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文)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的一生可能经历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
⑤义和团运动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③④⑤⑥
B. ④⑤⑥
C. ①②③
D. ②③④⑥
2、《辛丑条约》规定要向英、俄、德等国赔偿白银4.5亿两,这是清政府上年财政收入的5倍多,分39年还清,年息4厘,以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可见,该规定的施行
A.阻止了英俄资本入侵 B.加重了清朝财政负担
C.增加了地方海关收入 D.掀起了实业救国热潮
3、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以下属于洋务派“制器”的是( )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鞍山钢铁公司
D.江南制造总局
4、发生在同一时期,却与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战役是( )
A. 武汉会战 B. 豫湘桂战役 C. 淞沪会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5、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以下宣言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不甘做亡国之君!”“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④“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A.①③②④ B.④③①②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
6、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下列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大生纱
7、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正确的认识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全国工人运动。其中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C.五四运动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0、如表是一位伟人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的部分贡献。据此判断,他是( )
1905年 | 1907年 | 1912年 | 1924年 |
成立中国同盟会 | 领导广西起义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创办黄埔军校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李大钊
D.陈独秀
11、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B.1962年,中共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
C.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的破坏
D.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
12、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苦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西藏和平解放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3、毛泽东主席说过:“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我国陆军、空军、海军和战略导弹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陆军、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
B.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C.海军、陆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D.陆军、战略导弹部队、海军、空军
14、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B.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
C.对清政府抱有幻想
D.反映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间的矛盾
15、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个梦想: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出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雨果的梦想初步实现了。让雨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的组织是
A.联合国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国际联盟
16、如表场景和对话选自一部电影。这位管带是( )
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管带(舰长)表情坚定:“弟兄们,吉野是倭寇的旗舰,如果将它击沉,敌人的船队将不战自灭,我北洋水师将反败为胜。开足马力,撞沉吉野!”全舰将士齐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撞沉吉野!”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左宝贵
D.邓世昌
17、2021年,是“乒乓外交”50周年,它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下列有关中美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美国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拉开了中美建交的序幕
C.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18、从1978年开始,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 )开始:
A.农村
B.城市
C.乡镇企业
D.国有大中型企业
19、“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20、“口号、标语、诗词”等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枪杆子里出政权”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21、结果: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中国军队有序地撤出____。
22、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___________政策改为实行_________的土地政策。
23、1915年,陈独秀在____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_____运动的号角。
24、下面是四幅不完整的楹联,请根据所学知识,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
(1)_____销烟扬眉吐气,_____缔约丧权辱国。
(2)_____战争打破天朝上国梦,《_____条约》撞开闭关锁国门。
(3)_____赔款领土不再完整,通商议税主权已遭破坏。
(4)三元里抗英民众勇猛无畏,______圆明园纵火罪恶滔天。
25、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会议。
(1)会议召开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
(3)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___________接受和平改编。
27、(题文)填空题。
(1)1926年,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其北伐的对象是____、孙传芳和_______。
(2)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
(3)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一年后,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______胜利结束。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
28、1935年在北平爆发的“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9、1924年,_________ (学校名称)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30、国家主席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1971年,林彪等人反革命阴谋被粉碎后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____”。
31、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畅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绘蓝图: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为实现中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遵循什么战略布局?
32、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目前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请举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的三项重大成就。
(5)举出中国在2001年中国外交成果中的一项。
33、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党内“左”倾思想的泛滥,“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周恩来等领导人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使得国家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小历同学认为,武汉长江大桥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
(1)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小历同学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辛亥革命》
(1)材料一所称“条约”的“苛刻”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
——《吴玉章回忆录》
(2)材料二中,吴玉章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哪些不足?材料表明,与以往的革命运动相比,五四运动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材料三
年份 | 日本陆军总兵力 | 投入中国战场的兵力数 |
1937年 | 24个师团 | 陆军21个师团,另加50%的空军及40%海军 |
1938年 | 34个师团 | 32个师团 |
1939年 | 41个师团 | 34个师团 |
1941年 | 51个师团 | 34个师团又44个独立旅团 |
(3)根据材料,说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