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是共产党干得委实漂亮,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该材料评价的是( )
A.西安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
2、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事件
①遵义会议
②泸定铁索桥
③红军过草地
④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③
D. ③④①②
3、下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杰作,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
A.清朝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C.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观察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能力要求之一。如图军事行动
A.推翻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使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5、《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表现是
A. 深入到中国内地
B. 集中到沿海一带
C. 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D. 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 年)》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这一“冒险”的结果是( )
①中朝人民取得胜利 ②为中国赢得了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中国成为世界一流军事强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155个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均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主席、州长、县长或旗长,均由实施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这表明( )
A.民族地区人民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
B.民族地区社会地位等级的差距
C.民族地区文化得到保护
D.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繁荣
8、一百多年前,一份杂志的创办,拉开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大幕;一群仁人志士的呐喊,如同一声春雷,唤醒了中华民族。这里的“呐喊”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9、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魏源在下图所示著作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 自强与求富 B.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民主与科学
10、下列哪次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戊戌变法 D. 日本明治维新
11、1919年6月6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 工主张。通过上海的三罢运动,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1919年 6月6-9日,上海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罢工。上海工人罢工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这充分 表明6月3日以后
A.北京学生开始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B.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工人运动
C.工人阶级开始与学生联合进行斗争
D.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12、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这段话说明洋务运动(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企业
C.建立新式海军
D.没有改变封建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13、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改称《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此人
A.首先提出了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 B.发表了《狂人日记》
C.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14、某学校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探究学习时,搜集到以下词语:“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二十大”、“中国梦”,由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做这样的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百团大战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台儿庄战役
16、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7、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湖北织布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福州船政局
18、下图读书卡片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口号:“扶清灭洋”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
A.天津保卫战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二七大罢工
19、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全面战争。下列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百团大战 ②武汉会战 ③淞沪会战 ④中共七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20、1907年在浙江绍兴准备响应起义的女革命党人是( )
A.刘道一
B.蔡绍南
C.徐锡麟
D.秋瑾
21、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1)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迈入了核大国行列。
(2)大包干,春潮涌,走向希望的田野,在安徽________感受十八户农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五时期”修建的________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22、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3、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1919年李大钊的文章《____________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4、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会议是—— 。
25、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________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国民革命失败了。
2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两个自治区成立的时间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47年5月1日成立的自治区
B.1965年9月9日成立的自治区
27、_____年7月,中共二大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_____。
28、14——16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______。
29、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发生在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红军长征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是什么?这次会议作出哪些重大决策?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32、近代中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方式被迫融入世界,请你根据列强于1840年、1894年、1900年发动的侵华战争分析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3、列举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国旗、代国歌。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中国带来哪些变化?
材料二 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2)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富国强民”道路的名称。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3)除材料三中提及的中美、中日关系外,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还取得哪一重要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材料四 70年光阴,中国以“惊人一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历程,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中国跨度,铸就了新中国辉煌的发展历程。
——新华网《中国跨度》
(4)材料四中70年中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