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开天津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改订条约》
2、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未来,中国进行着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 1949年9月 B. 1949年10月1日
C. 1950年10月1日 D. 1921年7月
3、“文革”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科学教育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芮恩斯在《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中写道:“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 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有( )
①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②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③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④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次战役指挥人物(从左到右: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的历史合照,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7、康有为认为严复“中国西学第一”,主要是因为他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把西方什么理论介绍到了中国,鼓吹变法。
A. 进化论学说 B. 神创造世界 C. 人文主义 D. 马克思主义
8、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强租旅大租借地的是( )
A.德国
B.沙俄
C.英国
D.日本
9、以下报刊中,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的是( )
A. 《新青年》 B. 《民报》 C. 《申报》 D. 《万国公报》
10、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罗盛教
D.杨根思
11、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B.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圆明园
12、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历史观点?( )
A.“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受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B.袁世凯废除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1915年底,蔡锷等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13、民国初年,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下图所示的是。
A.剪发辫
B.易服饰
C.废缠足
D.改称呼
1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内改革的重点是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教育体制改革
15、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曲线图,其中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B.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C.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6、某同学计划寒假去参观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上海
17、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马克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太平天国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现在( )
A.《虎门条约》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均田免粮”的口号
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A.新中国成立的问题
B.抗美援朝问题
C.土地革命问题
D.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19、清朝前期加强对西北地区统治的措施不包括。
A. 粉碎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
B. 设置伊犁将军
C. 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兼管军务和民政
D. 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2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如图场景的出现反映我国( )
A.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B.民族自治机关拥有自治权
C.注重发展边疆地区经济
D.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21、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____,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2、洋务运动的影响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运动。
(2)积极: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消极:根本目的是巩固和维护清朝的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____的道路。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共同构成了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2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
25、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______水稻。
26、1885年,清政府成立______,统一协调指挥北洋舰队等,同年还在______建立行省。
27、(_____)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_____)年7月7日,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城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8、____________年,中共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
29、图A中①处河流的名称是______;图B所示人物在图A中②处壮烈牺牲,②处的地名是______。
图A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 图B 黄继光
30、构筑历史发展的时序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A事件反映的是哪次农民运动:________。
(2)B事件中这一阶级派别努力的目的是:________。
(3)C事件中在黄海海面“以死壮军威”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4)E事件中所签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________。
(5)D、F两个事件共同的特征是学习西方的:________。
(6)G事件中所标举的口号是:________;其代表人物中最早宣传马克克思主义的是:________。
(7)通过观察以上年代尺所呈现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史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线索是:________。
31、阅读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传单)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1)上述传单和口号出现在哪次事件中?该事件爆发于何时何地?(3分)
(2)从材料二中可看出该事件的斗争目标是谁?(2分)
(3)这次事件结果如何?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32、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由此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
33、在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此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
(2)1895年,因为哪一次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3)哪一战争失败后中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
34、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影响世界局势。但建国以来,中美关系一波三折,在曲折中走向发展。回顾中美外交之路,旨在寻求最佳合作途径,谋求世界和谐发展。
(1)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说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的关键一年?
(3)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标志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事件是什么?
(4)2010年2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就中美关系的前景引用了一句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你认为当今中国要走好中美外交之路应当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