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丽水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有学者说“民国二十九年,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这场“合适的仗”是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皖南事变

2、《复兴之路>一书中说:”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此观念最早可能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义和团运动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3、中国同盟会成立后,正式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其核心是(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4、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很多主张立宪的人士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纷纷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C.中国人民彻底认清清政府的本质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表中的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鸦片战争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太平天国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C

洋务运动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D

辛亥革命

宣告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终结

A.A

B.B

C.C

D.D

6、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被誉为“铁军”的队伍是   (   )

A. 黄埔军校学生军   B. 蒋介石的军队

C.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D. 吴佩孚的军队

7、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来封建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里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A.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B.反帝反封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8、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指出,要建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 )

A.自由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国营经济体制

D.计划经济体制

9、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下列历史人物与该主题密切相关的是

A.

B.

C.

D.

10、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退位的皇帝是

A. 道光帝

B. 咸丰帝

C. 光绪帝

D. 宣统帝

11、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这主要是指洋务运动()

A. 创办新式学堂   B. 兴办近代企业   C. 建立现代海军   D. 传播西方思想

12、1936年李宗仁发表了《焦土抗战论》,表示“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表现中华民族自存自立之伟大能力与精神。”李宗仁抗战志向与决心在下列哪次战斗中得到体现(   )

A. 血染卢沟桥   B. 平型关大捷   C. 血战台儿庄   D. 百团大战

13、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他是

A.蒋介石

B.陈独秀

C.康有为

D.孙中山

14、“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C.袁世凯称帝

D.清帝复辟

15、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条约内容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虎门条约》英国政府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B.《天津条约》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通商口岸

C.《马关条约》规定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D.《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6、“双十协议”的发表,国内一片欢呼,人们奔走相告,英国《泰晤士报》评价它为“一项令人满意的联合声明发表了,因为它至少是暂时地内战的可能性不再突出”,但不久这种局面就遭到破坏,原因是(  )

A.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军,发动内战

B.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

C.国民党军队闪击延安

D.国民党发动对陕北解放军和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

17、遗址不仅携刻着民族的历史足迹和文化传统,而且书写着不懈抗争的历程。下列遗址共同见证的历史进程是(     

             古田会议会址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A.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B.国共对立,星火燎原

C.农民起义,武装抗争

D.北伐烽火,工农运动

18、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华北组织了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了大量交通线。这次战役是

A.平津保卫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9、在英美盟军接连失利的时候,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消息传到海外,罗斯福总统发送贺电称:“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抗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誉。”这表明,此次会战(     

A.揭露了日军的野蛮行径

B.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C.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声望

D.促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0、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是

A.侵略势力削弱

B.全体中国人盼望

C.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D.租界期限已到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⑩“______”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______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22、1929年12月,在_____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_地区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3、背景: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________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他认识到只有推翻________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24、兴起:1895年,________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5、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_____________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

26、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解放战争中的______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7、1927年4月,_______________成立,它代表____________的利益。

28、阅读下边地图,请把字母所代表的的地名写在空格里。

(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A处是_______,英国侵占的中国领土B处是_______

(2)《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最远处C处是_______,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D处是_______

(3)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列强的侵略势力由_______深入到_______

29、1864年夏,湘军冲入城内。_____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_____农民运动失败。

30、___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___________年中国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根据不平等条约的影响提示,写出不平等条约名称。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2)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

(3)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的条约是

32、阅读下列材料: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请完成:

(1)你知道深圳属于哪个省份吗?

(2)深圳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3、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是我国颁布的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哪一年?是对哪三方面的改造?

(3)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内容有哪些?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史》

(列强侵华)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材料一:1839年6月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1)阅读材料一,指出材料中的“运动”“战争”分别指的是哪两个事件?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

(2)材料二中的“绅士”指的是谁?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这场战争中哪一条约的签订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材料三:1895年3月,在日本广岛马关春帆楼,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停战条件举行谈判。

(3)材料中所提的“停战”指的是哪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指哪一事件?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4)材料中提到的“礼物”指的是什么?这份礼物中的哪一内容能够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5)学习了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