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荆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战场位于徐州东北,双方廛战近20天后,中国军队消灭敌人精锐部队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该战役的指挥者是(     

A.李宗仁

B.林彪

C.彭德怀

D.张学良

2、唐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C.藩镇割据的局面结束

D.宦官专权结束

3、在中华大地上,他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被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他是(     

A.李鸿章

B.梁启超

C.孙中山

D.李大钊

4、1757年之后,广州成为清朝唯一对洋商开放的口岸。1846年,“各国运往内地的通商货物,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导致这一变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召开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七大

6、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退位的皇帝是

A. 道光帝

B. 咸丰帝

C. 光绪帝

D. 宣统帝

7、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状况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8、1978年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邓小平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1954年宪法的制定

C.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10、诗词是诗人心情以及客观现实的反映。下列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七律诗,诗中毛泽东的前后心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因素不包括(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A.结束王明“左”倾错误统治

B.开展游击战争

C.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D.经过重重险阻,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11、“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2、“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为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实业救国”

13、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     

A.帝国主义的破坏

B.不充分发动群众

C.清朝统治的腐朽

D.资产阶级软弱性

14、“中国共产党认为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我全民族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并协同英、美、苏及一切盟邦巩固国际间的持久和平。”中国共产党这一宣言发表是在( )

A.西安事变前夕 B.卢沟桥事变前夕 C.重庆谈判前夕 D.新中国成立前夕

15、为纪念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英雄壮举,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其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A.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

B.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

C.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16、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位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7、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 )

A.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 中共“七大”的召开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8、1937年10月,美国记者斯诺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他在书中讲到“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是指(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红军长征

D.解放战争

19、《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增辟通商口岸

B.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潮列岛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20、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文章中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哪两个事件有关?

A.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二大

B.一五计划的完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三大

D.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   中共十五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事件__,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事件__

22、填空题。

1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开端。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规定不分男 女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后期,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洪仁开写成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

31875年,左宗棠采用______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______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4)义和团的口号是______

51912年,孙中山在______宜誓就职,宣告______临时政府成立。

61912年改组国民党的是______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______宜告独立,护国战争爆发。

7)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是____________

23、1927年4月,_______________成立,它代表____________的利益。

2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______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______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5、1927年8月1日,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6、填空题。

(1)抗美援朝中,司令员是_____。我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_____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如两弹元勋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等。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我国进入_____新时期。

 

27、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克服1959-1961年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28、_________________》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9、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派的第一枪。

30、____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1)中国梦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3)内容分别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32、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了哪五大军种。

33、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刹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材料二这一组织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项主要职能是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在中国政治体制中参与国事、发挥作用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体现了这一组织的性质和特点,是其区別于其他政治组织的重要标志。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颁布的?

(2)材料一中,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为此,建国之初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实行了何种政治制度?

(3)材料二中“这一组织”指什么?“这一组织”在建国后做出了哪些贡献?

(4)简述上述政治制度的施行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