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果洛州中考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指出:“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一种政治力量代替另一种政治力量,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它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根本性变化”的表现不包括

A.民族解放

B.国家独立

C.人民当家作主

D.与西方国家建交

2、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表1所示内容,表明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表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表

地区

名称

成立时间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

宁夏回族自区

1958年10月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西部大开发

D.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

3、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权,内除国贼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废除“二十一条”

4、下列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按开始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淞沪会战       ②平型关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④武汉会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5、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是和(   )签订的。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6、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当时“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及推行

B.“文化大革金”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位

7、林则徐禁烟运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

A. 维护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B.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 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D. 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利益

 

8、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鲁迅—《狂人日记》

B.徐悲鸿—《愚公移山》

C.田汉—《黄河大合唱》

D.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10、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A.10个主席团轮流处理城邦事务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

C.农民可以担任祭祀的职责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11、下图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人物,以下简短说明与图片人物相吻合的是

A.创办《新青年》杂志,率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

B.发表文章,歌颂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

C.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主张兴办洋务

D.创作《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

12、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大跃进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3、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鸦片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第二次鸦片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14、1936年,张学艮、杨虎城联合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一二·九”运动   D. 八一三事变

15、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反映的时代最强音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共和

C.抗日救亡

D.和平建国

16、下列哪项属于辛亥革命重要成果?(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

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7、时下人们爱用“最美”这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是(     

①黄继光②董存瑞③邱少云④王进喜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8、下列活动不是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

A.兴办新式学校

B.筹建海军

C.兴办军事工业

D.废除科举

19、1917年,《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该文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陈独秀

D.李大钊

20、毛泽东主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一五”计划的重点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农业

C. 优先培养建设人才

D. 优先发展轻工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__(人物)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2、美国内战根本原因:南北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焦点是_______的废存问题).转折点:1862年9月,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_______________。作用:激发了___________的革命积极性。踊跃参军,____了战场不利的局面。美国内战影响:①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______________。(性质)②美国维护了___________,废除了_________。③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_______率先打开日本国门,强行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

23、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  ____要求剪去辫子。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_______的服装一律废止_____、西服、新式旗袍流行起来。

24、请你给材料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5、被称为“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长征于_________年10月结束,红军二、四方面军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在甘肃_________地区胜利会师。

26、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 ______

27、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影响(标志):___________。牺牲的爱国将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____沿海城市。

29、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  )”的方针,此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

30、1970年,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的国民党将领是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72周年庆典反映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可是,随着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也曾陷入过落后、屈辱的境地。铭记历史,才能知耻而后勇。

(1)请依据表格中提示,完成填空

战争名称

侵华国家

主要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①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变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

 ② 

进一步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③ 

日本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俄、英、美、日、

德、法、意、奥

 ④ 

中国完全陷入

 ⑤ 的深渊

(2)从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学习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3、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事件。运动中提出的口号。

(2)维新派在制度变革上做的一次尝试。

(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

(4)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的革新运动。运动中标举的口号。

(5)从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自洋人构衅以来,至今数十年矣。迨咸丰年间,内患外侮,一时并至,岂尽武臣之不善治兵哉?抑有制胜之兵,而无制胜器,故不能所向无敌耳。”

材料二: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孙中山先生的名字是一个伟大的界碑。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江泽民

材料四: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用一句话概括他们发起的这一运动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中,“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在中国后来转化成了怎样的实际行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先生是怎样开启“新时代”的。

(4)据材料四,分析新文化运动存在的局限性。请你谈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