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丽江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能够说明材料中加快的主要表现是

A.洋务派创办近代工矿企业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洪仁玕著成《资政新篇》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制约了王权。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制

C.联邦制

D.君主立宪制

3、蔡元培先生1925年曾经撰写过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该挽联是写给谁的(  

A.袁世凯

B.林则徐

C.孙中山

D.宋教仁

4、下列城市属于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①珠海②上海③广州④厦门

A.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权利法案》

D.《罗马民法大全》

6、《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著名画家蒋兆和为新中国诞生创作的庆生之作。画面中人物着工农服装,高举红旗,目光坚毅,动作有力;背景欢呼的人物作虚化处理,突出了主体形象。画面中两位工农代表了千千万万受苦的中国人民,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代表了新中国的活力。“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7、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创作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包括

①鲁迅的《狂人日记》②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③周立波的《暴风骤雨》④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康乾盛世

B.鸦片战争

C.虎门销烟

D.第二次鸦片战争

9、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列关于新中国的成立表述有误的是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结束

C.中国从此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D.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10、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我国将要实现的目标是

A.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使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1875年,清政府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是

A. 左宗棠

B. 张之洞

C. 李鸿章

D. 杨秀清

12、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不包括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C.宣布西藏和平解放

D.改北平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13、陈独秀曾撰文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  )

A. 自强、求富   B. 英国、美国   C. 俄国、日本   D. 民主、科学

14、1997年内地来自香港的实际使用资金额达206亿美元,2016年上升到815亿美元。香港也是内地最主要的投资目的地,2015年内地经济对香港直接投资的金额达898亿美元,较2005年增加超过25倍。这表明香港的回归(  

A.加大了香港对内地经济的依赖性

B.推动了香港和内地经济的共同发展

C.便利了香港和内地各方面交流

D.消除了香港和内地经济发展上的矛盾

15、1894年12月间,日本舆论广泛讨论中国割地的问题时,其建议之一就是“口口永久割让给日本”。口口是指(   )

A.台湾 B.澳门 C.厦门 D.宁波

16、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宣布:“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此举目的在于(       

A.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确定避免内战与和平建国方针

C.推动全国对日军进行战略反攻

D.认同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

17、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先进人物与其先进事迹搭配不正确的是

A.王进喜——“铁人”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雷锋——“解放军的好战士”

D.钱学森——“计算机之父”

18、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9、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外因是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北洋军阀的割据纷争

20、《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 胡适   B. 邓世昌   C. 鲁迅   D. 李大钊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2、“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

23、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____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史称西安事变。

24、洋务运动口号______________,新文化运动口号______________

2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9月制定的《______》,______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6、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政策是,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7、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8、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_____(地名)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5年底,为反对袁世凯的复辟,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_____(事件)爆发。

29、如图所示,________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________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解放。

30、实行()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6年,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2)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主题的会议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2、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包括哪些内容?简述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意义。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列举“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写一个

(2)小历同学认为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片面发展重工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什么大事?

(2)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

(3)材料二中“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什么协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