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 )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商业
C.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农业 D.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
2、2019年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这也意味着,离家一个半世纪有余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正式回归。这个艺术珍品流失在海外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3、红军长征的路线是( )
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瑞金→会宁→遵义→吴起镇
C.遵义→瑞金→会宁→吴起镇
D.遵义→瑞金→吴起镇→会宁
4、《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维护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5、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人民举着写有“庆祝华北解放”的标语欢庆游行。这反映的是
A.平津战役的胜利
B.淮海战役的结束
C.渡江战役的开始
D.开国大典的举行
6、关于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
B. 清朝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C. 经济落后,旧式的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
D. 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不敌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7、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这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下列关于杜鲁门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 B. 美苏在希腊和土耳其发生战争
C. 美国谋求世界霸权 D.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8、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有( )
①积极生产,支援抗美援朝前线
②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④大炼钢铁,吃公共食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始创于清康熙八年、久负盛名的中医药企业同仁堂,在历经近300年的风雨历程后,掌门人乐氏响应中共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 承包责任制 B. 私有化 C. 公私合营 D. 中外合资
10、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这是哪一派别的奋斗历程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先进的知识分子
11、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12、19世纪末《纽约时报》对某场战争的评价: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这场战争使外国人获得了中国内地游历经商等特权
B.文章作者认为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C.这场战争刺激了资本主义列强在华的新一轮侵略扩张
D.这场战争导致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3、阅读下表中的史料,它们的发行促进了( )
出版时间 | 作者 | 作品 |
1903年 | 章炳麟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1903年 | 陈天华 | 《警示钟》《猛回头》 |
1905年 | 邹容 | 《革命军》 |
A.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
B.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C.新文化运动逐步开展
D.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4、洋务运动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近代工业是 (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
15、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学完这段历史,你能够认识到(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B.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英勇反抗侵略的历史
C.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
D.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16、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大跃进”
B. 设立经济特区
C. “一国两制”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鸦片战争发生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帝
B.乾隆帝
C.道光帝
D.咸丰帝
18、论证“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进程”,下列最有力的证据是
A.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丧失
B.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中美正式建交是在
A.1972年 B.1975年
C.1976年 D.1979年
20、下列社会生活现象中,最有可能出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 强令男子剪发辫
B. 以新式礼服代替翎顶礼服
C. 欢庆新中国成立
D. 乘坐动车“和谐号”旅游
21、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
22、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他们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请问下列文字所描述的“他”或“她”是谁?
(1)他是唐朝著名诗人,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被称为“诗仙”。___________
(2)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精忠报国其一生的写照。___________
(3)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______
(4)他领导人们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___________
(5)他曾经统一蒙古,被毛泽东赞誉为“一代天骄”。___________
23、鸦片走私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________时代,________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________。为了开辟________(根本原因),向中国运来________、布匹(工业品),但遭到中国________式的自然经济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________、________等,销路旺盛。在________中,中国处于明显的________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________。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________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2)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________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________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________和军队________削弱。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
24、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5、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_____》;冼星海被周恩来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其代表作是《_____》。
26、“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事变。
27、(______)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理念深入人心。
28、按照表格提示完成填充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填表。
战役 | 意义 | |
A____ |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
辽沈战役 | B____ |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
C____ | 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 |
D____ |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 |
E____ | 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29、辛亥革命爆发于________年;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__年。
30、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一一
(2)用自已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的志愿军战士一一
(3)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好战士的典型代表一一
31、中国近代国共两党对国家关系与民族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影响着中国时局和改变中国的命运。分别写出两次合作开始的标志。
(2)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以“工农”为主体建立了什么政权?写出粉碎国民党剿灭红军企图的事件。
(3)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写出其在20世纪40年代初制造的事变一例。介于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态度,此后国民党又在哪一战役中大溃败?
(4)哪一事件使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今天海峡两岸分离的局面?
(5)回顾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悟。
32、甲午中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曾经遍体鳞伤的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但那段屈辱历史不容忘怀。请回答:
(1)甲午中日战争是怎样爆发的?
(2)甲午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3)甲午海战的失败给了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3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丹江口市某中学打算以“中国共产党光辉奋斗百年路”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开天辟地】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请你从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武装暴动】
(2)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掌握武装力量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事件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生死攸关】
(3)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战略决战】
(4)哪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学有所悟】
(5)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一是那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引起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