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简单年代尺,年代尺上①③处可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星火燎原1931年 B.出师北伐1931年
C.星火燎原1937年 D.出师北伐1937年
2、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③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④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③
3、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 )
A. 民主与科学 B. 民主与进步 C. 科学与进步 D. 民生与科学
4、人民音乐家聂耳谱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优秀歌曲,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是( )
A. 《黄河大合唱》 B. 《义勇军进行曲》 C. 《春天的故事》 D. 《我的中国心》
5、新华社文章《在历史关节点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开天辟地’‘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钟山风雨’五个关键阶段。”其中“星火燎原”是指(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渡江战役
6、1839年,一位在广东的外国人说,鸦片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他所说的事件是( )
A.三元里抗英
B.虎门销烟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7、孙中山在某文序中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文中“斯役”指的是
A.1906年萍浏醴起义
B.1907年绍兴起义
C.1907年广西起义
D.1910年黄花岗起义
8、1937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以血肉之躯,铸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中这一战役的积极作用在于( )
A.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保卫了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D.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9、某学习小组在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时,列了一份大事年表,其中,造成太平天国运动衰落的转折性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沦陷
10、下列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学术论文《戊戌变法措施初探》
B.历史剧《公车上书》
C.纪录片《百日维新》
D.维新派创办的《万国公报》
11、下列重大事件不是发生在民国四年的是( )
A.宋教仁遇刺身亡 B.袁世凯筹划恢复帝制
C.蔡锷云南起兵反袁 D.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2、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下列属于直系军阀的是
A. 冯国璋和曹锟
B. 段祺瑞
C. 张作霖
D. 唐继、和李烈钧
13、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十四年抗战其实并不像抗日神剧里那样简单,血肉筑长城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地积极抗战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4、1913年3月,致力于推动民主宪政的开国元勋被暗杀的是
A.宋教仁
B.袁世凯
C.黄兴
D.秋瑾
15、他认定了写实主义的艺术目标,一往无前为之呐喊、传播和奋斗;他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一大批艺术精品,表現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他是( )
A.徐悲鸿
B.齐白石
C.冼星海
D.赵树理
16、下列图示反映了我国1978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这体现了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B.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我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
17、新航路开辟后,许多美洲产物传播到欧洲大陆,如玉米、烟草等传到中国。这一史实客观上反映了
A. 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 B.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C. 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D. 烟草毒害人类,新航路开辟给中国带来灾难
1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 《钦定宪法大纲》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民国约法》
19、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权利的举措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实行民主集中制
D.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研究“西安事变”时,可信度最高的证据应是( )
A.当时的照片和相关的文物
B.当代著名电影《西安事变》
C.文学著作中对于事件的描述
D.当时国民党报刊的宣传报道
2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_______的作用。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3、把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信息填到空中。
宗教 | 基督教 | 佛教 | 伊斯兰教 |
诞生时间 | ① | ② | ③ |
诞生地点 | ④ | ⑤ | ⑥ |
人物 | ⑦ | ⑧ | ⑨ |
主张 | 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 独尊⑩ |
2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_(国家)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三国干涉还辽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了“________”的政策。
25、1950年10月,以为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
26、_______ 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 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_______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27、中英《________》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中日《________》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28、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1956年,在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建成投产
(2)1980年,我国设立 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1988年,我国决定设立 经济特区,成为我国最大经济特区。
(4)1978年,在安徽 县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拉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29、 成为一夜崛起之城,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78年安徽 小岗村农民首先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30、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标志性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
(2)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他们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请回答:
(1)材料中清朝统治集团的一些人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开展的运动叫什么?
(2)“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具体说明“骨肉分离”的含义。
(3)“再次分离的骨肉”国家领土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
(4)依据材料,评价这次运动。
32、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评价相差甚远。
试回答以下问题:
(1)有人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因为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主要有哪些条约?(回答两个即可)
(2)孙中山说“中堂从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上李鸿章书》)试举两例证明李鸿章“无利不兴,无弊不革”。
(3)李鸿章自己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所说的“纸糊的老虎”是在哪次战争中被捅破了?
(4)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传》)你如何理解梁启超先生说的“吾悲李鸿章之遇”。
33、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海上激战,致远舰管带与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哪位民族英雄?
(2)战胜国在“和平会议”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的青年学生在示威游行中的什么口号最能反映其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性质?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到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东北抗日联军是由哪个党派领导的?
(4)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伤亡3500多万人。请列举出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三位高级将领。
(5)结合上述问题及所学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作中的历史)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1)材料一中“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
材料二 (废墟中的历史)
(2)材料二中的遗址让你直接联想到中国经历的哪次战争?
材料三 (歌谣中的历史)
……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
(3)诗歌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场对外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胡同中的历史)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4)材料中所说的地方在哪里?根据条款,列强在这里取得了什么特权?
(5)学习了中国近代屈辱史,谈谈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