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金华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

A. 影响战略决战主攻方向   B. 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 改变解放战争战略态势   D. 改变敌我双方力量对比

 

2、1926年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北伐动员令,9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北伐的主要战场是在(  )

A. 东北战场   B. 湖南、湖北战场

C. 江西战场   D. 福建战场

 

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中国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 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 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   D. 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4、按时间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

①定都天京 ②西征、东征 ③天京事变   ④天京陷落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5、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足迹,有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依次选择上海、南昌、延安、长春的理由是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

②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之地

③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

④中共七大召开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6、“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是哪次会议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

A. 中共二大

B. 遵义会议

C. 古田会议

D. 中共七大

7、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被誉为铁军”的队伍是(     

A.黄埔学生军

B.蒋介石第一军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D.吴佩孚的军队

8、1903年6月,________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

A. 陈天华   B. 邹容   C. 章炳麟   D. 梁启超

 

9、到1957年底,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156个重大建设项目和东欧国家援助的68个工程项目分别有135个和64个已经施工建设。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有益启示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经济发展基础

B.积极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服务本国建设

C.有选择地吸取国外的经验

D.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

10、下列结论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1945年6月,国民党军队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B.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太原,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C.1947年3月,国民党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东方红》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2、在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条战线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的是(       

A.黄继光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13、2021年6月17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一起成为首批“入住”中国空间站的中国航天员。回望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D.“神州一号”开启飞天之旅

14、“公私合营”“赎买政策”“1956年”通过这几个关键词判断,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行业是

A.农业

B.资本主义工商业

C.手工业

D.国营企业

15、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这里的"旧瓶里装了新酒"是指∶(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C.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16、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

A. 张謇   B. 荣宗敬   C. 荣德生   D. 孙中山

17、《礼记》记述说:天子和诸侯都把世袭当作礼,用城郭、护城河来维护国家的稳固。第一个借助世袭之登上王位并治理国家的是()

A

B.

C.

D.

 

18、下列关于近代不平等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B.《天津条约》开放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开放天津。

C.《辛丑条约》开放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19、毛泽东回忆道:“(会议)本来是在上海开的,因为巡捕房要抓人,跑到嘉兴南湖,在船上开的。”该会议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七届一中全会

20、如下图人物所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出自

A.鸦片战争时期

B.太平天国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     )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003年10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2、抗美援朝战争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3、涌现的英雄:张自忠、______

 

24、根据提示列举下列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8947月,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这是:  

(2)19世纪中期爆发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  

(3)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事件是:  

(4)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5)他们高举“扶清灭洋”的大旗,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抗争,这是:  

(6)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7)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25、1924年,中国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经过谈判,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

26、1980年我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它们是深圳、珠海、汕头和____;1990年,又在上海建立了____,这被称为是打出了“对外开放的王牌”。

27、从19世纪60-9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_____”的洋务运动。

28、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_____、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挺进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 _________ 的序幕。

29、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_____。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标志着_____的开始。

30、国运兴衰,基于教育。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____

(2)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

(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________,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4)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列举两例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部队。第二炮兵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怎样的新格局?

32、(简答题)

(1)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举出两例中国农民阶级抗击外国侵略的运动。

(2)国共两党在近代史上先后有过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什么会议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中共在1945年8月做出了什么努力?

(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解放区是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的?它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33、“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场战争后,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写出19世纪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1例。

(2)为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孙中山在革命纲领中提出了什么内容?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哪一运动失败?

(3)写出我国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名称。

(4)写出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

(5)写出20世纪四十年代中共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的依据1例。

(6)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因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示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时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日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老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并说出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洋务运动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