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导弹事业发展的背景包括( )
①打破西方的核威胁和核讹诈 ②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需要 ③与美国对抗 ④当时得到苏联帮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下列事件与“青年节”有关的是( )
A.虎门销烟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一大 D.秋收起义
3、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是
A.建成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D.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4、“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明确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会是( )
A.十一大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5、从“1840年”“禁烟运动”“陈化成率众抵抗”“赔款2100万银元”等一组关键词中,可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6、20世纪80年代,以下两种票据在上海经济领域里同时流通,这一现象反映了
A.非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C.经营管理体制趋于多样化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成功
7、2021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________,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井冈山会师 B. 秋收起义
C. 长征 D. 遵义会议
9、1992年11月,“汪辜会谈”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九二共识”是指
A.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0、下图是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场景,从那一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 )
A. 中美开始了长期对立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
11、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我们能够梦想成真的原因是( )
A.中国教育发展
B.中国科技发展
C.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D.中国外交成果显著
12、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3、“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抵制和抗争”的是( )
A. “二月逆流”
B. “四五运动”
C. 邓小平整顿各方面的工作
D. 停课停工“闹革命”
14、2019年4月12日,中央军委在黄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回顾历史,中国近代位居亚洲第一的一支新式海军建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5、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6、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诗人,下列他的诗句中反映长征史实的是( )
A.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7、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的重要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邓小平理论在中共十四大被确立为党指导思想
B. 中共十七大上江泽民提出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八大确立为党指导思想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十九大确立为党指导思想
18、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A. 合作化 B. 赎买 C. 公私合营 D. 合作社
19、在威海湾刘公岛第二期定远舰水下考古中,发掘出铁甲、通风管、弹壳等文物。这些出水文物可用于研究( )
A.丰岛海战
B.平壤战役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20、2019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其标志性尖顶在烈焰下轰然倒塌。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造成“圆明不复园”的罪魁祸首是( )
A.法国军队
B.八国联军
C.英国军队
D.英法军队
21、1875年______成功收复新疆。1926年______率领的第四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赢得“铁军”称号。
22、我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____________》。
23、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决定创办《_____》作为机关报;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了《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重要文件。
24、1954年,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实现和平过渡,国家实行了___政策。
25、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______,庆祝新中国的成立;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6、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7、抗美援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总指挥是___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
(4)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5)中国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标志
29、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是什么事件?___ 。
30、____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_____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1、重温历史,才能体会到当时的屈辱,才能激发中华儿女的上进心。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31年,日军制造了哪震惊中外的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这一事变有什么伟大历史意义?
(2)为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张学良发动了哪一事变?
(3)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企图在三个月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战争的挑起者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32、共同探究下列问题:有人说,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削弱了共产党,不利于革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33、1894年,日本人在福州开办纺织、印刷等数十家工厂,大量产品倾销市场,导致当地手工业作坊纷纷倒闭。以上场景是否符合史实,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34、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抗美援朝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虽然对于美国不抱任何幻想,却仍然希望和美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发出了希望和世界各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公函,这一公函也送交了美国驻北平领事馆。美国的反应却是宣布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美国军方则对是否武力控制台湾的问题反复讨论,并在1950年初达成了出兵台湾的一致意见,只是等待一个借口。
面对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威胁,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对美国要“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并宣布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和苏联建立了战略同盟关系。
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说明,是美国实行的强权主义的对华政策,造成了中美之间的这种紧张状态。美国政府从日本投降的前夕起就一直奉行敌视中国革命和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同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革命利益和民族利益发生尖锐的对抗和冲突。这一对抗和冲突不断升级,并向远东的国际舞台扩展,终于以美国武装侵略朝鲜和台湾为契机,造成双方以局部战争的形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较量。
——摘编自《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1)据材料,概述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威胁的具体表现。指出新中国对此所采取的对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抗美援朝”发生的根源,及其在战争中所锻造的抗美援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