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甘南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促使清朝统治集团和光绪帝支持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为争夺最高统治权

D.康有为等人的宣传

2、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次“行军”结束的标志是(  )

A.遵义会议召开

B.飞夺泸定桥

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D.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

3、孙中山一生追求“天下为公,救国救民,三民主义曾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最主要的实践成果是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C.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我国首先需要( )

A.发展经济   B.变革体制

C.对外开放   D.解放思想

 

5、租地农场出现的最早也最典型的国家是(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意大利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7、共争青岛归还,同看陆章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 )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8、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表中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史论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加快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步伐

B

中共十三大

确立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中共十五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中共十九大

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A.A

B.B

C.C

D.D

9、解放战争期间发生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东北全境解放  ②华北全境解放  ③渡江战役  ④解放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1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

B.开辟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C.为了向中国输出资本

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1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将其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三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12、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78年后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

D.农村停产闹革命

13、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④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⑤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4、这是一次明确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5、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 

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①②④

16、《东史郎日记》一书中写道:“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是道听途说,不符合历史事实

B.可用于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

C.真实反映了淞沪会战的惨烈场景

D.说明中国开始进入抗日战争时期

17、1940年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的亲日派头子是

A.蒋介石

B.何应钦

C.汪精卫

D.溥仪

18、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使中国承担了巨额战争赔款

B.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使中国门户被打开

D.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建国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我国奉行的国防政策是

A. 进攻性政策

B. 防御性政策

C. 应急性政策

D. 机动性政策

20、2022年10月22日,中共二十大胜利闭幕。大会强调:“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与建军有直接关系的是(     

A.黄埔军校

B.遵义会议

C.南昌起义

D.北伐誓师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戊戌变法历史103天,因此又称________

22、________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________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23、1940年下半年,_______领导了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_________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英雄,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英勇牺牲。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了变法的重要性的维新志士是____

(2)著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这一积极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作品的是____

(3)在淞沪会战中率全营战士死守卫宝山的是____

25、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______(人物)周围形成了一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夺取最高权力。

26、中国近代史开始于________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于_______年。

27、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________________壮烈殉国。

28、______》在建国初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在第一届人大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

29、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________

 

30、结果:战争终以________的失败结束。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关注民生问题,曾多次调整农村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建国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在农村采取的政策措施分别是什么?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这次失误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误?

(4)通过对我国农村政策的了解,谈谈你对国家的政策改革有什么认识?

32、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我国坚持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2)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中国代表。

(3)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

(4)21世纪初,我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的事例。

(5)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外交地位的变化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在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力求以和平方式建立新中国。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1946年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历史进入到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的事件是什么?与此相关的文件是?

(2)哪一事件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3)为了进行主力决战,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哪三大战役?

(4)结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结局,谈谈你的感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是晚清暑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不仅创办了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电信业,而且编练新军,筹建海防,兴办教育。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材料二  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请回答:

(1)材料一,晚清暑期统治集团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请你举出一位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目的: 代表: .

(2)举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个。

军工: 民企: .

(3)洋务派创办的海军中,哪去舰队规模最大?这支舰队在哪场战争中覆灭了?

舰队: 战争: .

(4)材料二,举出“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物一位,“先进知识分子”进行的“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称为什么?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代表: 运动称为: .

作用: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