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今,我国处于全球第一位行业的是
A.汽车制造业
B.造船业
C.铁路运输业
D.电信网络和用户数
2、1922年,中共召开二大。大会制定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C.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D.领导和组织工人阶级,掀起全国工运高潮
3、“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爱国之豪杰共图之。”为此孙中山进行的斗争是
A.二次革命
B.辛亥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战争
4、土地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
A.拜上帝会
B.《劝世良言》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5、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 国民政府北伐 B. 九一八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重庆谈判
6、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④处应填写的是( )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7、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
C.武昌起义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
D.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
8、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
A.国民革命
B.工农武装割据
C.全民族抗战
D.解放战争胜利
9、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共产主义时代
10、1917年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下列运动中哪个主要是为剪掉同学们“心中的辫子”?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11、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从而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下图漫画出现的背景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C.《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12、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其中在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①关天培②丁汝昌③陈化成④聂士成⑤邓世昌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②⑤
D.①③⑤
13、拜占廷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被下列哪个帝国灭亡?
A.亚历山大帝国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C.波斯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4、“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材料中的“两大政治运动”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
B.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15、2017年,日本“出云”号护卫舰于15日亮相由新加坡海军主办的国际观舰式,其前身系淞沪会战日军主力巡洋舰。70多年前的淞沪会战
A. 新四军奉命参加了会战
B. 日军占领上海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C. 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 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16、2019年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这也意味着,离家一个半世纪有余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正式回归。这个艺术珍品流失在海外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17、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
A.朝鲜
B.苏联
C.蒙古
D.越南
1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达成了
A.《论统一战线》 B.《论解放区战场》
C.“双十协定” D.《论联合政府》
19、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他们报道的相关事件是
A.中共七大召开 B.接受日本投降 C.北平和谈 D.重庆谈判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 进行三大改革
C. 实行赎买政策 D. 进行民主改革
2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军在______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2、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____”。
23、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第一个胜利是( )
24、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5、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到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的转变。
26、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
27、1945年4至6月,中共七大的召开,确立了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28、中共诞生的标志:“一大”召开:时间:1921年7月,地点:___________,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主要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国际代表:马林
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29、中国近代第一块被割让的土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
30、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由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片《__________》。
31、19世纪中后期,为挽救民族危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先后进行了不同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材料三:康有为虽然能把皇帝拉拢过来作为权力的法律来源,但他忽略了国家的真正权力是在太后手里这一明显的事实。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天真地相信在皇帝的支持下,能克服一切困难。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最终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
——摘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他们(维新派)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赫德
(1)结合材料一,请列举出这一历史事件中的的一位中央代表人物和一位地方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自强运动”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自强运动的特点。
32、国共两党关系对中国政局有很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进行的战争名称。
(2)分裂:1927年哪一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
(3)合作: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哪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分裂:请写出1948年——1949年国共之间进行主力决战的三次重大战役名称。
(5)感悟: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对历史的影响中,你能总结出什么道理?
33、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这一伟大构想是由谁提出来的?
(2)举出这一构想成功的两个范例。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
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2)材料二中揭开“变法维新”序幕的事件是什么?列举为“推翻旧王朝,建立共和国”牺牲的烈士2名。“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
(3)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怎样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