14个沿海开放城市
C.香港特别行政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17、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国民不分种族、信仰一律平等
D.参议院辅佐大总统行使行政权
18、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的是
A.北伐战争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一二·九运动” D.“四一二政变”
19、《毛主席语录》,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编辑出版毛泽东名言警句选编本,发行量高达50亿册,位居世界第二。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又是红色领袖的经典言论,普遍称为“红宝书”。“红宝书”之所以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风靡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伟大号召
B.文化大革命中的个人崇拜
C.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著作
D.新中国人民读书热情高涨
20、1919年,上海各界人士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的“亡羊”喻指:( )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B.军阀割据混战
C.北洋水师黄海激战
D.袁世凯复辟帝制
21、美国内战根本原因:南北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焦点是_______的废存问题).转折点:1862年9月,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______和_________。作用:激发了___________的革命积极性。踊跃参军,____了战场不利的局面。美国内战影响:①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______________。(性质)②美国维护了___________,废除了_________。③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_______率先打开日本国门,强行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
2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23、鲁迅的《________》,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有力地驳斥了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伦”的错误观点,为抗战指明了方向。
24、___________ 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25、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_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2)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3)枣宜会战牺牲的爱国将领——
(4)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7、1900年6月,英、_____俄、日、法、________、意、奥八个国家拼凑了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的率领下,从天津乘坐火车向北京进犯。
28、____________于1839年6月在虎门销毁110多万千克鸦片,他一生力抗西方入侵同时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9、________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统一全国;________年,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30、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按下列提示探究问题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
(1)中国近代史上台湾问题的有关史实回顾:
1895年《( )》签订,台湾割让给( );1945年( )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年,( )(原因),造成台湾与大陆分离现状。
(2)两岸关系发展历程:
①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对台基本方针是( )。
②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实行“( )” ;同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
③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④1990-1991年,两岸分别成立“( )”和“( )”(民间组织)负责两岸经济型、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⑤1992年,两会各自以口头的方式达成了共识,称为“( )”。
⑥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 )。
⑦2005年,( )访问大陆。
⑧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与( )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综上所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风愿,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3)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详细时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 );经过( )两国共同努力,于( )(详细时间),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4)请你至少从两个方面阐述港澳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
(5)概述港澳回归的重大意义?
31、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32、回答下列问题。
(1)1905年同盟会成立,其机关刊物是什么?孙中山根据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辛亥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两大口号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3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21年9月26日致电朱立伦,祝贺其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期望两党登高望远,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守民族大义,勤力合作,为同胞谋福祉,为台海谋和平,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是谁?
(2)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重大的成就是什么?
(3)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哪里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4)从国共两党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4、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 殖民地人口(万人) |
英国 | 14 | 3350 | 39350 |
俄国 | 2.6 | 1740 | 3320 |
法国 | 6 | 1060 | 5550 |
德国 | 16 | 290 | 1230 |
美国 | 38 | 30 | 970 |
材料二: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三:19世纪末,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材料四: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历时4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交战国在战争中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装备,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伤亡。据统计,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
(1)由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德国和“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分别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一战为何一战死伤人数如此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