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惠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2、习近平:“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主席称赞的是

A.焦裕禄

B.雷锋

C.王进喜

D.袁隆平

3、法国大作家雨果怒斥下图中所示的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文中的“文明人”指的是(

A. 英法联军   B. 八国联军   C. 联合国军   D. 中朝联军

 

4、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B.叶挺领导的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

C.国民革命军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

D.北伐战争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进一步开展

5、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共产党历史时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圈。图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B.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建设

6、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拒绝。英国借口哪一事件发动了新的侵略战争

A.“亚罗”号事件

B.虎门销烟

C.马神甫事件

D.义和团运动

7、经过十四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加速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苏联红军对日作战 ②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③国共合作抗日实现 ④八路军发动大反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8、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促使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化的因素有

①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的变革

③教育的变革

④中西文化交汇碰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9、下列最能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是

A.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 艰辛探索,良好开端

C. 实事求是,历史转折

D. 思想启蒙,科学发展

10、遵义会议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下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这次会议解决的最迫切问题是

A.“左”倾思想的领导 B.确立毛泽东的党的领导地位

C.军事和组织问题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11、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A.《开启思想大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C.《鸦片战争的烽火》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12、作者魏巍发表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朝鲜战场上舍生忘死的(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工农红军

13、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创业路上有两座城市大名鼎鼎,一座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另一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这两座城市分别是(     

A.宁波、汕头

B.深圳、上海

C.深圳、珠海

D.厦门、珠海

14、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   

① 政治协商   ② 民主监督   ③参政议政    ④ 以政协代替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题文)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公布了征集到的流行语,如:"下海、农民工、上网、炒股、汉堡、科学发展观、雄起……"若给这些流行语定一个最准确、合理的主题,应该是

A.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   B. 加入世贸 市场经济   C. 对外交流 大国崛起   D. 西部开发 解放思想

16、有学者这样描述一件事情:“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林则徐查禁鸦片

B.太平天国的兴亡

C.天京事变

D.义和团反帝斗争

17、如下图所示民国纸币上的时间是公元(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18、2015年,在某次会议召开6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同印尼总统佐科和斯威士兰国王姆斯瓦蒂三世共同签署《2015万隆公报》。下列关于“某次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参加的亚欧会议

B.会议期间印度、缅甸、中国发表了联合声明

C.周恩来率领着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

D.此次会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我国将5月4日定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因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5月4日”发生了(     

A.上海工人发起的全国性罢工运动

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北京学生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即(     

A.公元前2世纪二十年代

B.公元前3世纪二十年代

C.公元前2世纪三十年代

D.公元前3世纪三十年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______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______

22、鸦片战争爆发于________年6月,结束于________年。

 

2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是: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共同构成了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条约名称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

(3)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

(4)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6、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27、1856年,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8、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__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___________

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是___________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关系:___________

29、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事业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_____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新闻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改正:

(2)_____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改正:

(3)_____茅盾的《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是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改正:

(4)_____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改正:

30、把表格补充完整

事件

影响

A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E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F

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填出ABCDEF所对应的历史事件。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32、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模范人物

(1)党的好干部:_____

(2)“铁人”工人:_____

(3)解放军好战士:_____

3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二  本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原则,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又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

材料三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一中说俄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指什么?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2)材料二文件颁布于哪次运动中?文件中的名称是什么?你能说出运动失败的原因吗?

(3)材料三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该历史事件中“师夷长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口号是什么

(4)材料三中“变法维新”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