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青年杂志》创办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发表
2、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条款中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A.赔款白银4.5亿两
B.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3、“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这是蔡元培先生为孙中山先生书写的挽联中的上联,其中“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是指( )
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民族民主革命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4、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刑相当等三个基本原则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目前,中国军队改革获得突破性进展,向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迈出了“关键一步”。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开始于( )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井冈山会师
D.黄埔军校的建立
6、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回顾历史,甲午战争中被日寇侵占的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回到祖国怀抱是在
A. 北伐胜利时 B. 抗战开始时
C. 抗战胜利后 D. 新中国成立时
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C.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族抗战
D.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8、我校初二①班同学在学完“三大改造”后对其实质进行了讨论,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 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 个体劳动者互助合作
C. 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 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9、“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式,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这种“和平方法”指的是
A. 赎买政策 B. 实行股份制 C. 廉价收购 D. 无偿没收
10、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1、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
A.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12、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这场战役是( )
A.汀泗桥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辽沈战役
D.抗美援朝
13、八国联军侵华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侵略的斗争。这一反侵略的斗争是指(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洋务运动 D. 禁烟运动
14、“飞身堵枪眼”、舍死忘生夺胜利的战斗英雄牺牲在
A.邱少云、台儿庄战役 B.董存瑞、辽沈战役
C.罗盛教、渡江战役 D.黄继光、上甘岭战役
15、口号是旗帜,也是激人奋进的明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近代出现的口号,正确的是( )
①自强求富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扶清灭洋 ④变法图存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16、探究历史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A.休养生息——改变了汉初经济凋敝的局面,社会局势逐步稳定
B.文景之治——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C.黄巾起义一—是东汉灭亡的根本原因
D.八王之乱一—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高潮
17、下图为某历史兴趣小组做的历史人物研究性学习展板,你认为最合适入选的人物是
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天京陷落
A.洪秀全
B.张之洞
C.曾纪泽
D.曾国藩
18、以下信息不能从下图中获取的是
A.事件发动者 B.事件的名称 C.主张及要求 D.解决的方式
19、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0、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战役时间 | 指挥者 | 消灭日军 | 所属战场 | 重大意义 |
1938年春 | 李宗仁 | 10000多人 | 国民党正面战场 | 打击日军嚣张气焰, 鼓舞中国抗战士气 |
A.台儿庄战役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对日寇的最后一站
21、请填写下列为新中国科技文化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1)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2)被国际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3)因为发现青蒿素能够有效抵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22、1895年的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壶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__________。
23、_______年9月,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_______起义。
24、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____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25、_______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_________________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6、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
27、(1)读下图——《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将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图中相应的方框里:
A.《南京条约》签订地点
B.虎门销烟的地点
(2)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指出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
2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以______为国旗。
29、1978年,___________的召开,实现了我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2017年,___________的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1927年的______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历史学习小组以此为题展开探究,若你是成员,请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1)请列举“一五计划”的工业、交通成就各一例。
(制度的变化)
(2)说出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标志。
(体制改革)
(3)说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4)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5)中共十四大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感悟)
(6)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谈谈你的感悟。
32、说出“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并列举在这一时期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一例即可)简要归纳“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从“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教训?
3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请回答:
(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
(2)中国的土地"不可以断送"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胡适在1922年回忆说,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新派期刊仅《新青年》《新潮》等不超过10种,而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半年中,中国出现了大约400种新的白话文期刊,大约350种周报,而且皆以“传播新思想,改造旧社会”为己任。各种思潮和主张背后的支点,都是救国强国的信念。……那些后来成为著名共产党人的青年人,无不是在对各种各样的强国思路和手段的比较选择中确立起自己的信念的。
材料三 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伍诞生了。
——叶永烈《红色的起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3)材料三中的“大会”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召开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