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1年7月,上海,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的一次聚会,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他们的聚会目的是
A.组织工人参加五四运动
B.建立工人阶级政党
C.交流马克思主义学习心得
D.制定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方案
2、关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目的是促进中国对外开放
B.使美国获得与列强均等的贸易机会与特权
C.使中国沦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
D.暂时缓和列强在瓜分中国之间的矛盾
3、有人说:“洋务运动(19世纪60到90年代)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 这两次战争分别指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在民国时期的题材影视剧中,国民党内部的称呼一直是一个颇具时代感的元素,一般都称蒋介石为“委员长”“总裁”等,但是胡宗南、杜聿明、戴安澜、张灵甫等在他面前却称其为校长,这主要是因为蒋介石曾
A.担任黄埔军校的校长
B.建立南京政府
C.指挥北伐战争
D.参加南昌起义
5、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认识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作家彭塔诺说:“我创造了自己”。这些言论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自由主义
B.神权至上
C.启蒙思想
D.人文主义
6、鸦片战争的民族英雄中,领导禁烟运动的钦差大臣是
A.琦善 B.黄爵滋 C.林则徐 D.关天培
7、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二幅浮雕,描述的是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的场景。这块浮雕可用于研究(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8、以下对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A.辛亥革命后,仍然有人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B.新式婚礼取代传统婚礼成为主流
C.人们相见大多行握手鞠躬礼
D.公众场所已无传统长袍马褂的身影
9、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其中有两处位于同一省份,这个省是( )
A.浙江
B.广东
C.江苏
D.福建
10、这次会议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九大
11、《拉贝日记》记载,“整座城市(南京)约有三分之一被日本人纵火焚毁……整座城市被枪杀的或被其他方式处死的人暴尸街头,随处可见。”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的( )
A.横征暴敛
B.贪得无厌
C.愚昧落后
D.凶恶残暴
12、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3、下列人物领导了黄花岗起义的是( )
A.陈玉成
B.邓世昌
C.秋瑾
D.黄兴
14、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迫使外国烟商上缴鸦片237万斤,并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这位钦差大臣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关天培
15、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乃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兵(顾)。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这一宣言旨在( )
A. 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B. 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
C. 反对袁世凯解散国会 D. 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
16、在西部大开发中,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是( )
A.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全部整族脱贫
B.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C.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D.川藏公路通车
17、去年以来,《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等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不断热映,激发了人们对志愿军战士的无限崇敬。以下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
A.关天培
B.邓世昌
C.黄继光
D.赵登禹
18、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只有党员420人,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开时党员人数发展到994人,到1927年4月,党员人数已达到近6万人,并培养出大批骨干人才。工农运动在南方各省蓬勃发展,各地的农民协会和工会纷纷成立。以上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北伐的胜利进军
③中国共产党深入工农群众 ④抗日根据地巩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 )
A.朝鲜停战协定
B.和平解放北平协定
C.上甘岭停战协定
D.双十协定
20、《中国近代经济史》中说:“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颁布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令,鼓励创办实业,发展近代工业。”材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后我国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B.甲午中日战争后我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C.辛亥革命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艰难曲折
21、____________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____________,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2、1948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邓小平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____战役,歼灭了大量敌军。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___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3、1929年12月,在________会议上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24、补充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
(1) 在其编著的《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的主张。
(2) 年, 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并改名 ,以此作为都城。
(4) 年,清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
(5)1895年, 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6)1898年,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戊戌变法的正式开始。
(7)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打出了“ ”的旗号,揭开了反帝斗争的序幕。
25、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_________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了“_________”的道路。
26、1894年是农历的________年;1898年是农历的________年;1911年是农历的辛亥年。
27、相关链接题。
(1)1839年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事件:____________。
(2)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_。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纵火烧毁圆明园的军队:____________。
(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____________。
(5)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者:____________。
28、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121页最后一段
落后原因:民族工业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压迫。
29、填空题
(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____);1860年10月,(_____)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____)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____)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工业。
(3)(_____)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革命军在(_____)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队伍到达(_____)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5)(_____)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1947年夏,刘伯承、(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
30、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
31、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3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如何?面对如此情况,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是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的?它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山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全面小康,100年波澜壮阔,100年壮丽辉煌。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湖红船”上召开的什么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八一枪声”发生在什么地方?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3)秋收起义后,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4)在井冈山土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5)“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是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
(6)“长征壮歌”中我党在1935年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7)长征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8)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神?
(9)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我党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了一次什么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把哪一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抗争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在惨遭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中,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探索
材料一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囯历史进程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如图。
(1)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说说导致“开始下降”的事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开始下降”: “降到谷底”: 影响:
洗雪国耻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朗》
(2)材料二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主要表现是什么?
光辉历程
材料三 下表
(3)材料三是李明同学在复习时归纳的“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专题的部分内容。其中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