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北海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班级举办“近代化艰难起步”图文展,拟分“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四个篇章。应入选“自强求富”篇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农民”“生产合作社”“1956年”通过这几个关键词判断,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行业是(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轻工业

3、在广东省徐闻县前山镇南安村,有一位何姓八旬老人珍藏着一张1953年4月11日由当时徐闻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当地人民政府颁发的农村第一代土地房产所有证,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段历史是

A.抗美援朝

B.开国大典

C.土地改革

D.西藏和平解放

4、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是指新中国成立到

A. 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B.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 一届人大的召开

5、根据201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海军所有舰艇数量总共约为300艘。包括2艘航母,10艘核潜艇,另外还有50艘常规潜艇,54艘护卫舰,33艘驱逐舰,86艘近岸导弹艇,59艘两栖舰艇等。这些数据反映出,我国海军(     

A.是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B.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C.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D.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艇

6、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B.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C.共和国的外交成就

D.现代科技文化成就

7、“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与之相关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开幕式上中国军人潇洒举旗、庄严升旗震撼全场。升旗时奏响的国歌,是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这首歌曲作者是(       

A.聂耳

B.田汉

C.冼星海

D.赵树理

9、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发动武装起义,该起义是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0、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以下情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C.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D.左宗棠率清军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11、1938年6月,为了防止日军沿平汉线南下,蒋介石命令驻守河南的国民党军队秘密在郑州花园口炸决黄河大堤,“以水代兵”,史称“花园口决堤”。以下关于花园口决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造成了黄河改道

B.给黄河下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C.为武汉会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为保卫武汉争取了时间

12、《古田军号》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影片,将于2019年择档在全国院线上映,献礼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古田会议上确立了

A.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 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13、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4、1946年至 19 48 年,华北、东北解放区有 2 0 0 万人参军。此外,山东解放区有 58 0 万农民、冀中解放区有 480 万农民,随解放军出征,承担抬担架、运粮草、送弹药、救伤员等任务。下列对这一局面出现 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 中共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C. 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D. 中共领导的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1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什么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

A. ”一五”计划实施

B.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 土地改革

D. “三大改造”

16、“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农民战争(     

A.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

B.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7、下列对西安事变发生原因的看法,错误的是( )

A.日军对南京人民进行血腥大屠杀

B.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的联合抗日主张

C.蒋介石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红军

D.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华北,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18、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才发现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说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

A.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19、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科学

D.三民主义

20、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涌现出了许多战斗英雄和功臣集体。其中,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彭德怀

D.雷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上映的《_______________》。

22、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____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23、______ 标志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______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4、1956年,毛泽东在科学文化工作中提出“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______”,学术问题上“______”。

25、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马其顿君主是______

26、1951年,____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1956年底,______________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______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8、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1)主张西藏和平解放的宗教领袖----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放军的好战士代表----

(3)被誉为“铁人”----

(4)战斗英雄,严守潜伏纪律被火吞噬----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标志性事件。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______

(2)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______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说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是哪场运动的标语?这场运动发生在什么时间?运动前期的地点是哪里?今天,我国的哪一个节日来源于这场运动?

32、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发生于哪一年?

(2)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3、台湾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请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基本方针

(1)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前提基础

(2)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民间团体

(3)请写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促进统一,海峡两岸成立的民间团体名称。

贡献力量

(4)你将来能为祖国统一做出怎么样的贡献?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二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四中国近代史“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由此展开了什么事件?

(2)材料二是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的誓词。为“巩固中华民国”,这位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哪一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指这场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它们分别指什么?

(4)材料四中“新的社会力量”指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